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司法部日前發布了一項醞釀已久的新規則草案,正式承認大麻的醫療用途,並認定其濫用的可能性低於(yu) 很多其他毒品,建議將大麻歸類為(wei) “危險性較低的藥物”。
如果經過60天的公眾(zhong) 意見征詢期後最終獲批,新規則雖然不會(hui) 在聯邦層麵將大麻完全合法化,但會(hui) 將其移出《美國聯邦管製物質法案》中列管海洛因等最危險毒品的“附表一”,轉而歸入列管氯胺酮和類固醇等危險性較低藥物的“附表三”。
△美聯社報道截圖
“拜登政府承認了一個(ge) ‘拚命尋求合法性’的行業(ye) ”
自1971年美國《聯邦管製物質法案》實施後,大麻一直被列為(wei) 一級管製藥物,這意味著大麻和海洛因及某些新型致幻毒品一樣,沒有“可被接受的醫療用途”,且“濫用的可能性很大”。
而“附表三”中的物質被定義(yi) 為(wei) “具有中等到低等身體(ti) 和心理濫用可能性”的藥物,也就是已被應用於(yu) 醫療、可能引起一定依賴性的藥物,包括含有可待因的泰諾、類固醇、睾酮和氯胺酮等。
有評論稱,新規則一旦生效,將是《聯邦管製物質法案》實施50多年來,美國毒品政策“最重大的變化”。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道截圖
要知道,大麻是公認的“入門毒品”,也是聯合國禁毒公約中被管製的麻醉藥品。
美國有關(guan) 機構的數據顯示,約85%的“硬毒品”使用者都曾有過大麻吸食史。
即使在毒品問題同樣嚴(yan) 峻的歐洲,雖然醫用大麻越來越容易獲得,但在大多數歐盟國家,個(ge) 人吸食大麻仍是非法行為(wei) 。
△歐洲新聞台網站報道截圖
而在美國,目前已有38個(ge) 州(37個(ge) 州和華盛頓特區)將醫用大麻合法化,24個(ge) 州(23個(ge) 州和華盛頓特區)將娛樂(le) 性大麻合法化。
這推動了大麻產(chan) 業(ye) 在美國的快速發展,估計其商業(ye) 及市場價(jia) 值近300億(yi) 美元。
△美聯社報道截圖
為(wei) 大麻“正名”看似荒謬,實則原因很簡單——拉選票。
美聯社分析指出,美司法部對修改大麻分類的全力支持,表明了此舉(ju) 對拜登政府的重要性。拜登在大選前夕推動大麻去罪化,就是為(wei) 了吸引年輕選民的支持。
早在2022年,拜登就要求美衛生與(yu) 公眾(zhong) 服務部和司法部重新審查聯邦禁毒署對大麻的分類,並隨後赦免了數千名因持有大麻而被聯邦定罪的美國人。
他還呼籲各州州長和地方領導人采取類似措施,取消大麻相關(guan) 罪責。
△美聯社報道截圖
但批評人士認為(wei) ,美聯邦政府不應改變對大麻的政策,因為(wei) 濫用大麻會(hui) 導致有害的副作用。
美國禁毒署前副署長傑克·萊利對擬議中的規則更改感到擔憂。他認為(wei) ,大麻仍是一種“入門毒品”,可能導致對其他毒品的使用。
△美聯社報道截圖
全美多個(ge) 反大麻合法化組織更是強烈反對拜登政府改變大麻政策。
前白宮毒品政策官員凱文·薩比特批評稱,此舉(ju) “公然藐視科學,帶有政治意味”,等於(yu) 是承認了一個(ge) “拚命尋求合法性”的行業(ye) 。
△美國公共電視網報道截圖
“這是一場美國自己製造的災難”
為(wei) 了選票而力推大麻合法化,堪稱美國毒禍愈演愈烈的一個(ge) 絕好寫(xie) 照。
早在《聯邦管製物質法案》出台後的上世紀70年代,美國政府就曾高調對毒品“宣戰”,至今已為(wei) “禁毒”花了上萬(wan) 億(yi) 美元。
但實際上,這些聯邦撥款大多被用於(yu) 美國執法隊伍的軍(jun) 事化,對於(yu) 減少毒品傳(chuan) 播和使用的作用微乎其微。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yu) 商業(ye) 頻道網站報道截圖
相反,美國吸毒致死人數幾乎年年增加。
近年來,過量吸毒已超過槍支暴力和車禍,成為(wei) 美國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芬太尼等阿片類藥物的濫用最為(wei) 嚴(yan) 重。
根據美國斯坦福大學和英國《柳葉刀》雜誌共同進行的一項研究,如果美國不采取遏製措施,本世紀20年代將有約122萬(wan) 美國人死於(yu) 過量使用阿片類藥物,位列世界第一。
△斯坦福大學網站報道截圖
美國禁毒署署長安妮·米爾格拉姆本月早些時候告訴國會(hui) :“現在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我們(men) 的家,因為(wei) 每個(ge) 人都有智能手機,隻要用手指點上兩(liang) 三下,就能像在外賣平台點比薩一樣,在家門口收到非法藥丸。”
米爾格拉姆說,美國每年都會(hui) 有超過10萬(wan) 人死於(yu) 吸毒。而隨著各類非法藥物更容易滲透進青少年群體(ti) ,現在美國每周都會(hui) 有22名14-18歲的孩子因濫用藥物而喪(sang) 命。
“所以,這是一場全國性的悲劇。”
△美國廣播公司網站:美國禁毒署去年共查獲了7900萬(wan) 顆“假藥丸”和1.2萬(wan) 磅芬太尼粉末。在這些非法製造的藥丸中,七成都含有某種形式的芬太尼。(題圖為(wei) 安妮·米爾格拉姆)
這場“全國性的悲劇”何以沒有盡頭?
其中症結,就在於(yu) 藥企、藥店、醫療機構、政府監管者以及國會(hui) 議員們(men) 早已形成了共謀關(guan) 係,華盛頓的政客們(men) 在實質上為(wei) 毒品濫用亮了綠燈。
據美媒披露,為(wei) 了阻止藥劑師更謹慎地開具處方、推動藥房快速售藥,阿片類藥物製造商和經銷商在近十年內(nei) 共花費了8.8億(yi) 美元用於(yu) “打通關(guan) 係”,比美國槍支遊說集團花的錢還要高8倍。
而從(cong) 藥企獲得大量政治獻金的美國政客,自然會(hui) 在製定相關(guan) 藥物的管控政策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美聯社報道截圖
麵對自家積重難返的毒禍,作為(wei) 全球最大毒品消費國的美國從(cong) 來不反思自身原因,而是選擇“內(nei) 病外治”,把毒品流入美國的責任統統推給鄰國墨西哥等其他國家。
對此,有媒體(ti) 指出,美國總是習(xi) 慣將本國毒品問題甩鍋給別人,但實際上“這是一場美國自己製造的災難”。
△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網站報道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記者丨尚娟
編輯丨楊楠
簽審丨王堅
監製丨關(guan) 娟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