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是第61個(ge) “非洲日”,這一天是非洲人民共同慶祝民族解放獨立、非洲大陸多元文明和諧共處的紀念日。
近年來,中非經貿往來日益密切、基礎設施合作逐步深化,中國市場迎來更多“非洲產(chan) ”,非洲國家期盼更多“中國造”,雙邊合作前景廣闊。
“中國目前已連續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地位,”突尼斯裝備和住房部國土規劃總局副局長佐赫拉·馬克盧夫(Zohra Makhlouf)在接受中新網專(zhuan) 訪時,如是強調。
談及雙邊貿易,馬克盧夫表示,自己的女兒(er) 對中國產(chan) 品、中國音樂(le) 、中國時尚“情有獨鍾”,在她來華前,她的女兒(er) 還特地發來一份購物清單。
“可以說,中國在非洲各領域進行的投資,帶來了發展機遇,非中雙方在社會(hui) 、經濟及貿易等領域的合作,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她感歎道。
馬克盧夫讚歎,作為(wei) “非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突尼斯也在同中國的經貿往來、人文交流之中結下了堅實友誼。
位於(yu) 突尼斯北部的比塞大大橋就是突中合作的範例之一。該項目由馬克盧夫所在的突尼斯裝備和住房部主導,是突尼斯最大的基建項目之一。
“比塞大舊橋的通航、貿易效率不是很高,隻有橋升起來時,才有足夠空間讓船隻通過,進入港口。但這樣一來,居民就無法同時在橋上通行,”馬克盧夫解釋道。
她所在的部門因此提出了新橋的建設方案,“新橋的建設工作將由中國四川的一家公司來完成,建成後將有效提升交通運輸和貿易效率,促進比塞大各區域的均衡發展。”
“我相信,這類項目正是突尼斯所需要的,”馬克盧夫表示,“突中兩(liang) 國應加強協作,推動更多類似項目落地。”
加強人文交流、雙方互信共識,是深化合作的前提之一。此前訪華之行,馬克盧夫不僅(jin) 品嚐了四川火鍋等中國美食,還因為(wei) 咽喉發炎服用了中草藥,“剛到中國時,我嗓子完全啞了,去買(mai) 藥時,驚喜地發現了許多中草藥。”
“我很喜歡的一點是,各國文化各放異彩,我們(men) 和而不同,” 馬克盧夫向中新網分享她在中國遊玩的感受時表示,“中國人民和突尼斯人民一樣,都十分好客,並且,我感覺和中國人交流也很順暢。”
她表示,期待突中兩(liang) 國繼續加強人文交流,開展更多藝術展覽、體(ti) 育賽事等人文活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