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cong) 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了解到,近年來,山南市通過“以工代賑”等形式,大力實施冬季小型農(nong) 田水利建設項目,先後建成江北灌區、卓於(yu) 灌區等重大水利工程,新增和改善耕地麵積達到100萬(wan) 餘(yu) 畝(mu) ,極大地改善了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條件,有效保障了農(nong) 業(ye) 灌溉用水需求。
小型農(nong) 田水利具有抗旱排澇的基礎功能,在抵禦旱澇災害方麵具有特殊作用。近年來,山南市全麵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出台《山南市小型農(nong) 田水利建設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將小型農(nong) 田水利建設資金列入市縣兩(liang) 級財政預算,逐年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狠抓小型農(nong) 田水利項目建設。2023年以來,山南市投入專(zhuan) 項資金7751萬(wan) 元加強小型農(nong) 田水利項目建設管理,其中,2023年安排3141萬(wan) 元,實施項目110個(ge) ,2024年安排資金4610萬(wan) 元,實施項目458個(ge) 。
同時,山南市充分發揮小型農(nong) 田水利作用,不斷加強對小型農(nong) 田水利設施日常管護,積極推進水渠、水塘、取水口、防洪堤等設施的清淤、改造工作,進一步改善灌溉條件,助推耕地保護利用,及時解決(jue) 農(nong) 田灌溉“最後一米”問題。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山南市通過“以工代賑”模式,充分吸納當地群眾(zhong) 參與(yu) 小型農(nong) 田水利項目建設,從(cong) 2024年起,將80%以上的以工代賑資金發放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手上,把“冬閑”變“冬忙”,有效帶動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截至5月24日,全市累計帶動群眾(zhong) 務工3.55萬(wan) 人、15.32萬(wan) 人次,累計兌(dui) 現民工工資3700餘(yu) 萬(wan)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