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立足功能定位 勇爭先善作為

發布時間:2024-03-26 10:2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立足功能定位 勇爭(zheng) 先善作為(wei)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均突破1.1萬(wan) 家,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強度達3.49%……

  立足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功能定位,天津發揮科教資源豐(feng) 富等優(you) 勢,堅持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一起抓,聚焦重點產(chan) 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努力在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上勇爭(zheng) 先、善作為(wei) 。

  建載體(ti) ,整合科創資源

  “今年我們(men) 計劃投資1.2億(yi) 元,在天津投建每秒20億(yi) 億(yi) 次計算速度的智算中心,生產(chan) 大算力雲(yun) 端服務器。”瞄準巨大的市場需求,天開智算(天津)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毅信心滿滿,“目前一期工程資金已經到位。”

  天開智算主攻綠色智算中心的建設運營,致力於(yu) 打造“算力+能力”的新型城市智算底座,為(wei) 大模型、人工智能領域的高科技公司提供高效便捷算力服務,其核心技術源自清華大學微納電子係的科研成果。去年,看好天開高教科創園豐(feng) 富的應用場景和產(chan) 業(ye) 生態,趙毅帶領團隊入駐,還引來3家產(chan) 業(ye) 鏈夥(huo) 伴。

  將科創園區作為(wei) 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的沃土,天津全力打造科創載體(ti) ,密集吸引創新資源,推動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天開高教科創園,是天津眼下正著力建設的科技創新策源地、科技成果孵化器和科技服務資源集聚區。圍繞成果轉化、科技金融、創新創業(ye) 、人才引育等10個(ge) 方麵,天津出台34條政策措施,助力天開高教科創園高質量發展,推動形成大學與(yu) 城市相互滋養(yang) 、相互賦能、相輔相成的良性發展格局。

  自開園以來,天開高教科創園已吸引1300餘(yu) 家企業(ye) 落地生根。2023年,天開高教科創園累計為(wei) 平台公司、入駐企業(ye) 、優(you) 秀人才等兌(dui) 現政策支持資金2.36億(yi) 元。

  在天津,以天開高教科創園為(wei) 代表的科創載體(ti) 建設如火如荼。目前,全市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達到27家,科技企業(ye) 孵化器95家,備案眾(zhong) 創空間200家,孵化機構場地達到180萬(wan) 平方米,聚集創業(ye) 團隊超過1萬(wan) 個(ge) 。

  強應用,重塑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是全球首個(ge) “智慧零碳”碼頭。

  “我們(men) 綜合運用北鬥、物聯網、5G、人工智能等技術,將‘人、車、箱、船、機、場’等要素連接。”天津港集團董事長褚斌介紹,新質生產(chan) 力與(yu) 港口生產(chan) 流程深度融合,讓港口的作業(ye) 形態、工作環境、生產(chan) 效率發生了顯著變化。

  作為(wei) 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天津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ti) 產(chan) 業(ye) 和產(chan) 業(ye) 鏈上,大力支持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加快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在位於(yu)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長城汽車天津生產(chan) 基地,智能化技術重塑生產(chan) 鏈條。高精度衝(chong) 壓車間裏,六軸機器人和機械臂組成的自動化搬運係統與(yu) 數控壓力機組成全自動封閉數控壓力機生產(chan) 線;自主開發的智能排產(chan) 係統,實現車間資源配置優(you) 化和庫存最小化;數字化焊接車間裏,總拚工位機器人抓手重複定位精度達0.2毫米。

  “整個(ge) 智能車間實現車聯網全域全時在線,300台機器人服務生產(chan) ,讓生產(chan) 更精細化、智能化、高效化。”長城汽車天津哈弗分公司總經理柴仕傑介紹。

  著眼於(yu)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天津努力構建以智能科技產(chan) 業(ye) 為(wei) 引領、以生物醫藥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為(wei) 重點、以裝備製造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為(wei) 支撐的“1+3+4”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2023年,全市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占規上工業(ye) 比重達43.5%。

  航天泰心第二代植入式人工心髒年內(nei) 將啟動臨(lin) 床試驗,瑞奇外科推出多款先進的微創外科器械,世紀康泰研發的高次親(qin) 水非球麵可折疊人工晶狀體(ti) 獲批上市……作為(wei) 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活力迸發,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先後入選“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國家新型工業(ye) 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

  2023年,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域的全社會(hui) 研究與(yu) 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超過4%,技術合同登記交易額194億(yi) 元;擁有省級以上工程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業(ye) 技術中心、企業(ye) 重點實驗室等研發機構180家,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e) 1142家。

  破瓶頸,暢通要素流動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人才和創新是關(guan) 鍵。”天津市科學技術局戰略規劃與(yu) 政策法規處處長樊敏說,要通過全麵深化改革,創新生產(chan) 要素配置方式,提升生產(chan) 要素配置效率。

  天津市出台《關(guan) 於(yu) 完善科技成果評價(jia) 機製的實施意見》,發布《天津市高校科技成果作價(jia) 投資操作指引》等13項具體(ti) 操作指引,明確具有領導職務的科研人員科技成果作價(jia) 投資不視同經商辦企業(ye) ,實行盡職免責和容錯機製,通過立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打通政策落實堵點、難點。

  在濱海新區,“創新積分”“科技創新券”等30餘(yu) 項特色改革舉(ju) 措初見成效。4500餘(yu) 家科技型企業(ye) 使用“創新積分”新型政策工具,其中264家企業(ye) 通過“創新積分貸”爭(zheng) 取銀行授信13.09億(yi) 元。164家機構提供312項“科技創新券”服務項目,已為(wei) 1200餘(yu) 家企業(ye) 發放“科技創新券”。

  “按照‘創新創業(ye) 活躍度’指標,我們(men) 在全市營商環境考評中排名第一。”濱海新區區長單澤峰介紹,目前濱海新區聚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均超4900家,“雛鷹”、“瞪羚”和領軍(jun) 企業(ye) 超2600家,科技型上市企業(ye) 達到33家。

  新質生產(chan) 力對投融資需求旺盛。天津開展金融服務重點產(chan) 業(ye) 鏈專(zhuan) 項行動,探索推出重點產(chan) 業(ye) 鏈“主辦行”“主辦司”製度,創立金融超市,讓企業(ye) 可以在線選擇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

  截至2023年末,天津科技型企業(ye) 貸款餘(yu) 額超2300億(yi) 元,同比增長超30%;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貸款餘(yu) 額780億(yi) 元,較年初增長近90%;信創、集成電路、車聯網、生物醫藥等12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貸款餘(yu) 額1382億(yi) 元,較年初增長42.5%。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02日 第 04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