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參考消息特稿|中外合夥人共書產業合作新故事

發布時間: 2024-06-22 16:40:00 來源: 參考消息

  初夏時節,在大眾(zhong) 安徽外籍員工經常光臨(lin) 的合肥歐洲風情街內(nei) ,中外客人絡繹不絕。他們(men) 圍坐一起品嚐全球美食、暢談彼此生活,外國人心底的“家鄉(xiang) ”情結與(yu) 當地人眼中的“異鄉(xiang) ”風情,在這裏交融。

  近年來,德國大眾(zhong) 集團和國軒高科、德國大陸馬牌輪胎和奇瑞汽車、美國康明斯公司和江淮汽車等,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外企業(ye) 間攜手合作不斷加深、相互融合發展不斷加強,讓在華外籍員工有了更多可以一起共享美食的中國新夥(huo) 伴,中外企業(ye) 也成為(wei) 一對對合夥(huo) 人,不斷更新著中外產(chan) 業(ye) 合作共贏的新故事。

  從(cong) 合作者到合夥(huo) 人

  在安徽合肥國軒高科總部的經營管理會(hui) 議上,出現了一位地道的德國人身影。李瑞禎,兩(liang) 年前由德國大眾(zhong) 汽車集團總部派駐中國,擔任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采購官。他的到來,意味著大眾(zhong) 集團與(yu) 國軒高科之間開展了一種全新的合夥(huo) 人模式。

  “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合作我們(men) 可以更好地融入中國蓬勃發展的生態係統。”李瑞禎表示,目前,大眾(zhong) 國軒聯合項目團隊總人數超過百人,全麵涵蓋電芯、製造工藝、項目管理、質量、測試等職能。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關(guan) 鍵技術,正是看中國軒高科在電池領域的先進技術,大眾(zhong) 汽車集團(中國)2020年宣布投資約11億(yi) 歐元,成為(wei) 國軒高科最大股東(dong) ,擁有其約25%的股份。此前,大眾(zhong) 汽車集團通過合資及增資控股設立大眾(zhong) 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成為(wei) 其在中國第一家專(zhuan) 注新能源汽車業(ye) 務的公司。

 

  “大眾(zhong) 汽車集團不斷提升本土研發能力,並同領先的本土科技企業(ye) 和汽車製造商強強聯合,以‘中國速度’加速發展,將每三年推出一代新車型、每兩(liang) 年升級一次電子架構、每個(ge) 月進行一次OTA遠程升級。”大眾(zhong) 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說。

  近幾年,這一德國老牌車企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發展離不開它的中國合夥(huo) 人。大眾(zhong) 先後和國軒高科、地平線以及小鵬汽車等展開技術研發、股權等一係列深度合作,研發生產(chan) 標準電芯、自動駕駛等。

  德勤亞(ya) 太首席執行官戴惟德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從(cong) 剛進入中國市場的合資方式到後來的全資控股,再到如今又出現新一輪的合資高潮,跨國企業(ye) 在中國的投資模式正發生新變化。在這種變化背後是中國企業(ye) 的快速崛起。

  專(zhuan) 家認為(wei) ,從(cong) 合作者到合夥(huo) 人,中外發揮各自優(you) 勢、相互賦能成為(wei) 雙方企業(ye) 選擇合夥(huo) 人的新標準。

  5月,奇瑞汽車的試車場內(nei) ,德國大陸馬牌輪胎和奇瑞汽車雙方的工程師們(men) 正在一輛最新款的新能源車內(nei) 觀察著記錄儀(yi) 上數據的變化,他們(men) 正在聯合測評一款專(zhuan) 為(wei) 奇瑞新能源車型研發的輪胎。

  “中國車企和國際化供應商之間的深度合作和相互賦能,更加有利於(yu) 推動整個(ge) 汽車產(chan) 業(ye) 技術革新和產(chan) 業(ye) 升級。”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采購中心高級經理楊斌介紹,他們(men) 和德國大陸馬牌輪胎2019年開始合作開發適配新能源車型的低滾阻、靜音等新技術輪胎,豐(feng) 富了奇瑞新能源混動車型產(chan) 品的需求。

  “大陸馬牌正加速研發更適用於(yu) 新能源汽車的輪胎,以滿足中國新能源車企不斷增長的需求。”大陸馬牌輪胎合肥工廠副總經理周淵說。

  2018年,美國內(nei) 燃機企業(ye) 康明斯公司和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各自出資50%成立安徽康明斯動力有限公司,合夥(huo) 創業(ye) 。

  “這是雙方企業(ye) 在發展戰略上的協同和價(jia) 值觀的認同。”安徽康明斯動力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源說,憑借雙方優(you) 勢互補,研發的新一代動力產(chan) 品不僅(jin) 提升了康明斯在四缸機領域的產(chan) 品優(you) 勢,擴大規模化效應,也進一步提升了部分中國輕型商用車的產(chan) 品性能以及國際競爭(zheng) 力。

  中外企業(ye) 不僅(jin) 在中國結成合夥(huo) 人,也在全球市場相互賦能。在哈薩克斯坦,江淮汽車當地工廠生產(chan) 的整車中的部分配件如蓄電池、玻璃件等來自當地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在印度,國軒高科與(yu) 當地車企合資建立動力電池工廠,助力當地能源轉型。

  共享互補共贏紅利

  今年5月,大眾(zhong) 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徽合肥啟用城市測試跑道,該跑道專(zhuan) 注於(yu) 智能網聯汽車的性能測試和功能驗證,是大眾(zhong) 汽車集團在中國的首個(ge) 該類型測試場。跑道不遠處,大眾(zhong) 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三期項目建設火熱,大眾(zhong) 安徽MEB工廠內(nei) 生產(chan) 正酣,生產(chan) 與(yu) 研發、測試緊密聯動。

  “短短三年時間,大眾(zhong) 安徽在供應鏈發展方麵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大眾(zhong) 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哈約根說,大眾(zhong) 投資安徽也帶來了48家供應商跟隨落地,建立了全方位協作的產(chan) 業(ye) 生態係統,並最終吸引約320家生產(chan) 材料領域的供應商和1000家一般采購供應商參與(yu) 其中。這體(ti) 現了大眾(zhong) 安徽與(yu) 供應商夥(huo) 伴之間共同成長的願景。

  專(zhuan) 家認為(wei) ,一對對中外合夥(huo) 人在相互賦能的雙向奔赴中,帶來了雙方共建共贏的新紅利。

  在安徽康明斯生產(chan) 基地內(nei) ,美國康明斯、安徽康明斯和江淮汽車三方的工程師們(men) 正在一輛江淮輕卡實驗車型前反複討論著發動機和車型間適配的各項參數。

  “成立合資公司的核心目的是希望雙方都能在各自領域取得成功。”白源說,成立五年多來,安徽康明斯共下線了32萬(wan) 多台發動機,重點用於(yu) 江淮商用車的高端車型。

 

  “雙方的合作發揮出了‘一加一大於(yu) 二’的效果。”安徽康明斯動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龍超說,他們(men) 共同開發的產(chan) 品不僅(jin) 匹配了江淮汽車,更贏得了國內(nei) 外其他廠家的合作機會(hui) 和認可。

  “互補共贏是雙方合作的關(guan) 鍵詞。”白源介紹,合資後,江淮汽車可以完全共享康明斯的海外服務網絡,而康明斯很多技術也通過江淮汽車在中國首次得到驗證並應用到全球市場。

  “2023年,馬牌輪胎在華輪胎銷量與(yu) 銷售額快速增長,成為(wei) 大陸集團輪胎業(ye) 務銷售表現最好的區域之一。”大陸馬牌輪胎(中國)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陶敏說。

  大陸馬牌輪胎通過與(yu) 十多家中國車企深度合作,共同研發適配新輪胎,其新能源車型輪胎銷量逐年上升,預計2024年供給新能源汽車的輪胎數量同比增長30%以上。

  不止於(yu) 產(ch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文化交融等是中外企業(ye) 長期合作帶來的更深層次成長。

  在安徽合肥,2023年2月,培養(yang) 汽車產(chan) 業(ye) 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合肥學院(現合肥大學)大眾(zhong) 學院正式揭牌;在德國慕尼黑,中國新能源企業(ye) 陽光電源在歐洲的本地化用工率超過90%。

  一對對中外合夥(huo) 人共建共創、共享共贏的故事也給更多外企來華投資奠定了信心。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貢獻特斯拉全球約一半的產(chan) 能,在中國的供應鏈95%以上都來自中國本土。“我們(men) 信任中國團隊、中國供應鏈、中國合作夥(huo) 伴,正是這種信任與(yu) 合作,為(wei) 兩(liang) 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特斯拉公司副總裁陶琳說。

  美國管理谘詢公司科爾尼近期發布的2024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信心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排名從(cong) 去年的第七位躍升至第三位,在新興(xing) 市場專(zhuan) 項排名中位居榜首。

  期待開展更多合作

  “未來公司也將攜手大眾(zhong) ,進行更深層次布局和市場開拓。”國軒高科中國業(ye) 務板塊總裁王啟歲說,2023年9月,國軒高科在德國格廷根的電池工廠正式投產(chan) 。未來,國軒高科與(yu) 大眾(zhong) 將在儲(chu) 能領域強強聯合,通過更多的新能源場景應用,助力全球碳中和。

  今年4月,大眾(zhong) 汽車集團(中國)宣布,投資25億(yi) 歐元,進一步拓展位於(yu) 安徽合肥的生產(chan) 及創新中心,強化本土研發實力,同時提速集團與(yu) 小鵬汽車共同開發的兩(liang) 款大眾(zhong) 汽車品牌智能電動車型的生產(chan) 。

  “雙方的合作不僅(jin) 僅(jin) 在動力總成方麵,在新能源領域也在積極探討和開發。”李龍超表示,代表康明斯最新技術的3升以下四缸動力平台以及新一代混動產(chan) 品也將陸續麵世。

  在德國,中企為(wei) 當地住宅、工商業(ye) 及大型地麵光伏項目提供逆變器、儲(chu) 能係統;在阿聯酋阿布紮比附近的浩瀚沙漠中,中企承建的艾爾達芙拉光伏電站用清潔能源點亮“萬(wan) 家燈火”……

  挪威創新署海上風電負責人安德斯·努爾貝格表示,中國對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投資巨大,是全球在這一領域舉(ju) 足輕重的大國。挪威企業(ye) 看好中國市場,對中國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的直接投資將持續增長。

  目前,中國與(yu) 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5.1億(yi) 千瓦,中國的貢獻超過一半。綠色發展中,中外合作遍布全球,中國也期待更多合夥(huo) 人加入其中共享機遇。

  智能駕駛作為(wei) 新能源汽車的下半場賽道,近年來國際車企紛紛將合作目光轉向中國智能駕駛企業(ye) ,尋求未來在該領域的合作與(yu) 突破。

  “這對於(yu) 我們(men) 布局未來業(ye) 務至關(guan) 重要。”貝瑞德表示,他們(men) 將通過與(yu) 小鵬的合作,進一步提升研發和生產(chan) 速度,更快速高效地向中國客戶交付智能汽車產(chan) 品。

  此外,2023年底,大眾(zhong) 集團旗下軟件公司CARIAD與(yu) 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整合地平線的軟硬結合技術能力以及CARIAD在智能車身和軟件係統整合方麵的專(zhuan) 業(ye) 經驗,開發全棧式高級駕駛輔助係統和自動駕駛解決(jue) 方案。合資公司將基於(yu) 地平線征程家族計算方案開展研發工作,落地智駕方案將搭載於(yu) 大眾(zhong) 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的純電動車型。

  近年來,小馬智行與(yu) 豐(feng) 田,文遠知行和雷諾日產(chan) 三菱聯盟、商湯科技和本田等中國科技公司和外國車企相繼牽手,共同發力未來智能駕駛領域。

  德國漢諾威工商會(hui) 首席執行官麥克·比爾費爾特認為(wei) ,多年來,德國大眾(zhong) 汽車以及大陸集團等企業(ye) 在中國有著良好的合作與(yu) 發展。此外,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等領域具有優(you) 勢,德國以及歐洲的夥(huo) 伴想要向中國學習(xi) ,並期待在未來開展更多合作。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