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買不起的“美國夢”

發布時間: 2024-06-16 09:37:00 來源: 經濟日報

  美國有一條百年公路——66號公路。它從(cong) 位於(yu) 中部的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的密歇根湖畔,一直延伸到加利福尼亞(ya) 州聖莫尼卡的太平洋海岸,跨越8個(ge) 州和3個(ge) 時區,全長約4000公裏,1926年被認定為(wei) 美國第一條全天候高速公路。

  66號公路是美國文化的代表之一。它象征著流動和對“美國夢”的追求,既見證了這個(ge) 國家西部開發的曆史,也在大蕭條時期為(wei) 沿途城鎮經濟複蘇作出了貢獻。

  然而,如今的66號公路沿途至少有20萬(wan) 座建築被遺棄,曾經的繁華之地淪為(wei) 一座座人煙稀少的“鬼城”,就像正在迷失的“美國夢”,隻餘(yu) 下懷舊之情。

  “這條路一直是一麵鏡子,反映著這個(ge) 國家正在發生的事情。”美國曆史學家邁克爾·沃利斯說。

  340萬(wan) 美元一個(ge) 夢

  “一對夫婦,兩(liang) 個(ge) 孩子,一套房子,還有一輛車和一隻寵物。”這是一個(ge) 經典的“美國夢”,象征著經濟上的成功和生活的舒適。

  這個(ge) 目標看上去不難實現。但是,現在的美國老百姓真的能負擔得起這樣一個(ge) “美國夢”嗎?

  研究發現,如今實現“美國夢”的成本,要比大多數美國人一生的收入高很多。

  今年,美國“查利率”網站在一項研究中詳細計算了美國50個(ge) 州“美國夢”的真正成本。算出來的結果是,目前夏威夷州的“美國夢”最貴,每年實現成本超過26萬(wan) 美元,接下來是加州的近24.5萬(wan) 美元,最便宜的密西西比州也需要近11萬(wan) 美元。

  與(yu) “美國夢”的成本相比,美國人的收入是怎樣的情況?在密西西比州,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略低於(yu) 5.3萬(wan) 美元,大約隻付得起半個(ge) “美國夢”;夏威夷州中位數約9.5萬(wan) 美元,加州約9.2萬(wan) 美元,離“美國夢”的差距比密西西比州更遠。

  該網站首席數據研究員安德魯·默裏說:“最終,這項研究凸顯了美國人要想舒適地過上四口之家的生活,必須攀登多麽(me) 高的一座山。”

  可能有人會(hui) 說,既然實現“美國夢”是一個(ge) 人生目標,那就不能局限於(yu) 以年度數字來衡量,要以一生的數據來計算。那麽(me) ,這個(ge) 結果又是怎樣的?

  根據金融網站“投資百科”去年12月發布的一項報告,從(cong) 結婚到退休,美國人一生大約需要340萬(wan) 美元才能實現“美國夢”,而美國人一生的平均收入約為(wei) 230萬(wan) 美元。

  網站主編凱萊布·西爾弗說:“‘美國夢’之所以成為(wei) 搜索次數最多的詞語之一,是因為(wei) 人們(men) 認為(wei) 它離他們(men) 越來越遠。”

  未曾見過的通脹壓力

  “如果我們(men) 再什麽(me) 都不做,我擔心‘美國夢’將徹底不複存在。”2023年8月,在美國2024年總統選舉(ju) 首場共和黨(dang) 內(nei) 競選人電視辯論中,總統競選人維韋克·拉馬斯瓦米如是說。

  總統競選人的話是為(wei) 了吸引選民,但他們(men) 口中的這些擔憂,反映的卻是許許多多美國人的現實焦慮。

  這種焦慮可以從(cong) 美國社會(hui) 宗教研究所與(yu) 布魯金斯學會(hui) 聯合進行的調查中讀出一二:72%的美國人擔心沒有足夠的錢過退休生活;超過60%的美國人擔心無法負擔醫保、住房或日常開銷;55%的美國人認為(wei) 美國文化和生活方式變得越來越糟糕;77%的美國人認為(wei) 國家正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

  近年來,通向“美國夢”的路變得越來越虛幻。

  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400萬(wan) 戶美國家庭失去了房子,超過900萬(wan) 人失去了醫療保險,近11萬(wan) 億(yi) 美元的家庭財富蒸發……

  金融危機期間,美聯儲(chu) 出台多輪量化寬鬆政策,新冠疫情暴發後,美聯儲(chu) 又祭出無限量化寬鬆,將通脹推升至40年來高點,給美國帶來“一代人未曾見過的通脹壓力”。

  2021年以來,美國的年均通脹率超過5%。與(yu) 此同時,消費者價(jia) 格指數飆升,在截至今年3月的12個(ge) 月內(nei) 上漲了3.5%。美國民眾(zhong) 對通脹的預期在不斷上升,5月份一年期通脹預期從(cong) 4月份的3.2%上升至3.5%,五年期通脹預期則從(cong) 4月份的3.0%上升至3.1%。

  而美國民眾(zhong) 的工資漲幅卻跟不上通脹,這意味著其購買(mai) 力正在迅速被通脹吞噬。去年12月的一項調查顯示,60%的美國工薪階層表示,過去12個(ge) 月他們(men) 的工資漲幅落後於(yu) 通脹步伐。

  殘酷的現實正在擊潰美國民眾(zhong) 的“美國夢”,悲觀情緒正在各個(ge) 群體(ti) 中蔓延,尤其是年輕一代,已經放棄了“美國夢”。很多30歲及以下人群正在將“美國夢”重新定義(yi) 為(wei) :專(zhuan) 注於(yu) 利用自己擁有的一切過上最好的生活。

  美國廣播公司和民調機構益普索最新的調查顯示,隻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美國夢”仍存在。

  平等僅(jin) 僅(jin) 是個(ge) 夢想

  “美國夢”一詞真正被提出來是在1931年。那一年,美國曆史學家詹姆斯·特魯斯洛·亞(ya) 當斯在《美國史詩》中寫(xie) 道:“在美國夢的土地上,每個(ge) 人的生活都應該變得更好,更富裕,更豐(feng) 富,每個(ge) 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或成就享有機會(hui) 。”

  近百年間,這段描述曾吸引和激勵世界各地的移民去美國尋夢,他們(men) 以為(wei) “美國夢”不僅(jin) 是對財富的追求,還代表著跨越社會(hui) 階層的機會(hui) 。

  然而,從(cong) “美國夢”一詞誕生的背景來看,這個(ge) 詞與(yu) 其說是提出美好的理想,不如說是對現實的反思。

  彼時,美國“鍍金時代”落幕不久。在“鍍金時代”,美國完成了向工業(ye) 資本主義(yi) 的轉型,經濟實現了巨大發展,一些人白手起家成為(wei) 鐵路大亨、石油大王,成就了一批一夜暴富的神話。隨後,實現暴富的投機商人又進化成了壟斷資本家或寡頭,洛克菲勒、範德比爾特、摩根、卡內(nei) 基等家族從(cong) 此誕生,成為(wei) 控製美國政治、經濟、社會(hui) 、文化的龐大力量,也掌控了更多普通美國人的命運。《費城時報》在1900年就看清了本質:美國創造了“財富的私人壟斷、政府的私人壟斷、教育的私人壟斷,甚至是道德的私人壟斷以及生產(chan) 條件的私人壟斷”。

  “鍍金時代”之後的“進步時代”,要回應之前不受監管的資本主義(yi) 。但是,這段時期很快就結束了。接踵而至的是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也正是“美國夢”一詞正式誕生的年代。

  人們(men) 用“美國夢”這個(ge) 詞來抗議不平等,提醒普通民眾(zhong) 如果要實現機會(hui) 均等,就得遏製壟斷資本主義(yi) 。

  然而,時至今日,機會(hui) 均等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仍是奢侈品。

  美國“機遇洞察”組織統計了1970年以來50年的數據稱,一代又一代的美國人發現,實現“向上流動”日益困難。

  50年來,中產(chan) 階層在美國總收入中所占的份額下降了19個(ge) 百分點,而富人階層在美國總收入中所占的份額提高了20個(ge) 百分點。

  今年3月,美聯儲(chu) 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第四季度末,美國前1%富人的財富達到了44.6萬(wan) 億(yi) 美元,創下曆史新高。根據美聯儲(chu) 的定義(yi) ,財富超過1100萬(wan) 美元的人為(wei) 美國最富有的1%。後50%的人在整個(ge) 2023年增加的財富,隻相當於(yu) 最富有1%的人在一個(ge) 季度內(nei) 積累的財富的十分之一。

  “我們(men) 已經偏離了‘平等、自由、機會(hui) 和民主’的理想。”普利策獎得主、《紐約時報》專(zhuan) 欄作家戴維·萊昂哈特如此感歎破碎的“美國夢”。

  (據新華社電)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