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內(nei) 閣府16日發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實際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環比下降0.5%,按年率計算降幅為(wei) 2.0%,降幅之大超過媒體(ti) 和機構預期。日本國內(nei) 多位專(zhuan) 家指出,日本經濟麵臨(lin) 的滯脹壓力或進一步加大。
今年第一季度內(nei) 需、外需對日本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均為(wei) 負值。占日本經濟比重二分之一以上的個(ge) 人消費環比下降0.7%,連續四個(ge) 季度負增長。企業(ye) 設備投資環比下降0.8%,民間住宅投資環比下降2.5%。受汽車出貨量減少等因素影響,當季日本出口環比下降5.0%,為(wei) 四個(ge) 季度以來首次下降;進口環比下降3.4%。
日本政府此前發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去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日本經濟連續兩(liang) 個(ge) 季度負增長。雖然日本政府此次將去年四季度數據由負增長上調為(wei) 零增長,但經濟不景氣局麵仍然持續。
專(zhuan) 家認為(wei) ,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出口降幅較大,一方麵是因為(wei) 豐(feng) 田集團數據造假醜(chou) 聞導致部分汽車製造商停產(chan) ,另一方麵也與(yu) 此前一個(ge) 季度基數較高有關(guan) 。隨著汽車業(ye) 恢複生產(chan) ,外需在今年第二季度或將有所回升。
專(zhuan) 家指出,由於(yu) 工資漲幅長期追不上物價(jia) 漲幅,個(ge) 人消費持續下滑,成為(wei) 拖累日本經濟的主要因素。日本生命基礎研究所經濟調查部部長齋藤太郎表示,經濟停滯、物價(jia) 上漲,“日本經濟可以說是陷入了滯脹”。他認為(wei) ,經濟不景氣的最大原因在於(yu) 家庭實際收入下降,導致消費停滯。
日本厚生勞動省日前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扣除物價(jia) 上漲因素後,3月日本實際工資收入同比下降2.5%,連續24個(ge) 月同比減少,創下1991年有可比統計以來工資持續下降的最長時間紀錄。
日本總務省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日本去除生鮮食品後的核心消費價(jia) 格指數(CPI)連續31個(ge) 月同比上升,去除物價(jia) 變動因素的日本兩(liang) 人以上家庭實際消費支出連續13個(ge) 月同比下降。
日本經濟評論家加穀珪一指出,物價(jia) 持續上漲,工資卻在縮水,經濟不景氣和通貨膨脹同時來襲,日本正在迎來以滯脹為(wei) 特征的經濟危機。
野村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木內(nei) 登英認為(wei) ,自2022年以來日本經濟遭遇“輸入型通脹”衝(chong) 擊。受多重因素影響,5月起日本家庭電費等開支還將明顯上升,可能將核心CPI漲幅推升至3%。通脹居高不下的同時經濟低迷停滯,日本的滯脹局麵進一步加劇。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濱利廣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經濟超預期下滑,在總需求不足的情況下,日本短期內(nei) 很難實施緊縮性的金融和財政政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