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於(yu) 大連舉(ju) 行的第十五屆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jun) 者年會(hui) 上,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將為(wei) 歐洲、美國的汽車生產(chan) 商和電池製造商提供技術授權服務,幫助它們(men) 啟動電池生產(chan) 基地,以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產(chan) 業(ye) 轉型。
作為(wei)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分,中國動力電池材料和新技術應用不斷取得突破。中國自主品牌企業(ye) 占據了世界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體(ti) 係的技術優(you) 勢,並不吝將技術成果分享至世界各地。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陸續在歐洲投資設廠、開展技術合作,助力歐洲傳(chuan) 統車企電動化轉型,推動歐洲能源結構綠色轉型。
2023年初,寧德時代德國圖林根工廠正式啟動,這是寧德時代位於(yu) 歐洲的第一座電池工廠,投資約18億(yi) 歐元,初始規劃產(chan) 能14GWh。預計滿產(chan) 後的年產(chan) 量將達到3000萬(wan) 枚電池電芯,足以裝配18.5萬(wan) 至35萬(wan) 輛電動汽車。
寧德時代歐洲區總裁馬蒂亞(ya) 斯·曾特格拉夫說:“這是西歐首次大規模生產(chan) 電池。”德國工廠出產(chan) 的電池,將為(wei) 寶馬、戴姆勒、博世等歐洲汽車製造商提供電池電芯。
2023年9月國軒高科哥廷根工廠首款電池產(chan) 品線投產(chan) 。人民網記者 李強攝
2023年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生產(chan) 商國軒高科德國工廠的首條電池生產(chan) 線正式投產(chan) 。國軒國際首席運營官兼德國國軒總經理皮特·威廉森表示,德中在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領域的合作,對於(yu) 德國及歐洲汽車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非常重要。
中國動力電池企業(ye) 蜂巢能源位於(yu) 德國勃蘭(lan) 登堡州勞赫哈默地區的電芯工廠預計將於(yu) 2025年投產(chan) 。勃蘭(lan) 登堡州州長迪特馬爾·沃伊德克表示,蜂巢能源的投資將推動勃蘭(lan) 登堡地區電動汽車產(chan) 業(ye) 結構的優(you) 化發展,助力汽車能源的電動化轉型。
此外,華朔科技、泉峰汽車、遠景科技等多家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上遊科技企業(ye) 都在歐洲投資設廠,推動中歐汽車產(chan) 業(ye) 鏈融合不斷深化。
寧德時代在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hui) 的展台。人民網記者 李強攝
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突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能夠持續領先的關(guan) 鍵。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的異軍(jun) 突起,也引來了歐洲同行的合作興(xing) 趣。
大眾(zhong) 汽車集團已經宣布,將向小鵬汽車投資約7億(yi) 美元,聯合開發新電動車型,滿足新細分市場的客戶需求。奧迪則與(yu) 上汽集團簽署戰略備忘錄,以進一步深化現有合作。雙方將通過共同開發,為(wei) 奧迪快速、高效地拓展高端市場智能網聯電動車產(chan) 品組合。
大眾(zhong) 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貝瑞德表示:“與(yu) 本土夥(huo) 伴的合作是我們(men) ‘在中國,為(wei) 中國’戰略的重要基石。我們(men) 正在加速拓展本土電動汽車產(chan) 品組合,同時為(wei) 下一步的創新變革做好準備。與(yu) 小鵬汽車的攜手,讓我們(men) 在中國的關(guan) 鍵技術領域有了另一個(ge) 強有力的合作夥(huo) 伴。”
在法國北部上法蘭(lan) 西大區正在建設中的“電池穀”,中國敏實集團與(yu) 法國雷諾集團於(yu) 2023年聯合投資的兩(liang) 條電池盒生產(chan) 線已啟動生產(chan) 。廈鎢新能源與(yu) 法國核能企業(ye) 歐安諾2023年宣布共同投資15億(yi) 歐元,在敦刻爾克建造鋰電池材料工廠。法國北部投資促進局首席執行官揚·皮托萊表示,中國企業(ye) 在電池技術和電動汽車領域取得了真正的領先地位,具備競爭(zheng) 優(you) 勢,因此我們(men) 真心希望與(yu) 中國企業(ye) 建立夥(huo) 伴關(guan) 係,從(cong) 其擁有的先進技術中獲益。
近日,中國奇瑞汽車公司與(yu) 西班牙埃布羅公司在巴塞羅那自由貿易區設立合資企業(ye) ,共同開發電動汽車新產(chan) 品。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認為(wei) 這一合作是“整個(ge) 西班牙”正在進行的“再工業(ye) 化進程的象征”。
德國權威汽車經濟學專(zhuan) 家、波鴻汽車研究院院長杜登霍夫表示,如今世界正在發生變化,現在歐洲需要新型汽車、電動汽車、智能汽車,而中國在這些領域的技術處於(yu) 領先地位,這意味著,我們(men) 現在必須以各種方式進行合作。
中國自動駕駛技術企業(ye) Momenta將歐洲總部設置於(yu) 德國的斯圖加特,與(yu) 梅賽德斯-奔馳、博世等企業(ye) 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麵都有合作。2017年初,戴姆勒集團就參與(yu) 了對Momenta的投資。Momenta基於(yu) 數據驅動的“飛輪”技術,可以自動化、低成本地解決(jue) 中歐間道路場景和駕駛習(xi) 慣的差異問題,讓自動駕駛算法在歐洲“入鄉(xiang) 隨俗”。
Momenta首席執行官曹旭東(dong) 表示,20世紀80年代,大眾(zhong) 汽車集團與(yu) 上汽集團合資成立上海大眾(zhong) 汽車有限公司,為(wei) 中國汽車行業(ye) 帶來發展機遇。如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成果惠及歐洲乃至世界很多國家,這就是合作帶來的多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