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墨重彩繪新景 逐夢前行向未來——西藏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筆
日月其邁,時盛歲新。2023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開局之年。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始終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把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作為(wei) 新時代新征程“三農(nong) ”工作總抓手,紮實開展鄉(xiang) 村發展、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重點工作,著力促進糧食生產(chan) 穩麵積提產(chan) 能、鞏固脫貧穩勢頭提後勁、產(chan) 業(ye) 發展穩基礎提效益、鄉(xiang) 村建設穩步伐提質量,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在西藏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提高站位、統籌謀劃,始終扛牢重大責任
一年來,西藏堅定堅決(jue) 、不折不扣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三農(nong) ”工作的重要論述,用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實際行動,加強黨(dang) 對“三農(nong) ”工作的全方位統籌、全過程謀劃。
2023年年初,區黨(dang) 委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召開,提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1223”重點工作任務,包括抓好農(nong) 牧民增收中心任務,守牢糧食安全、防止規模性返貧兩(liang) 條底線,用好科技、改革“兩(liang) 個(ge) 驅動”,做好鄉(xiang) 村發展、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三項工作等方麵,明確了年度目標任務和主攻方向。
因地製宜貫徹落實中央要求,印發2023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製定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建設高原和美鄉(xiang) 村若幹措施、農(nong) 牧民參與(yu) 鄉(xiang) 村建設實施方案等;緊盯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區域(易地搬遷安置點、重點幫扶鄉(xiang) 鎮)分類施策,研究出台特殊幫扶措施;加強財政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管理,健全完善管理辦法。據統計,全年共出台相關(guan) 政策文件20餘(yu) 件,市地、縣區逐級製定承接落實措施,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政策保障體(ti) 係。
出台《西藏自治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責任製實施細則》,持續壓實五級書(shu) 記抓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責任,推動責任政策工作落實;遴選74名優(you) 秀幹部擔任駐村工作總領隊、掛任縣(市、區)委副書(shu) 記,選派2.2萬(wan) 餘(yu) 名駐村幹部進駐5547個(ge) 村(居),提高生活補貼標準,引導駐村幹部沉到基層、幹在一線;召開全區農(nong) 牧區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工作現場會(hui) 和“五共五固”交流會(hui) ,明確10項農(nong) 牧區基層黨(dang) 建鞏固提升重點任務和試點工作舉(ju) 措,集中整頓126個(ge) 軟弱渙散村(居)黨(dang) 組織,農(nong) 牧區基層黨(dang) 組織進一步建強。
堅守底線、錨定目標,持續夯實“三農(nong) ”基礎
一年來,西藏始終堅持把“三農(nong) ”工作重點任務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守牢守好“三農(nong) ”工作基本盤,持續夯實“三農(nong) ”基礎。
力保糧食安全,始終將保障糧食特別是青稞安全和重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穩定保供作為(wei) 建設農(nong) 業(ye) 強區的頭等大事。2023年,全區共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67.4萬(wan) 畝(mu) ,糧食播種麵積291.9萬(wan) 畝(mu) 、比上年增加3萬(wan) 畝(mu) ,糧食產(chan) 量達到108.87萬(wan) 噸。其中,青稞產(chan) 量84.36萬(wan) 噸,實現麵積、產(chan) 量“雙增長”。實施畜產(chan) 品增產(chan) 行動,肉蛋奶產(chan) 量達92.8萬(wan) 噸。大力實施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三品一標”提升行動、農(nong) 產(chan) 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綠色、有機、地理標誌、名特優(you) 新農(nong) 產(chan) 品總數達到301個(ge) 。
守牢防返貧底線,始終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底線任務。全區完善落實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將監測範圍擴至7000元以下,建立“一戶一策”幫扶明白卡,做到動態監測、精準幫扶。
拓寬增收渠道,始終將增加農(nong) 牧民收入作為(wei) “三農(nong) ”工作的中心任務。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19924元,同比增長9.4%;在落實惠農(nong) 強農(nong) 政策基礎上,千方百計拓寬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渠道;落實領導包保和專(zhuan) 班推進管理要求,健全完善聯農(nong) 帶農(nong) 機製,共統籌整合涉農(nong) 資金156.05億(yi) 元,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領域項目1871個(ge) 、開工率100%;加強規範扶貧項目資產(chan) 後續管理,2013年至2023年形成的資產(chan) 確權進度100%;加大技能培訓和組織化勞務輸出力度,全區脫貧人口穩定就業(ye) 27萬(wan) 人、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64.68萬(wan) 人,實現勞務收入65.59億(yi) 元。
多措並舉(ju) 、力促振興(xing) ,深入推進鄉(xiang) 村治理
一年來,西藏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製,從(cong)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出發,找準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切入點,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zhong) 可感可及的實事,綠水青山成色更足、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展現新氣象。
提質增效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西藏大力實施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青稞種業(ye) 國家育種聯合攻關(guan) 和青稞、犛牛、牧草3個(ge) 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試點順利啟動,推動高原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和新型經營主體(ti) 不斷壯大,預計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業(ye) 總產(chan) 值達75億(yi) 元,增長25%;新增獲批創建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1個(ge) 、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1個(g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5個(ge) ,新認定自治區級龍頭企業(ye) 12家、國家農(nong) 民合作社示範社40家。
推進綠色生態利民惠民。全區完成192個(ge) 宜居宜業(ye) 和美村莊建設,認定美麗(li) 宜居示範村莊505個(ge) ;大力實施造林綠化工程,全區森林和草原綜合植被覆蓋率分別達12.31%、47.14%;落實生態崗位44.03萬(wan) 個(ge) ,發放補助資金15.41億(yi) 元;加大人居環境整治力度,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完成人畜分離7.7萬(wan) 戶,戶廁改造3.99萬(wan) 戶,全麵打造現代版高原“富春山居圖”。
“塑形”“鑄魂”樹立新風貌。全區樹立農(nong) 牧民新風貌行動試點擴麵到4個(ge) 縣、1759個(ge) 村(居),1081個(ge) 村(居)推行“積分製”,開展“星級文明戶”“美麗(li) 家庭”創評活動,5人獲評全國學雷鋒誌願服務“4個(ge) 一百”先進典型,依托融媒體(ti) 等平台推送選樹先進典型500餘(yu) 人次;統籌100個(ge) 文化示範村和7個(ge) 智慧廣電固邊工程建設,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工程;建立“百靈鳥”“格桑花”等宣傳(chuan) 隊2250支,開展“三下鄉(xiang) ”“文化邊疆行”等活動5.45萬(wan) 場次、理論政策宣講12.2萬(wan) 場次;加大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力度,村幹部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比例達91.3%,成功舉(ju) 辦全區首屆農(nong) 牧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演講比賽。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站在新征程新起點上,西藏將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務實的作風全麵提升“三農(nong) ”工作水平,不斷增強各族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供水問題解決了 特色產業興旺了
鬆塔村地處林芝市察隅縣察瓦龍鄉怒江河畔,素有丙察察線“入藏第一村”稱號,是一個以怒族為主的多民族聚集村。在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方麵,每一批林芝市水利局駐鬆塔村工作隊都盡心盡力。[詳細] -
林芝古拉鄉開展葡萄產業試種工作
根據察隅縣委、縣政府的經濟發展思路,古拉鄉以村集體經濟發展為引導,結合當地鄉域幹熱河穀氣候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葡萄種植這一適合本鄉的特色農業種植試種工作。[詳細] -
昌都市各大重點項目加速複工複產
一年春為首,萬事行為先。與此同時,總建築麵積3.67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7億元的昌都市市直2021年(市政府大院)周轉房及重慶天津援藏公寓工程建設項目也在全力衝刺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