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一些西方國家頻頻指責中國“產(chan) 能過剩”,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例行記者會(hui) 上表示,這種炒作毫無道理,中方堅決(jue) 反對。所謂中國“產(chan) 能過剩”論隻是為(wei) 保護主義(yi) 提供借口。
汪文斌表示,中國的新能源產(chan) 業(ye) 產(chan) 能是推動綠色發展急需的先進產(chan) 能,而不是過剩產(chan) 能。中國的綠色技術、綠色產(chan) 品,特別是新能源產(chan) 業(ye) 的發展,因應了各國緩解能源危機、應對氣候變化的需要,將為(wei) 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作出重要貢獻。
他說,中國新能源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符合經濟規律和市場原則,而不是補貼的結果。中國新能源產(chan) 品之所以具有較強的競爭(zheng) 力,主要是因為(wei)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布局較早,通過長期研發投入形成了領先的技術優(you) 勢,同時依托國內(nei) 強大的產(chan) 業(ye) 配套能力、超大規模市場、豐(feng) 富的人力資源等,形成了綜合性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
汪文斌表示,給中國新能源產(chan) 業(ye) 扣上“產(chan) 能過剩”的帽子,是保護主義(yi) 的表現。中國電動汽車出口量占總產(chan) 量的比例遠低於(yu) 德國、日本、韓國等主要汽車生產(chan) 國,出口的價(jia) 格也符合市場規律,根本不存在傾(qing) 銷問題。
他表示,所謂中國“產(chan) 能過剩”論隻是為(wei) 保護主義(yi) 提供借口,限製中國電動汽車等新能源產(chan) 品的出口,隻會(hui) 造成多輸的局麵。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願與(yu) 各方一道堅持公平競爭(zheng) ,實現互利共贏。希望有關(guan) 國家秉持開放心態,切實遵守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為(wei) 中國企業(ye) 提供公平、透明、開放、非歧視的營商環境。”汪文斌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