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月15日,第一次中東(dong) 戰爭(zheng) 爆發,數十萬(wan) 巴勒斯坦人被迫逃離家園,淪為(wei) 難民。
後來,5月15日被巴勒斯坦人作為(wei) 民族“災難日”。76年後的“災難日”這天,大多數巴勒斯坦人仍在逃難,甚至麵臨(lin) 著一場更大的災難。
本周,盡管國際社會(hui) 一再警告和反對,以色列仍執意繼續推進加沙攻勢,升級在拉法的軍(jun) 事行動。
英國《衛報》直言,持續7個(ge) 多月的新一輪巴以衝(chong) 突進入了新的“血腥階段”。
5月14日,加沙中部的努塞拉特難民營,一名小男孩從(cong) 四層樓房的廢墟中被救出。
當天淩晨,人們(men) 還在熟睡中,以軍(jun) 空襲了這棟住宅樓,許多人被壓在混凝土板下麵。
加沙記者 薩塔裏:一夜之間就有三十人喪(sang) 生,其中一些人被找到,另一些人仍被埋在廢墟下。人們(men) 瘋狂地試圖找回親(qin) 人的屍體(ti) 。
據稱,超過100名巴勒斯坦流離失所者在這棟建築裏避難,遇難者很多都來自同一個(ge) 家庭。
巴勒斯坦民眾(zhong) :我的孩子們(men) ,兒(er) 子女兒(er) 都在廢墟下,還有我的妻子、我的父親(qin) ,我們(men) 在睡覺時遭到了襲擊。
廢墟之上,人們(men) 不停地徒手挖著,期待能看到生還的奇跡。
但與(yu) 此同時,以色列的無人機仍在他們(men) 的頭頂飛過,以軍(jun) 在加沙的血腥空襲和炮擊仍在進行。
5月14日,以色列國防軍(jun) 發言人哈加裏報告了最新戰況。
以色列國防軍(jun) 發言人 哈加裏:目前,以軍(jun) 三個(ge) 師在加沙地帶的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個(ge) 不同地區作戰,僅(jin) 在陣亡將士紀念日和獨立日期間,我們(men) 就在加沙消滅了大約100名恐怖分子。
值得一提的是,5月14日是以色列1948年建國以來的第76個(ge) 獨立日,而獨立日的前一天,也就是5月13日,被設為(wei) “陣亡將士紀念日”。
從(cong) 5月12日晚上8時開始,以色列全國響起一分鍾警笛聲並默哀,特拉維夫等地還舉(ju) 行了新一輪巴以衝(chong) 突爆發以來的首個(ge) 陣亡將士紀念日活動。
以色列民眾(zhong) 西蒙:當然,這不是一個(ge) 常規的紀念日,因為(wei) 這個(ge) 國家如今的局勢非常複雜。
在這個(ge) 充滿戰火與(yu) 殺戮的獨立日,不少以色列人慶祝之餘(yu) ,也陷入反思。
當天,在耶路撒冷,以色列警方在默哀後逮捕了一名帶領一群孩子焚燒以色列國旗的男子。
實際上,以色列“獨立日”的第二天,5月15日,是巴勒斯坦人的“災難日”。
這一天的約旦河西岸,同樣是警報拉響,持續76秒,紀念第76個(ge) “災難日”。
牧師 尤利奧:我們(men) 仍處於(yu) 一場持續的災難之中。在加沙和整個(ge) 巴勒斯坦土地上發生的事向所有人證明,巴勒斯坦的災難正在持續,自1948年以來一直在持續。
今年“災難日”的口號是:“盡管我們(men) 被殺戮,但是我們(men) 依然存在;盡管我們(men) 流離失所,但我們(men) 終將回歸”。
5月15日當天,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數千名民眾(zhong) 參與(yu) 遊行,他們(men) 高舉(ju) 象征巴勒斯坦人民回歸權的鑰匙和象征沾滿鮮血的援助物資的道具,高呼口號,要求結束以色列占領以及巴勒斯坦人回歸故土。
拉姆安拉市民 哈桑:我們(men) 現在所處的情況,特別是加沙人民所遭受的“大災難”,是一場更加悲慘的“大災難”,是毀滅、饑荒和殺戮。他們(men) (以軍(jun) )試圖再次將人們(men) 從(cong) 加沙地帶原來的家園驅逐。
也是在當天,以軍(jun) 公布了在拉法東(dong) 部的地麵行動的畫麵。
以軍(jun) 表示已擴大在加沙北部行動,並繼續“在拉法東(dong) 部地區和拉法過境點加沙一側(ce) ”的軍(jun) 事活動。
這天的衛星圖像則顯示,隨著以軍(jun) 軍(jun) 事行動加劇,原本在拉法的一些帳篷和避難所已經被拆除,大量民眾(zhong) 向北部沿海地區轉移。
近期,以軍(jun) 一直在不斷向拉法居民下達疏散令。
據悉,已有約11萬(wan) 人被迫重返在戰火中被大麵積摧毀的加沙北部地區,還有約30萬(wan) 人前往以方指定的所謂馬瓦西“人道主義(yi) 區”。
在拉法避難的安塞爾一家把家當裝入一輛破舊的汽車,希望在以軍(jun) 對該地區發動地麵進攻之前逃離。
巴勒斯坦難民 安塞爾:我首先從(cong) 北方的拜特哈嫩逃離,逃到賈巴利亞(ya) 難民營,然後又逃到拉法。不幸的是,我們(men) 又要開始新的逃亡。
安塞爾表示,由於(yu) 以色列的轟炸,他們(men) 已經搬了3次家。隨著以軍(jun) 逼近加沙地帶南部邊緣的最後的避難所,他們(men) 隻能繼續逃亡。
巴勒斯坦難民 安塞爾:我們(men) 不知道如何離開,我們(men) 的經濟能力不允許我們(men) 獲得適當的交通工具。
如今,以軍(jun) 坦克已切斷連接拉法口岸和拉法東(dong) 部的薩拉赫丁公路。安塞爾表示,她的孩子患有心髒病,亟需藥物治療,但留在這裏根本不可能獲得藥物。但如果逃離,她也不知道能逃到哪去。
如果說“災難日”是一個(ge) 延續了76年的悲慘故事,那麽(me) 故事的開端,還要向前延伸到100多年前。
1896年,猶太人還散居在世界各地。
奧匈帝國猶太裔記者赫茨爾出版的一本名由《猶太國》的書(shu) ,勾勒了建立猶太國家的藍圖。
誰也不會(hui) 預料到,在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推波助瀾下,這竟一步步成為(wei) 了現實。
1917年,占領巴勒斯坦地區的英國起草《貝爾福宣言》,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園。
從(cong) 此,厄運開始降臨(lin) 在巴勒斯坦人的身上。
以色列曆史學家 伊蘭(lan) ·帕佩:(以色列)領導者持有一種觀點,要把巴勒斯坦變成一個(ge) 猶太國家,唯一方法就是讓巴勒斯坦人離開。盡管阿拉伯國家反對,《貝爾福宣言》還是在1922年得到英法控製下的國際聯盟的認可。
巴勒斯坦曆史學家 塔克裏蒂:英國自我標榜為(wei) 一個(ge) 做正確事情的帝國,就像拜登今天試圖將美國塑造為(wei) 所謂不偏不倚的角色一樣。但實際上,它們(men) 追求的目標,從(cong) 結構上導致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毀滅。
1948年5月14日,英國對巴勒斯坦所謂“委任統治”期滿,在英國支持下,以色列宣布建國,進而引發第一次阿以戰爭(zheng) 。
聯大第181號決(jue) 議規定的巴勒斯坦國沒能建立,從(cong) 1947年到1949年間,以軍(jun) 摧毀了約530個(ge) 巴勒斯坦人村莊,約有1.5萬(wan) 人在一係列大規模暴行中喪(sang) 生。
對於(yu) 這一切,93歲的幸存者阿薩德依然曆曆在目。
代爾亞(ya) 辛大屠殺幸存者 達烏(wu) 德·阿薩德:1948年4月9日,我所在的代爾亞(ya) 辛村發生了大屠殺。
代爾亞(ya) 辛村坐落於(yu) 耶路撒冷以西,曾經是一座約有750名阿拉伯村民的平靜村莊。
該地一度被認為(wei) 最不可能遭到猶太人襲擊,因為(wei) 當時村民已跟在耶路撒冷的猶太指揮官達成一項互不侵犯協定。然而,襲擊和屠殺最終還是發生了。
代爾亞(ya) 辛大屠殺幸存者 達烏(wu) 德·阿薩德:我的叔叔(一家)在大屠殺中失去了27人。
當天,在代爾亞(ya) 辛共有超過110名村民在大屠殺中遇害。
而在巴勒斯坦曆史學家巴裏夫看來,當時,以軍(jun) 之所以背棄承諾大開殺戒,就是要在巴人心中製造恐慌、以達到驅趕目的。
代爾亞(ya) 辛大屠殺幸存者 達烏(wu) 德·阿薩德:當時巴勒斯坦有75萬(wan) 人遷走或逃離他們(men) 的家,因為(wei) 他們(men) 害怕類似代爾亞(ya) 辛村的事情會(hui) 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代爾亞(ya) 辛事件後,難民數量開始像潮水般激增。據半島電視台報道,當時至少有75萬(wan) 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軍(jun) 隊驅逐出家園。約78%的巴勒斯坦領土被以色列軍(jun) 隊占領,剩下的22%現在被劃分為(wei) 被占領的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48年5月15日英國撤軍(jun) 。
從(cong) 此,5月15日成了巴勒斯坦人的民族“災難日”。
巴勒斯坦曆史學家 塔克裏蒂:“災難日”見證了巴勒斯坦社會(hui) 的毀滅。巴勒斯坦城市生活的毀滅,巴勒斯坦失去了海法和雅法這兩(liang) 個(ge) 最重要的文化和經濟之都。許多其他城市在大災難期間被摧毀。
從(cong) 此之後,逃難的巴勒斯坦人再也沒有回到自己的家園,而是看到“災難日”一次又一次重演。
每一年,以色列都會(hui) 拆除數百座巴勒斯坦人的房屋,據統計,僅(jin) 2009年至2022年間,至少8413座巴勒斯坦人的房屋被以軍(jun) 拆除,導致超過1.2萬(wan) 人流離失所。
2023年加沙衝(chong) 突升級後,失去家園的巴勒斯坦人的人數更是超過了1948年。
80歲的烏(wu) 姆·穆罕默德,也曾是1948年“災難日”的親(qin) 曆者。
她表示在自己漫長的一生中,從(cong) 未見過今天加沙所遭受的災難。
烏(wu) 姆·穆罕默德:沒有比這更糟糕的災難了,我在這裏生活幾十年了,我還沒有見過這樣的災難。我們(men) 的家園沒了,我們(men) 的孩子沒了,我們(men) 的財產(chan) 沒了,我們(men) 的黃金沒了,我們(men) 的收入都沒有了。我們(men) 還有什麽(me) 可哭泣的呢?
據巴勒斯坦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的數據,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衝(chong) 突爆發以來,以軍(jun) 在加沙地帶的軍(jun) 事行動已導致超過3.5萬(wan) 巴勒斯坦人死亡,超7.8萬(wan) 人受傷(shang) 。當地媒體(ti) 甚至將本輪衝(chong) 突稱為(wei) “第二次大災難”。
巴勒斯坦歌曲《Rajieen | We Will Return》:被殺死的孩子犯了什麽(me) 罪,他隻不過想要安穩的未來。而活下來的孩子卻失去了親(qin) 人,我們(men) 永遠不會(hui) 忘記,我們(men) 究竟遭遇了什麽(me) 。在這片土地,我們(men) 絕不放棄抵抗。
對巴勒斯坦難民來說,“災難日”並非遙遠的曆史事件,而是幾代人從(cong) 未停止過的流離失所的過程。的確,巴以衝(chong) 突由來已久,其根源複雜而深遠,然而曆史也一再證明,“強硬態度”和“以暴製暴”在短期內(nei) 或許奏效,但從(cong) 長遠來看,隻會(hui) 加劇雙方的仇恨和對立。如今,加沙平民死亡人數不斷攀升,以色列政府卻執意推進加沙軍(jun) 事行動,也使其在國內(nei) 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立之中。
隨著以色列在加沙的軍(jun) 事行動不斷推進,譴責以色列、聲援巴勒斯坦的浪潮在全球蔓延。
5月14日,美國加州芒廷維尤。在穀歌公司的年會(hui) 會(hui) 場外,一些人正在對穀歌參與(yu) 以色列政府的“光輪計劃”表示強烈抗議。
抗議活動組織者:我們(men) 要求穀歌立即放棄“光輪計劃”的合同,並立即停止與(yu) 以軍(jun) 的所有業(ye) 務往來。我們(men) 呼籲科技行業(ye) 有良知的人從(cong) 穀歌撤資。
“光輪計劃”是穀歌為(wei) 以色列國防部所提供的人工智能項目。
此前有前穀歌員工披露,以軍(jun) 正在使用穀歌的麵部識別工具,拘禁和殺害加沙平民。
加沙記者 薩塔裏:(以色列)一直在使用的最先進的技術。他們(men) 使用人工智能來識別誰是戰鬥人員、誰是非戰鬥人員,並感到非常高興(xing) 和自豪。不幸的是,實際的統計數據令人震驚,(大量)平民被當作目標。
5月15日,智利首都聖地亞(ya) 哥。
一場支援巴勒斯坦人“災難日”的抗議活動正在進行。人們(men) 高舉(ju) “反種族滅絕”“解放巴勒斯坦人”等標語。
智利大學教授 維護爾:我們(men) 在這裏聲援巴勒斯坦人民,並譴責針對平民,尤其是婦女兒(er) 童所進行的人權侵犯。
聯合國大會(hui) 主席 丹尼斯·弗朗西斯:表決(jue) 結果如下:143票讚成,9票反對,25票棄權。
5月10日上午,應多國要求,聯合國大會(hui) 第十屆緊急特別會(hui) 議恢複舉(ju) 行。
會(hui) 議通過決(jue) 議,認定巴勒斯坦國應被接納為(wei) 聯合國會(hui) 員國,對決(jue) 議投反對票的除了美國以色列外,隻有寥寥數國。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發表聲明稱,聯大決(jue) 議展現了世界對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
要知道成為(wei) 聯合國會(hui) 員國,是76年來巴勒斯坦實現國家獨立的夙願。
而追根溯源,巴勒斯坦的“災難日”也與(yu) 此有關(guan) 聯。
1947年,聯合國大會(hui) 通過關(guan) 於(yu) 巴以分治的181號決(jue) 議,提出在巴勒斯坦地區分別建立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國家。這項決(jue) 議成為(wei) 以色列的“出生證”,但巴勒斯坦建國始終未能落實。
1974年,聯大通過第3237號決(jue) 議,巴勒斯坦成為(wei) 聯合國“觀察員實體(ti) ”。
就在這次大會(hui) 上,“巴解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說出了那句著名的“我拿著槍和橄欖枝而來”。
然而,在槍與(yu) 橄欖枝之間,巴勒斯坦人的建國與(yu) 入聯道路還很漫長。
1993年“以土地換和平”的奧斯陸和平進程開啟,巴民族權力機構暫時擱置“入聯”進程。
而隨著21世紀巴以和平談判中斷,2011年巴勒斯坦向聯合國遞交成為(wei) 正式“會(hui) 員國”的申請,但被美國否決(jue) ,今年4月18日,美國再次行使否決(jue) 權,擊碎了巴勒斯坦入聯之夢。
因此,5月10日的聯大決(jue) 議也折射出美國阻擾巴勒斯坦入聯在世界上不得人心。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傅聰:美國在巴以問題上一再行使否決(jue) 權,無理阻撓國際社會(hui) 為(wei) 解決(jue) 巴勒斯坦長期遭受曆史不公所作出的努力,不符合一個(ge) 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值得一提的是,聯大會(hui) 場上還出現了驚人的一幕:以色列常駐聯合國代表埃爾丹掏出小型碎紙機,將《聯合國憲章》封麵插入其中當眾(zhong) 粉碎。
伊朗外交部隨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此舉(ju) 顯示出以色列的“傲慢”。
聯合國秘書(shu) 長副發言人法爾漢則掏出一本新的《憲章》,並表示,自己“在聯合國待了很長時間”,看過太多類似戲碼。
事實上,在巴以問題上,美國和以色列已被逐步孤立:2023年5月15日,聯合國大會(hui) 舉(ju) 行高級別會(hui) 議,紀念巴勒斯坦“災難日”75周年。
2024年5月12日,在巴“災難日”前夕,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發出警告,全麵入侵拉法可能會(hui) 引發“史上最大規模人道主義(yi) 災難”。
而在明顯的是與(yu) 非麵前,一些美國的盟友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歐洲理事會(hui) 主席米歇爾在社交平台X上發文稱:“將拉法受困平民疏散到不安全地區的命令是不可接受的。我們(men) 敦促以色列不要在拉法采取地麵行動。”
5月11日,一直支持以色列的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對拉法地麵進攻是“不負責任的”,德方對此“提出警告”。
不過,在國際壓力麵前,以色列總理內(nei) 塔尼亞(ya) 胡的態度依然強硬。
5月15日“災難日”當天,內(nei) 塔尼亞(ya) 胡宣稱,他的政府“一致拒絕”聯大有關(guan) 巴勒斯坦入聯決(jue) 議,而包括聯合國大會(hui) 在內(nei) 的任何個(ge) 人和組織都不能阻止其“行使自衛權”。
以色列總理 內(nei) 塔尼亞(ya) 胡:軍(jun) 事勝利是無可替代的,用這樣或那樣的說法來繞過它的企圖是與(yu) 現實脫節的。勝利隻有一個(ge) 替代品,即失敗。軍(jun) 事和政治的失敗,國家的失敗,我領導的政府是不會(hui) 同意的。
幾乎就在同時,美國也作出了新的表態。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5月14日,拜登政府通知國會(hui) ,推進對以色列提供10億(yi) 美元武器交易的程序。
盡管華盛頓的圈內(nei) 人也承認這讓美國在國際上有點難堪,不過利益麵前也顧不得那麽(me) 多了。
美國眾(zhong) 議院軍(jun) 事委員會(hui) 高級成員 亞(ya) 當·史密斯:很顯然,內(nei) 塔尼亞(ya) 胡總理已經將以色列、美國和整個(ge) 中東(dong) 置於(yu) 一個(ge) 非常困難的境地。我們(men) 不想撤回對以色列的支持,至少我不想,總統(拜登)也不想。
事實上,眼見無法阻擋內(nei) 塔尼亞(ya) 胡攻占拉法,拜登政府已在著眼加沙的戰後權力安排布局。
而在這個(ge) 關(guan) 鍵問題上,不僅(jin) 美以間存在矛盾,就連以色列戰時內(nei) 閣中也矛盾重重。
5月15日,戰時內(nei) 閣成員、以國防部長加蘭(lan) 特高調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將他與(yu) 內(nei) 塔尼亞(ya) 胡的分歧公開化。
以色列國防部長 加蘭(lan) 特:我呼籲內(nei) 塔尼亞(ya) 胡總理作出決(jue) 定,宣布以色列不會(hui) 在加沙實行軍(jun) 事統治並立即在加沙地帶建立一個(ge) 替代哈馬斯的領導層。
麵對公開質疑,同天內(nei) 塔尼亞(ya) 胡做出針鋒相對的強硬回應。
以色列總理 內(nei) 塔尼亞(ya) 胡:除非明確哈馬斯不會(hui) 在軍(jun) 事上控製加沙,否則沒有任何一方會(hui) 因為(wei) 擔心加沙的安全而願意接管加沙的民事事務。
據稱,加蘭(lan) 特今年3月訪美期間,提出建立一支有阿拉伯國家參與(yu) 的多國維和部隊、負責監督加沙地帶的秩序,而這恰是拜登政府心中所想的。
美國眾(zhong) 議院軍(jun) 事委員會(hui) 高級成員 亞(ya) 當·史密斯:內(nei) 塔尼亞(ya) 胡總理正在推行的戰略既不符合以色列的最佳利益,也不是和平的最佳選擇。
5月16日,第33屆阿拉伯國家聯盟首腦理事會(hui) 會(hui) 議在巴林首都麥納麥閉幕,會(hui) 後發表《巴林宣言》,呼籲國際社會(hui) 承擔起推動中東(dong) 和平進程的責任,在“兩(liang) 國方案”基礎上實現地區公正、全麵的和平。
“結束暴力和不穩定循環的唯一永久辦法是兩(liang) 國方案,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平、安全地毗鄰共存,以耶路撒冷作為(wei) 兩(liang) 國的首都。”
——聯合國秘書(shu) 長 古特雷斯
從(cong) 去年10月至今,新一輪巴以衝(chong) 突已延宕7個(ge) 多月,而從(cong) 1948年至今,巴勒斯坦人的苦難已持續了76年之久。如今的加沙地帶殘垣斷壁、滿目瘡痍,傷(shang) 病者無法得到及時的救治,饑餓者難以獲得基本的補給,逃難者又不知何處可去。
巴以衝(chong) 突不僅(jin) 是兩(liang) 個(ge) 民族之間的矛盾,更是地區和平與(yu) 穩定的關(guan) 鍵問題。國際社會(hui) 應加大斡旋力度,推動巴勒斯坦問題盡快得到全麵持久解決(jue) ,讓巴勒斯坦“災難日”永遠成為(wei) 曆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