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阿裏,天空湛藍,樹木迎風吐綠。記者一行沿著219國道驅車前往阿裏地區普蘭(lan) 縣霍爾鄉(xiang) ,來到馬泉河源頭第一村——貢珠村。
一進村莊,隻見一幢幢雙層藏式建築臨(lin) 街而立,屋舍儼(yan) 然。初夏時節,茶餘(yu) 飯後,村民們(men) 閑庭信步在幹淨整潔的道路上,老人們(men) 悠然地曬著太陽,活力十足的孩子在村道上打鬧嬉戲……一幅村莊美麗(li) 整潔,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平措紮西:好生活離不開黨(dang) 的好政策
曾經居無定所、風餐露宿,如今車房俱全、豐(feng) 衣足食。50多年來,平措紮西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平措紮西幼年時母親(qin) 去世,父親(qin) 對他不管不問。迫於(yu) 生計,年幼的平措紮西四處為(wei) 家,哪裏管吃管住,他就去哪裏幫忙放牧。
1996年,20多歲的平措紮西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當年,農(nong) 業(ye) 銀行普蘭(lan) 霍爾營業(ye) 所為(wei) 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問題,向鄉(xiang) 裏80餘(yu) 戶牧民投放了鄉(xiang) 村養(yang) 殖貸款。他貸了4000餘(yu) 元,購置了20隻羊。
平措紮西開啟了新的人生篇章。此後的10年時間裏,平措紮西埋頭苦幹、任勞任怨,20隻羊也繁衍到100餘(yu) 隻,期間還購置了20餘(yu) 頭犛牛,逐步過上了小康生活。他的踏實肯幹得到了幹部群眾(zhong) 的一致認可,被大家選為(wei) 貢珠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2004年,平措紮西拿出5000餘(yu) 元購買(mai) 了人生第一套房——30平方米的磚房;2010年,在政府的扶持下,他住進了70平方米的安居工程新房;2020年,他將自家的牲畜賣掉,再從(cong) 銀行貸款30餘(yu) 萬(wan) 元,總計花費80萬(wan) 元,蓋起了一棟200餘(yu) 平方米的黃牆黑簷的雙層“小洋樓”。
“我們(men) 一家住在樓上,一樓的門戶都租給了商家,每年能收到2萬(wan) 餘(yu) 元的租金。”平措紮西說。
2021年,平措紮西通過了國家選拔鄉(xiang) 幹部的考試,因符合各項條件,被提拔為(wei) 霍爾鄉(xiang) 副鄉(xiang) 長。
“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帶領更多群眾(zhong) 過上富足的生活。”平措紮西動情地說。
占堆:犛牛養(yang) 殖帶來新“錢”景
在霍爾鄉(xiang) 犛牛養(yang) 殖基地內(nei) ,記者看到一間間標準化的牛舍寬敞明亮、牢固美觀,蓄水池和幹草棚等附屬設施一應俱全,一頭頭健碩的犛牛正享受著美味的草料。養(yang) 殖基地的工作人員有的認真察看每頭牛的生長發育情況,有的正在打掃著牛棚,忙碌且有序。
霍爾鄉(xiang) 犛牛養(yang) 殖經濟合作社負責人占堆告訴記者,2019年,霍爾鄉(xiang) 貢珠村和幫仁村聯合成立霍爾鄉(xiang) 犛牛養(yang) 殖經濟合作社,總計投資2000萬(wan) 元。“合作社有584頭犛牛,生產(chan) 酥油、奶渣、牛奶、酸奶等產(chan) 品,由合作社統一售賣給村民。”占堆說。
家住貢珠村的益西,在奶牛養(yang) 殖基地工作近3年,主要工作是喂養(yang) 奶牛、清掃牛舍和擠奶。“養(yang) 殖基地在我家附近,得知這裏招人的時候我就報名了,每個(ge) 月1800元的工資,一年大概工作6個(ge) 月,年底還能領到分紅。”就近就業(ye) 和穩定的收入讓益西很滿意。
如今,合作社發展穩步向前,占堆充滿信心地表示,將帶領著村民們(men) 一起辦好合作社、養(yang) 好犛牛、做出健康的產(chan) 品,創造更多的收益,讓更多村民享受到發展紅利,努力把養(yang) 殖基地辦得越來越好。
仁青:砂石地結出“致富果”
在貢珠村致富濟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砂石料場裏,記者看到推土機正忙著將大小不一的石料倒入砂石分離機,伴隨著隆隆轟鳴聲,多種規格的砂石緩緩流出,整個(ge) 過程隻需5到10分鍾。
“這是我們(men) 剛剛分離出來的石子,這種碎石可以用於(yu) 修建公路。”在一座座堆積如山的砂石堆旁,貢珠村致富濟貧經濟合作社負責人仁青一邊說著,一邊隨手抓起一把碎石,石子大小均勻,表麵幹淨無泥。
為(wei) 進一步壯大村集體(ti) 經濟產(chan) 業(ye) ,持續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2018年,貢珠村成立了致富濟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合作社經營項目主要有砂石料場、建築施工隊等。合作社起初吸納村裏93戶牧戶為(wei) 社員,以每戶5000元現金入股合作社。
“2018年,貢珠村首次舉(ju) 辦合作社成立動員大會(hui) ,當說到需要大家現金入股時,大家普遍擔心會(hui) 虧(kui) 本,所以全村313戶中隻有93戶入股。”仁青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說道,“好在第一年合作社就實現了盈利,為(wei) 93戶村民分紅,還發放了米麵油酥油等物資。”
看著合作社每年經濟效益越來越好,未入股的村民也紛紛改變了想法。2021年,貢珠村再次召開合作社入股戶擴大會(hui) 議。這一次,村上有100餘(yu) 戶村民積極參與(yu) 。
2023年,貢珠村致富濟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總收入800餘(yu) 萬(wan) 元,在帶領群眾(zhong) 致富的道路上快馬加鞭。
“能入股真是太高興(xing) 了,去年我拿到了4000餘(yu) 元的分紅,還領到了米麵油等物資。”嚐到甜頭的村民米瑪激動地說道。
時光荏苒,在廣袤的貢珠村草原上留下日益繁榮的足跡,馬泉河從(cong) 萬(wan) 仞雪峰中流出,淌過這片土地,也將這裏的生機與(yu) 活力帶向遠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