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強 農村美 農民富——林周縣強嘎鄉因地製宜謀發展
近年來,林周縣強嘎鄉(xiang) 堅持黨(dang) 建引領,立足現有資源稟賦,因地製宜謀發展,銳意進取探新路,逐漸走出了一條符合鄉(xiang) 情實際、地域特色鮮明、可持續發展的高原特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聚焦黨(dang) 建引領——
舉(ju) 旗定向聚合力
強嘎鄉(xiang) 堅持把黨(dang) 建引領作為(wei) 推動全鄉(xiang)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牢固樹立“一盤棋”的全局思維,建立“黨(dang) 委總攬全局,精心策劃;班子成員各司其職,合力推進;包村幹部細化協調,確保落實;村書(shu) 記一線指揮,執行有力”的上下貫通、一抓到底的工作機製,助推全鄉(xiang)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強嘎鄉(xiang) 各級黨(dang) 組織嚴(yan) 格落實“第一議題”製度,深入學習(x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抓實思想教育,凝聚工作合力。同時,堅持把群眾(zhong) 需求與(yu) 長遠發展放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鄉(xiang) 、村兩(liang) 級黨(dang) 組織的領導作用,建立“鄉(xiang) 級抓統籌、村級抓實施”的分級負責工作體(ti) 係,確保領導得力、協調順暢、推進有效。
強嘎鄉(xiang) 及時將致富能手、退役軍(jun) 人、大學畢業(ye) 生等人才納入村“兩(liang) 委”後備幹部重點培養(yang) ,儲(chu) 備後備幹部55人;立足各村實際及具體(ti) 需求,統籌調整村級工作力量,選派綜合素質過硬的5名幹部及11名專(zhuan) 幹開展駐村工作,進一步提高村級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全麵開展新型村級集體(ti) 經濟提質增效行動,積極選派村幹部及駐村幹部參加產(chan) 業(ye) 發展、農(nong) 業(ye) 技能等各類培訓,著力提升村“兩(liang) 委”及駐村幹部綜合履職能力。2023年以來,村幹部參加培訓90人次,第一書(shu) 記、駐村工作隊員、各類專(zhuan) 幹參加培訓170人次,有效提升了黨(dang) 員幹部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帶領群眾(zhong) 發展致富的能力。
聚焦產(chan) 業(ye) 發展——
強基固本增實力
強嘎鄉(xiang) 按照因地製宜、體(ti) 現特色、科學布局的發展思路,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轉變,同時,按照“構建大黨(dang) 委、推動大發展、實現大融合”的總體(ti) 思路,探索推動資源稟賦相似、地域相連、民風相同、產(chan) 業(ye) 趨同的行政村,采用取長補短、資源共享、抱團發展模式,推進全鄉(xiang) 村集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將糧食、草業(ye) 經濟和紅色旅遊作為(wei) 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的主要發展方向,努力走出一條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
將曲嘎強村、切瑪村作為(wei) “三變”改革試點,探索引導群眾(zhong) 通過土地、犛牛入股的方式,由村委會(hui) 統一進行集體(ti) 托管經營,推動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在技術、管理等方麵實現改造升級,取得了良好效果,直接收益232萬(wan) 餘(yu) 元;
推動典衝(chong) 村與(yu) 淨土公司的合作,采用聯合經營的合作方式種植飼草,帶動村集體(ti) 經濟收入50萬(wan) 元,實現村企雙贏;
在強嘎村打造700畝(mu) 青稞種植示範基地,通過科技種植區、智慧農(nong) 業(ye) 種植區、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種植區三種種植模式的有效對比,為(wei) 群眾(zhong) 推進多種形式農(nong) 業(ye) 適度規模經營和現代化農(nong) 業(ye) 發展提供數據支撐;
針對連布村發展模式,提出砂石製磚廠“產(chan) +銷+擴”的工作思路,不斷提升經濟效益。2023年超額完成村集體(ti) 經濟540萬(wan) 元的總目標,實現全鄉(xiang) 無集體(ti) 經濟薄弱村。
聚焦鄉(xiang) 村建設——
塑形賦能添魅力
強嘎鄉(xiang) 以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為(wei) 目標,以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為(wei) 著力點,通過“支部引領、黨(dang) 員帶頭、群眾(zhong) 參與(yu) ”三項措施,全麵推動“美麗(li) 鄉(xiang) 村·幸福家園”建設行動以及鄉(xiang) 村建設行動、農(nong) 村戶廁改造、人畜分離、生活垃圾處置和汙水處理等各項任務,持續優(you) 化和提升全鄉(xiang) 農(nong) 村環境,成功創建為(wei) 自治區級生態文明示範鄉(xiang) 。
2023年,強嘎鄉(xiang) 大力推進典衝(chong) 村鄉(xiang) 村建設、曲嘎強村搬遷點人畜分離項目建設,同時,對切瑪村古如組周邊道路及群眾(zhong) 門前道路硬化及汙水排水溝設施進行提升改造,有序完成衛生廁所改造197座,人畜分離494戶;
全鄉(xiang) 依托主題黨(dang) 日、新時代文明實踐日等各類活動載體(ti) ,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積極動員黨(dang) 員幹部、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駐村工作隊、誌願者等力量5000餘(yu) 人次,先後組織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80餘(yu) 次,累計清理白色及生活垃圾60餘(yu) 噸、衛生死角200餘(yu) 處,疏通河道、湖泊及溝渠2.5公裏;
開展“美麗(li) 家園·幸福人家”創建者、經營者和維護者活動,評選衛生家庭25戶、美麗(li) 庭院15戶、最美庭院5戶;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通過召開村民大會(hui) 、走村入戶、活用村級廣播、懸掛橫幅、發放宣傳(chuan) 品等方式,組織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chuan) 活動,向群眾(zhong) 宣傳(chuan) 生態文明理念,2023年,強嘎鄉(xiang) 完成植樹約1.07萬(wan) 株,讓村旁、路旁、宅旁、水旁變綠,實現全鄉(xiang) 綠色長廊,讓全鄉(xiang) 人居環境呈現新麵貌、群眾(zhong) 幸福指數達到新高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阿裏地區林業和草原局引導群眾增強植綠愛綠護綠意識
陽春三月,萬物複蘇,又是一年播綠時。[詳細] -
挺直產業“腰杆” 鼓足振興信心——山南市乃東區讚堂社區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小記
讚堂社區位於山南市澤當城區南郊的西紮山腳下,交通幹線澤魚線縱貫社區,具有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優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