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歐洲頭條丨對華“要機遇”還要“尋求合作” 德國給出明確答案

發布時間: 2024-04-20 10:57: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兩(liang) 周前,歐盟和美國在比利時小城魯汶舉(ju) 行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理事會(hui) (TTC)第六次會(hui) 議。作為(wei) 歐美在貿易和技術問題上進行對話的重要機製,此次會(hui) 議卻將對華貿易視作討論的重點。而就在本周,德國總理朔爾茨進行了其任職後不到兩(liang) 年時間裏的第二次訪華。他也成為(wei) 今年首位訪華的西方大國領導人。兩(liang) 件看似關(guan) 聯度不高的事情發生在前後不到一周的時間內(nei) ,但是卻對歐洲的未來有著不小的影響和意義(yi) 。

  “去風險”不應成為(wei) “去機遇”

  《政客網》歐洲版對於(yu) 美歐在魯汶的會(hui) 晤評論說,此次會(hui) 議感覺有點像告別:參會(hui) 的歐盟委員會(hui) 執行副主席東(dong) 布羅夫斯基斯、歐盟競爭(zheng) 事務專(zhuan) 員維斯塔格可能會(hui) 在6月歐盟選舉(ju) 後不再繼續擔任現有職務。而隨著美國大選的臨(lin) 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也很可能是最後一次參與(yu) 會(hui) 議。在美歐當前圍繞《通脹削減法案》存在重大分歧的背景下,或將離任的重要官員,卻對涉華議題抱有如此大的興(xing) 致,令人頗感意外。

  △歐盟競爭(zheng) 事務專(zhuan) 員維斯塔格與(yu)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交流(圖片源自維斯塔格個(ge) 人社交媒體(ti) 賬號)

  伴隨著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上整體(ti) 實力的攀升,歐美方麵應對挑戰的方式簡單粗暴。此次會(hui) 議後不久,維斯塔格在一檔電視節目上稱,“我們(men) 正充分利用我們(men) 的貿易工具和外國補貼監管工具,以恢複公平競爭(zheng) 。”

  對此,中國駐歐盟使團負責經貿事務的公使彭剛在歐洲知名媒體(ti) “歐盟動態”發表題為(wei) 《中歐經貿關(guan) 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的署名文章。文章強調,“去風險”不應成為(wei) “去機遇”。中國始終認為(wei) 中歐經濟具有高度互補性,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和歐洲4.5億(yi) 人口的統一大市場,是彼此經濟發展的巨大機遇。當前,“去風險”成為(wei) 歐盟對華經貿政策的重點。我們(men) 理解各方都有自己的關(guan) 切,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地界定和防範風險。中方反對將經濟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泛安全化,使“去風險”變成“去機遇”和“去合作”。

  △中國駐歐盟使團公使彭剛發題為(wei) 《中歐經貿關(guan) 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的署名文章

  “去風險”變成“去(尋求)合作”

  本周,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對中國進行了訪問。此行不僅(jin) 旨在強化中德經濟合作,還體(ti) 現了德國對於(yu) 與(yu) 中國深化關(guan) 係的重視和迫切之情。麵對全球範圍內(nei) 日益增長的經濟“脫鉤”聲音,此次訪問顯得尤為(wei) 關(guan) 鍵。

  對於(yu) 此次朔爾茨訪華,2017年至2021年期間曾擔任德國聯邦議院議員及外事委員會(hui) 成員的亞(ya) 曆山大·庫裏茨給予了高度讚揚。他表示,中德兩(liang) 個(ge) 經濟大國應該緊密協調利益。朔爾茨此行不僅(jin) 旨在加深經濟合作,也反映了德國對中國作為(wei) 全球力量的重視。麵對日益增長的“脫鉤”聲音,庫裏茨認為(wei) 朔爾茨此行就是對這種聲音最好的駁斥。

  德國聯邦議院前議員 亞(ya) 曆山大·庫裏茨:中國是最重要的國家之一。我認為(wei) 德國不僅(jin) 有必要,而且必須在許多問題上與(yu) 中國保持密切聯係。在尚未達成一致的一些問題上,我們(men) 應該討論這些問題,並真正努力達成共識。

  庫裏茨介紹,德國2023年對中國直接投資創下曆史新高。他指出,所謂的“脫鉤”或者“去風險”隻是某些政客的投機行為(wei) 。德國是一個(ge) 外向型經濟體(ti) ,任何貿易保護主義(yi) 措施都將對德國造成巨大的打擊。

  擁有近700萬(wan) 訂閱用戶的德國網絡編輯部(RND)在其網站稱,朔爾茨訪華的主要議題是貿易政策。德國總理的中國之行再次派出了大型商業(ye) 代表團,釋放了明確的信號:德國希望在中國投資和經商。與(yu) 朔爾茨同行的商界領袖們(men) 希望,此行將擴大他們(men) 的“公平競爭(zheng) 環境”,即為(wei) 企業(ye) 的投資創造更好、更公平的條件。

  △德國網絡編輯部(RND)網站發布朔爾茨訪華的評論文章

  德國特裏爾大學的漢學家古思婷對媒體(ti) 表示,德國是中國在某些關(guan) 鍵技術,尤其是機械部件方麵的重要進口國。德國在工業(ye) 4.0領域的基礎和經驗也有優(you) 勢。與(yu) 此同時,德國及整個(ge) 歐洲對於(yu) 中國產(chan) 品,如電動汽車、太陽能設備和電池等,也是一個(ge) 重要的市場。中德兩(liang) 國在這些領域的經濟活動是相互依賴的,這種依賴是現代國際關(guan) 係中的常態。

  德國資深媒體(ti) 人岡(gang) 特拉姆·凱澤爾在接受總台記者采訪時表示,不能將中國企業(ye) 、中國製造的成就簡單歸因為(wei) 補貼或非市場做法。中國產(chan) 品走向世界,從(cong) 來都不是因為(wei) 補貼,而是建立在長遠規劃、創新精神和競爭(zheng) 意識上。

  德國資深媒體(ti) 人 岡(gang) 特拉姆·凱澤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朔爾茨上任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出訪,足見其對德中雙邊關(guan) 係的看重。而且隨行的經濟代表團由數位大型德企的高管組成,也說明德國高度重視與(yu) 中國開展經貿合作。深化夥(huo) 伴關(guan) 係而非“去風險”,才真正符合雙方的意願和利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答總台記者提問(圖片源自外交部網站)

  4月1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回應總台記者提問時表示,中方願同德方一道,以高質量合作應對全球挑戰,以高水平交流深化彼此互信,增進兩(liang) 國人民福祉,共同為(wei) 世界和平穩定與(yu) 發展繁榮作出積極貢獻。

  德國在中歐合作中一直擔當著引領者的角色,總理朔爾茨此次訪華活動進一步彰顯了一個(ge) 核心理念:通過不斷加深中歐之間的經貿務實合作,中歐不僅(jin) 為(wei) 全球經濟增添了一份穩定與(yu) 活力,更是對“去風險化”策略的明智詮釋。這種合作的深化,正是為(wei) 世界經濟注入正能量的最佳途徑,展示了麵向未來的合作意誌與(yu) 決(jue) 心。

  朔爾茨再次用行動表明了,歐洲對華不要“脫鉤”,要機遇;不“去風險”,去(尋求)合作!

  監製 | 薑秋鏑主編 | 梁弢記者 | 顧鑫 餘(yu) 鵬 阮佳聞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