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31日是中馬建交50周年紀念日,馬來西亞(ya) 第一副總理兼鄉(xiang) 村及區域發展部長紮希德在接受人民網專(zhuan) 訪時表示,過去50年,馬來西亞(ya) 從(cong) 中國的發展中獲益匪淺。
紮希德說,過去50年,兩(liang) 國領導人以非凡的遠見卓識,不僅(jin) 在外交上建立了緊密關(guan) 係,還在貿易、教育、科技等領域開展密切合作。“如今,中國已成為(wei) 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ti) ,是馬來西亞(ya) 重要的貿易夥(huo) 伴,並和整個(ge) 東(dong) 盟也建立了良好關(guan) 係。馬來西亞(ya) 能從(cong) 中國的發展中受益,對馬來西亞(ya) 人民和政府而言,這是一個(ge) 巨大的成就。”
馬來西亞(ya) 是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共建國家之一,也是共建“一帶一路”早期收獲最豐(feng) 碩的國家之一。紮希德表示,基建方麵,中國企業(ye) 承建了馬來西亞(ya) 東(dong) 海岸鐵路項目;城建方麵,中國企業(ye) 將“三天一層樓”的速度帶到了馬來西亞(ya) 。“無論技術還是速度,中國經驗都非常值得馬來西亞(ya) 企業(ye) 學習(xi) ,在工業(ye) 、通信、製造、服務等其他領域也是如此。”
紮希德還對當前中馬汽車領域合作給予了高度評價(jia) 。他表示,吉利與(yu) 馬來西亞(ya) 國產(chan) 汽車品牌寶騰的合作拉開了兩(liang) 國汽車領域合作的序幕,吉利幫助寶騰轉虧(kui) 為(wei) 盈,並通過收購實現了從(cong) 中國到馬來西亞(ya) 的技術轉移,包括設計、引擎、底盤等。最近吉利和寶騰還啟動了一項新的計劃,擬推出馬來西亞(ya) 本土的電動汽車。對此,紮希德表示,這是一次足以“改變遊戲規則”的嚐試。
紮希德還透露,馬來西亞(ya) 鄉(xiang) 村及區域發展部下屬機構人民信托局子公司與(yu) 中企達成合作,將推動馬來西亞(ya) 柴油巴士在未來10到20年逐步轉向電動化。同時,紮希德還盛讚目前進入馬來西亞(ya) 市場的中國電動汽車,認為(wei) 這些品牌為(wei) 消費者帶來了高性價(jia) 比的商品選擇。
青年交流被視為(wei) 兩(liang) 國關(guan) 係的未來和希望。50年來,中馬兩(liang) 國互派留學生的規模不斷擴大。紮希德表示,僅(jin) 在上海就有5000名馬來西亞(ya) 留學生。“在我看來,教育交流將會(hui) 對兩(liang) 國關(guan) 係發展產(chan) 生深刻影響,兩(liang) 國應進一步加強青年組織等層麵的交流。”
同時兼任馬來西亞(ya) 國家技職教育理事會(hui) 委員會(hui) 主席的紮希德特別提到,中國職業(ye) 教育機構為(wei) 馬來西亞(ya) 學生提供接受技術和職業(ye) 教育培訓(TVET)的機會(hui) ,並表示希望未來能派遣更多馬來西亞(ya) 學生到中國學習(xi) 新技術和新知識。
作為(wei) 馬來西亞(ya) 鄉(xiang) 村及區域發展部長,紮希德還高度關(guan) 注中國脫貧攻堅實踐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並給予充分肯定。“我關(guan) 注到中國政府正致力於(yu) 探索中部地區的發展,並詳細閱讀了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hui) 的相關(guan) 報道。”紮希德說,“我認為(wei) 其首要目標是消除貧困,二是要創造就業(ye) ,三是繼續完善基礎設施,四是通過新產(chan) 業(ye) 引領地區發展,五是統籌發達和欠發達地區的平衡發展。第五點也是我最感興(xing) 趣的一點。我認為(wei) 此舉(ju) 旨在避免農(nong) 村向城市大規模人口遷移所帶來的一係列問題。在農(nong) 村地區創造就業(ye) ,推動勞動力回流,反哺鄉(xiang) 村建設,我認為(wei) 這是一個(ge) 非常明智的做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