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匈中雙語學校的中文課堂上,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正在聽寫(xie) 漢字。本報歐洲中心分社 依 琳攝
“老師好!”
伴著清脆稚氣的問候聲,孩子們(men) 起立、敬禮。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匈中雙語學校,小學二年級的一個(ge) 班級正準備上中文課。班上的15名孩子和教師韓麗(li) 都是土生土長的匈牙利人。
匈牙利匈中雙語學校成立於(yu) 2004年9月,是中東(dong) 歐地區第一所同時使用中文和所在國語言教學的公立全日製學校。建校近20年來,學校培養(yang) 了一批又一批熟悉和熱愛中國文化的學生,在中匈兩(liang) 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梁。2023年年初,習(xi) 近平主席複信匈牙利匈中雙語學校學生,鼓勵匈牙利青少年更多了解中國,做傳(chuan) 承發展中匈友好事業(ye) 的使者。
“我們(men) 的目標是培養(yang) 出一批‘匈中友誼的建設者’”
近日,本報記者來到匈中雙語學校采訪。校門兩(liang) 側(ce) 立著兩(liang) 尊漢白玉石獅。校長埃爾代伊·蘇珊娜說:“2009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習(xi) 近平來匈中雙語學校考察時,我們(men) 就是在這裏迎接他的。”
走進教學樓大廳,靠牆的櫥窗內(nei) 擺放著2009年習(xi) 近平與(yu) 師生們(men) 的合影,旁邊是2023年年初習(xi) 近平主席給匈中雙語學校學生的複信。埃爾代伊說:“把合影和複信放在教學樓大廳,是因為(wei) 我們(men) 感到非常驕傲。習(xi) 近平主席長期關(guan) 心學校的發展,並鼓勵同學們(men) 做傳(chuan) 承發展匈中友好事業(ye) 的使者。”
2004年,匈中雙語學校成立並開展教學工作。從(cong) 初期的100名學生到現在的500多名學生,越來越多的匈牙利學生選擇學習(xi) 中國語言文化,不少優(you) 秀學子考入了中國高等學府。“我們(men) 的目標是培養(yang) 出一批‘匈中友誼的建設者’。”埃爾代伊說,“除了匈牙利學生,我們(men) 也招收中國學生。匈中兩(liang) 國的孩子學在一起、玩在一起,不僅(jin) 能鞏固課本上的知識,也能加強日常交流,結下深厚的情誼。”
下課後,十一年級學生朝陽和李府霖拿出中國象棋,坐在走廊長桌兩(liang) 側(ce) 開始對弈。小時候,朝陽曾跟隨父親(qin) 在中國生活過一段時間,父母意識到中國發展以及匈中合作的廣闊前景,回國後把他送到匈中雙語學校學習(xi) 。
“一開始學中文可太難了。”朝陽說,隨著他的中國朋友越來越多,口語交流能力越來越強,他開始喜歡上用中文交流,“我專(zhuan) 門準備了一個(ge) 筆記本,碰到不認識的詞語就記下來。去年我去中國遊學,參觀了南京大學,我非常喜歡,希望有一天能考入這所大學。”
為(wei) 了給孩子們(men) 營造更好的學習(xi) 氛圍,匈中雙語學校還舉(ju) 辦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家長和社會(hui) 各界也參與(yu) 進來,如麵向家長開設中文班,並在中國傳(chuan) 統節日組織“中文開放日”,鼓勵學生和家長一起參加茶藝、剪紙、燈籠製作等有趣的文化活動。埃爾代伊說,中國文化很有魅力,參加這些活動能感受到巨大的樂(le) 趣。
“把學習(xi) 中文與(yu) 了解中國文化融合起來”
韓麗(li) 老師正在給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們(men) 上中文課。這天的課程內(nei) 容是“職業(ye) ”,第一項活動是聽寫(xie) ,寫(xie) 完後大家迅速排隊請老師批改。學生維可說,中文聽寫(xie) 很難,但完成學習(xi) 後非常有成就感。
為(wei) 了幫助孩子們(men) 鞏固新學的漢字,韓麗(li) 專(zhuan) 門設計了互動遊戲。“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互動,可以調動他們(men) 的學習(xi) 積極性,幫助他們(men) 提高表達和書(shu) 寫(xie) 能力。”韓麗(li) 說。
在高年級的茶藝課上,學生們(men) 正忙著清洗、整理茶具,準備跟茶藝老師馬婧學習(xi) 煮茶以及喝茶禮儀(yi) 。對於(yu) 新考入匈中雙語學校高中階段的學生,學校會(hui) 根據他們(men) 的語言水平,分成初、中、高三個(ge) 等級的中文教學班,茶藝課是中級班的特色課程。
“了解茶文化,學習(xi) 奉茶和執杯禮儀(yi) 等,可以把學習(xi) 中文與(yu) 了解中國文化融合起來。”馬婧每次教學生泡茶前,都會(hui) 設計一係列問題,比如茶室的起源是什麽(me) 、茶葉根據什麽(me) 標準分類、喝茶時主人和客人誰先品嚐等,以便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茶道、練習(xi) 更複雜的語言表達等。自2016年學校設立茶室以來,不少學生在這裏學會(hui) 選茶、洗茶、泡茶、敬茶,愛上了茶的香氣和中國文化的韻味。
十年級學生安偉(wei) 豪盤腿坐在茶桌前,全神貫注地學習(xi) 泡茶。他學習(xi) 中文已經10年。今年4月初,他和10多位同學一起到中國湖北省襄陽市訪學。“我非常喜歡中國文化,包括茶藝、音樂(le) 、美食等。未來無論走到哪裏,我都會(hui) 繼續學中文,做中國文化的傳(chuan) 播者。”安偉(wei) 豪說。
剛來學校一年的盧李玉老師說,學校裏中國老師和匈牙利老師的關(guan) 係非常融洽,師生關(guan) 係也非常親(qin) 密。大家一起慶春節、鬧元宵、過端午,不僅(jin) 學習(xi) 語言,也舉(ju) 辦豐(feng) 富多彩的藝術和文化活動。“今年春節,我們(men) 向學生們(men) 介紹了中國傳(chuan) 統民族樂(le) 器。”盧李玉說,把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結合在一起,可以讓孩子們(men) 更喜愛學習(xi) 中文和中國文化。
“將給孩子們(men) 帶來莫大的鼓舞和動力”
習(xi) 近平主席去年初在複信中強調,中匈都有著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兩(liang) 國人民傳(chuan) 統友好,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歡迎你們(men) 高中畢業(ye) 後到中國讀大學,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匈牙利青少年喜歡上中文、學習(xi) 中文,有機會(hui) 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更多地了解當今中國和中國的曆史文化,努力做傳(chuan) 承發展中匈友好事業(ye) 的使者。
習(xi) 近平主席的複信極大鼓舞了匈中雙語學校學生。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國際關(guan) 係本科生費克特(中文名“馬宏博”)說:“我的父母都不會(hui) 說中文,他們(men) 當年送我到匈中雙語學校學習(xi) ,在學校的學習(xi) 讓我的人生擁有了更多機遇。”馬宏博十分感謝匈中雙語學校的幾位中國老師,她們(men) 常年紮根匈牙利,為(wei) 匈牙利的中文教育傾(qing) 注心力。“我希望未來像她們(men) 一樣為(wei) 匈中友好作出自己的貢獻。”馬宏博說。
八年級的諾一和麗(li) 麗(li) 是一對雙胞胎,從(cong) 小就進入匈中雙語學校學習(xi) ,她們(men) 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ge) 家。“老師們(men) 總是耐心細致地幫助我,給我講解問題。”麗(li) 麗(li) 說,中文是非常美麗(li) 的語言,姐姐喜愛中國傳(chuan) 統服飾,她喜愛中國書(shu) 法,兩(liang) 個(ge) 人每天都會(hui) 一起練習(xi) 中文。
“自從(cong) 到匈中雙語學校學習(xi) ,我感到她倆(lia) 的變化非常大。”這對雙胞胎姐妹的母親(qin) 特裏普·瑪麗(li) 安是匈牙利一家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這些年來,她一直為(wei) 孩子能在這樣一所優(you) 秀的學校學習(xi) 感到驕傲。“孩子們(men) 的變化不僅(jin) 體(ti) 現在學業(ye) 上,還有禮儀(yi) 和品質方麵。在學校教育下,她們(men) 養(yang) 成了認真、勤奮、堅韌的品質——這些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非常重要。”特裏普表示,她非常看好中國的經濟發展潛力,學會(hui) 中文將使孩子們(men) 的未來發展更有優(you) 勢,“如今看到她們(men) 如此熱愛中文、想去中國學習(xi) ,我更堅信當時的選擇是正確的”。
匈中雙語學校第一屆赴華留學生李淑英現就讀於(yu) 複旦大學。最近,她作為(wei) 誌願者走進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hui) (廣交會(hui) )會(hui) 場,為(wei) 中國和匈牙利企業(ye) 提供誌願服務。“這段經曆讓我非常興(xing) 奮,我期待更多匈牙利青少年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親(qin) 身感受中國的發展。我們(men) 也一定不負期待,用自己的努力為(wei) 增進匈中兩(liang) 國友好關(guan) 係作出貢獻,努力做傳(chuan) 承發展匈中友好事業(ye) 的使者。”李淑英說。
“匈中雙語學校經曆近2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wei) 兩(liang) 國關(guan) 係發展的重要見證者。”埃爾代伊表示,習(xi) 近平主席首次對匈牙利進行國事訪問“將給孩子們(men) 帶來莫大的鼓舞和動力”。
(本報布達佩斯5月2日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