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阿裏地區各級基層黨(dang) 組織以抓黨(dang) 建促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抓手,堅持黨(dang) 建固基與(yu) 鄉(xiang) 村發展同頻共振、同向發力,落實惠民理念,突出強基導向,整合各方資源,推動人才向鄉(xiang) 村流動、幹部為(wei) 鄉(xiang) 村服務、技能向鄉(xiang) 村送達,不斷把資源要素在基層聚集,繪就高原邊疆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美好藍圖。
把人才下沉到一線,智力向鄉(xiang) 村流動。堅持把鄉(xiang) 村基層作為(wei) 青年一代就業(ye) 創業(ye) 的主陣地,充分用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幹、科技專(zhuan) 幹、醫務人員、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工作專(zhuan) 幹、鄉(xiang) 村幼教人員、專(zhuan) 職網格員、城市社區工作者等7類基層就業(ye) 崗位,700餘(yu) 名高校畢業(ye) 生下沉基層、服務基層,吸引15名在外創業(ye) 大學生、10名外出務工鄉(xiang) 村能手返鄉(xiang) 創業(ye) 。把招錄(聘)公務員(事業(ye) 單位人員)重點向基層傾(qing) 斜,2023年新招錄(聘)的439名公務員(事業(ye) 單位人員)中分配到鄉(xiang) 鎮的占80%以上,讓更多青年人才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火熱實踐。
把幹群聯係在一起,服務向鄉(xiang) 村延伸。建立領導幹部聯係指導基層工作和直接聯係服務群眾(zhong) 製度,開展辦好一批民生實事、結對一批群眾(zhong) 朋友、化解一批矛盾糾紛、舉(ju) 辦一批政策宣講、收集一批建言獻策“五個(ge) 一”活動,安排資金10855.99萬(wan) 元,實施邊境安置點供銷服務網、廣播電視直播“戶戶通”、農(nong) 村飲水安全維修養(yang) 護工程等一批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民生實事,黨(dang) 員幹部走村入戶“結對子、認親(qin) 戚”,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74件,將政策宣講搬到田間地頭、牧區草場,開展基層宣講1007場次,收集群眾(zhong) “金點子”282條,變群眾(zhong) 期盼為(wei) 工作思路,匯聚起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澎湃動能。
把主幹培養(yang) 擺優(you) 先,培訓向鄉(xiang) 村傾(qing) 斜。深入實施村幹部文化素質提升行動,聯合地區職校,對60名有培養(yang) 潛力的村主幹進行為(wei) 期2年的學曆提升,選派2批24名村主幹赴陝翼兩(liang) 省先進示範村掛任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村委會(hui) 副主任等跟崗鍛煉。綜合運用結對幫帶經常學、分級培訓集中學、日常使用融入學、定期測評檢驗學等方式,狠抓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普工作,村(居)主幹能懂會(hui) 說國家通用語言日常語句的達到90.91%,不斷提升村幹部能力素質,持續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蓄勢賦能。
把強基導向樹起來,幹部向鄉(xiang) 村聚集。鼓勵幹部到鄉(xiang) 村一線幹事創業(ye) ,把推動機關(guan) 幹部下沉一線作為(wei) 增強基層力量、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落實常態化幹部駐村工作機製,堅持定村與(yu) 定人、能力與(yu) 需求相互對應,選派147個(ge) 駐村工作隊、619名駐村幹部進村駐點開展工作,因村選派13名選調生到基礎薄弱村、發展落後村和治理難點村任職,統籌選派包村幹部、經濟指導員、蹲點民警等下沉一線,協助村“兩(liang) 委”開展農(nong) 牧區基層工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理思路、尋路徑、注動力。
把課堂設在家門口,技能向鄉(xiang) 村送達。按照基層所需、專(zhuan) 家所能、因地製宜,采取基層點單模式,精準實施“百名專(zhuan) 家骨幹興(xing) 百村”行動,各領域地管專(zhuan) 家骨幹每年至少在聯係村(居)蹲點服務30天,為(wei) 基層送技能、送培訓、送服務。開展科技下鄉(xiang) 、黨(dang) 員冬訓等活動,把專(zhuan) 家學者和技能人才請進來現場教學,累計開展農(nong) 牧業(ye) 技能培訓、返鄉(xiang) 創業(ye) 就業(ye) 培訓和職業(ye) 技能培訓122場次。利用遠程教育平台,把群眾(zhong) 最急需、最迫切的知識搬到屏幕上,讓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接受新理念、學到新知識,增強發展鄉(xiang) 村、建設家園的底氣和信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