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數字鄉村 助力鄉村振興
數字鄉(xiang) 村是伴隨網絡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的應用以及農(nong) 民現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內(nei) 生的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發展和轉型進程,可有效彌補傳(chuan) 統鄉(xiang) 村聚集經濟的不足,促進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化水平的提升和生產(chan) 效率的提高,加快城鄉(xiang) 產(chan) 業(ye) 融合和鄉(xiang) 村內(nei) 部的三產(chan) 融合,推動鄉(xiang) 村治理水平的有效提高,更好滿足農(nong) 牧民美好生活的需求。西藏緊抓高原數字經濟發展的資源稟賦和潛力價(jia) 值,通過加強頂層設計、開展數字鄉(xiang) 村建設試點、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壯大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等方式,在數字鄉(xiang) 村建設中取得顯著成就。
加強頂層設計,強化組織保障。西藏強化政治引領,設立自治區數字西藏建設領導小組,研究製定《西藏自治區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數字西藏建設行動計劃(2022-2025)》《西藏自治區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等數字西藏建設相關(guan) 規則和文件,對數字鄉(xiang) 村建設進行具體(ti) 部署。
積極開展數字鄉(xiang) 村試點,總結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經驗。拉薩市曲水縣、日喀則市白朗縣等作為(wei) 國家首批數字鄉(xiang) 村建設試點地區,積極探索數字鄉(xiang) 村建設規律。以曲水縣為(wei) 例,當地聚焦鄉(xiang) 村數字基建、智慧農(nong) 業(ye) 、互聯網+醫療健康、鄉(xiang) 村數字治理等8個(ge) 領域,努力打造以數字賦能撬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曲水樣板”。
加大投資力度,建強“數字基礎設施”。當前,西藏自治區所有鄉(xiang) 鎮實現通達5G網絡。西藏深入實施“寬帶西藏”戰略,實現了全區99%以上的行政村通光纖、通寬帶、通4G,提升幅度居全國各省之首。
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加速推進,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規模不斷壯大。西藏積極推進“數據上高原”“計算上高原”,加速推進“東(dong) 數西算”在西藏落地,大力發展高原數字先導產(chan) 業(ye) 等,智慧旅遊、清潔能源、智慧農(nong) 牧業(ye) 、特色數字文化等產(chan) 業(ye) 數字化穩步推進。到2025年,西藏全區數字經濟規模將突破600億(yi) 元,數字經濟增加值將達280億(yi) 元,年均增長10%以上。
信息服務平台加快完善,數字治理能力穩步提升。西藏大力普及以政務服務平台、“西藏政務”APP等為(wei) 代表的“互聯網+政務”信息服務平台,全區已初步形成上連國家、下通鄉(xiang) 鎮、覆蓋各部門的電子政務“一張網”。目前,初步實現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互聯網+”教育、醫療、社保等公共服務逐步推進完善。
數字鄉(xiang) 村建設,既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nei) 容。以數字經濟建設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需充分利用“東(dong) 數西算”機遇和西藏政策優(you) 勢、環境資源優(you) 勢,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充分發揮信息化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驅動引領作用,利用市場化手段充分調動多元主體(ti) 協同推進,紮實以數字鄉(xiang) 村建設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進程。
一是加快鄉(xiang) 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推動數據價(jia) 值化和要素流動創造必要前提。鄉(xiang) 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普及完善,是實現鄉(xiang) 村數據價(jia) 值化和要素流動的必要前提。要擴大鄉(xiang) 村地區網絡設施布設麵。提升鄉(xiang) 村網絡基站密度,提升高海拔農(nong) 牧區、偏遠行政村的通信覆蓋能力。在大江大河、草原濕地等地區健全數字監測網絡設施。加快推動5G、物聯網、千兆光纖等網絡移動通信設施建設。從(cong) 農(nong) 牧區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便利性出發,穩妥推動千兆寬帶在鄉(xiang) 村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領域融合創新和試點示範。加快鄉(xiang) 村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轉型。可設立產(chan) 業(ye) 發展基金,鼓勵多元主體(ti) 共同投資,加快推動鄉(xiang) 村地區水利、電力、物流、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等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鼓勵經營主體(ti) 和農(nong) 牧民使用數字化改造後的基礎設施,以市場方式促進發展良性循環。
二是推動數字技術與(yu) 特色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加快推動一批西藏鄉(xiang) 村地域特色產(chan) 業(ye) 實現數字化轉型,通過數字鄉(xiang) 村建設賦能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以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帶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充分利用西藏清潔資源豐(feng) 富的優(you) 勢,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推進清潔能源建設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改造升級電力生產(chan) 、調度等數字化應用平台。
大力推進農(nong) 牧特色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要完善農(nong) 牧業(ye) 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台,促進物聯網、大數據、無人機及衛星遙感等在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經營中的融合作用,鼓勵中心城鎮、特色小鎮郊區大力建設現代農(nong) 牧園區,推動青稞、犛牛等特色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數字化改造,以產(chan) 業(ye) 數字化推動管理經營高效化、便捷化。
大力推進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因地製宜發展智慧旅遊小鎮,探索發展文旅融合、產(chan) 城融合。鼓勵地方政府以互聯網大賽、短視頻大賽、特色打卡征集等形式與(yu) 平台公司深度合作提升旅遊知名度。將西藏特色文化的雪頓節、賽馬節等節慶旅遊,唐卡、藏戲等非遺文化遊等鄉(xiang) 村旅遊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引導民族手工業(ye) 等形成產(chan) 業(ye) 聚集能力集體(ti) 進駐網絡購物平台,提升文化的網絡影響力和經濟價(jia) 值。
三是以“數字西藏”建設為(wei) 契機,加速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在鄉(xiang) 村地區紮根。鄉(xiang) 村地區可以依據數據產(chan) 業(ye) 的計算支撐、信息服務等功能,依托中心城區數據產(chan) 業(ye) 實現融合發展。
引導軟信產(chan) 業(ye) 及衛星應用服務產(chan) 業(ye) 等,以鄉(xiang) 村生態文明、穩邊固邊、民生改善等需求為(wei) 導向,以完善基礎設施、培育應用市場等為(wei) 重點,建設產(chan) 業(ye) 應用聚集區,在鄉(xiang) 村地區尤其是智慧小鎮設立工作站和服務保障團隊,增強本地化數字服務供給能力,推動實現城鄉(xiang) 融合發展。
依托“數字西藏”工程,完善鄉(xiang) 村大數據體(ti) 係建設。進一步完善鄉(xiang) 村大數據采集體(ti) 係、分析體(ti) 係、應用體(ti) 係等,全力融入數字經濟體(ti) 係建設,依托軟信產(chan) 業(ye) 建設技術支撐平台,構建鄉(xiang) 村大數據資源中心,推進犛牛等單品大數據全產(chan) 業(ye) 鏈建設,強化數字基礎支撐能力。
大力推動電子商務與(yu) 智慧物流發展。鼓勵鄉(xiang) 鎮企業(ye) 、農(nong) 牧民個(ge) 體(ti) 積極利用電子商務平台開展業(ye) 務,鼓勵開展線上線下協同運營。加快西藏智慧物流體(ti) 係建設,引導物流企業(ye) 在鄉(xiang) 鎮建設智慧化物流平台體(ti) 係,以大數據、雲(yun) 計算提高物流分撥配送效率。
四是提升數字治理能力,推進鄉(xiang) 村治理能力現代化。通過數字鄉(xiang) 村建設以數字技術驅動鄉(xiang) 村治理現代化,為(wei) 提升鄉(xiang) 村治理能力提供數字化智能化方案。
建立全區政務數據共享協調機製,實現數據入口的統一準入。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提升“西藏政務”APP的政務服務兼容度,真正實現數據利民便民,提升全程網辦和“零跑腿”政務服務比例。
大力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加快發展“互聯網+”教育、醫療健康、社保、就業(ye) 等,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在提升鄉(xiang) 村農(nong) 牧民數字素養(yang) 的同時,推動線上線下服務相結合,擴大鄉(xiang) 村基層便民服務中心的部署範圍,方便群眾(zhong) 現場辦理業(ye) 務。
建立多元主體(ti) 協同建設數字鄉(xiang) 村的有效機製。由政府根據市場化特點,綜合運用財稅補貼減免、PPP合作開發等多種方式協調各方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製,推動多元主體(ti) 協同建設。
五是強化組織和人才保障,完善組織領導及人才隊伍建設。健全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發展統籌協調機製,協調多部門協同推進,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根據實際構建西藏特色的數字鄉(xiang) 村指標評價(jia) 體(ti) 係,激發各方推進西藏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的積極性。
要積極開展數字鄉(xiang) 村試點工作,總結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經驗。西藏可在國家級數字鄉(xiang) 村試點縣基礎上,建設自治區級數字鄉(xiang) 村示範縣,總結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經驗。
要完善數字鄉(xiang) 村人才隊伍建設,激發數字鄉(xiang) 村建設內(nei) 在動力。大力實施大數據人才引進政策,與(yu) 高校合作培養(yang) 訂單式的數字信息人才,也可根據國家給予西藏的政策優(you) 勢定向要求大數據人才援藏。同時,為(wei) 農(nong) 牧民開展網上政務、電子商務、直播帶貨等多種形式的數字素養(yang) 培訓教育,激發農(nong) 牧民使用信息技術的內(nei) 在動力。(作者單位: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為春天充“植” 讓綠色升“值”——拉薩市開展植樹護綠工作綜述
3月12日,拉薩市墨竹工卡縣自然資源局組織幹部職工在工卡鎮工卡村曲果崗開展植樹活動。[詳細] -
生態美、產業興、腰包鼓,我們這樣書寫美麗鄉村——西藏全國人大代表紮西江村走上“代表通道”
3月11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三場“代表通道”在人民大會堂開啟,邀請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接受采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