新利平台 > 鄉村振興

林芝察隅縣大力發展訂單蔬菜產業——“菜籃子”成百姓致富“錢袋子”

發布時間:2024-01-29 13:00:00來源: 西藏日報

  “菜籃子”工程是事關(guan) 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穩定的民心工程。近年來,察隅縣以市場為(wei) 導向,立足地理區位優(you) 勢和資源稟賦,充分發揮設施農(nong) 業(ye) 種植優(you) 勢,依托企業(ye) 的帶動引領,大力發展訂單蔬菜產(chan) 業(ye) ,有效促進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牧民增收。

  堅持需求導向、提升供給能力。結合與(yu) 駐訓部隊開展的軍(jun) 地結對共建消費幫扶察隅農(nong) 畜產(chan) 品活動,按照標準化生產(chan) 的要求,積極打造下察隅鎮塔瑪村、上察隅鎮格擁村等蔬菜種植供應示範基地5個(ge) ,探索形成了企業(ye) 負責技術指導和產(chan) 品收購、村集體(ti) 負責組織發動農(nong) 戶、農(nong) 戶負責種植生產(chan) 的“企業(ye) +村集體(ti) +基地+農(nong) 戶”聯農(nong) 帶農(nong) 機製。同時,通過收購產(chan) 品、流轉土地、群眾(zhong) 務工、入股分紅等形式,多渠道增加群眾(zhong) 收入。考慮到本地群眾(zhong) 在思想認識、技術能力等方麵存在的不足,明確了“3年承包期+N年合作期”的共同發展時限,切實推動收益共享、風險共擔、合作共贏的聯農(nong) 帶農(nong) 利益聯結機製落地落實。

  訂單先行,促銷延鏈。圍繞“產(chan) 、供、銷”一體(ti) 化發展目標,推動察隅縣“壹畝(mu) 良田”種植養(yang) 殖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古玉鄉(xiang) 博學村傑榮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與(yu) 駐訓部隊成功簽訂購銷協議,基地根據訂單需求提前製訂蔬菜生產(chan) 計劃,全力保障蔬菜供應。截至目前,供應蔬菜的訂單額達576萬(wan) 元,預計2024年8月底實現訂單銷售額1000萬(wan) 元以上。通過駐地部隊的鼎力支持和察隅縣相關(guan) 部門的積極溝通,有效提高了全縣蔬菜企業(ye) 、合作社產(chan) 品的出售量,增加了村集體(ti) 收入,拓寬了群眾(zhong) 增收渠道,營造了“軍(jun) 愛民、民擁軍(jun) ,軍(jun) 民魚水一家親(qin) ”良好氛圍,實現了察隅軍(jun) 地資源互通互補、共建共享。

  強化扶持,優(you) 化服務。研究出台《察隅縣2023年蔬菜產(chan) 業(ye) 發展獎補方案》,有效調動激發企業(ye) 及農(nong) 戶種植蔬菜的積極性,使越來越多的經營主體(ti) 轉入蔬菜行業(ye) ,為(wei) 全縣蔬菜產(chan) 業(ye) 發展注入了“強心針”。同時,圍繞蔬菜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廣泛挖掘全縣範圍內(nei) 的種植“土專(zhuan) 家”、科技專(zhuan) 幹等;整合“三區人才”配套資金,組建蔬菜種植實用技術推廣服務團,並采取“經營主體(ti) 下單、技術服務團派單”的方式推進技術服務指導。

  據統計,2023年,察隅縣蔬菜種植麵積5100畝(mu) ,產(chan) 量7475噸。下一步,將著力提升蔬菜綜合生產(chan) 能力,加快推進保供基地建設,突出穩產(chan) 保供和市場流通“兩(liang) 手抓”,推動蔬菜產(chan) 業(ye) 持續健康發展。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