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9周年的日子。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zheng) 和實施的殖民統治給眾(zhong) 多國家帶來深重災難,也將本國國民拖入深淵。二戰結束後,日本理應銘記曆史、珍愛和平。然而,日本右翼勢力從(cong) 未放棄成為(wei) 軍(jun) 事大國的迷夢,一方麵竭力掩蓋和美化侵略行為(wei) ,突出其受害形象,另一方麵一步步架空和平憲法,試圖擺脫戰後體(ti) 製。日本的種種舉(ju) 動令國際社會(hui) 擔憂,值得高度警惕。
錯誤史觀橫行
每年“8·15”和其他重要節點,總有一批日本右翼政客公然參拜供奉著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靖國神社是日本軍(jun) 國主義(yi) 對外發動侵略戰爭(zheng) 的精神工具和象征,日本政客參拜該神社遭到日本國內(nei) 愛好和平人士和國際社會(hui) 的強烈反對,曾多次導致日本與(yu) 近鄰國家關(guan) 係緊張。
圖為(wei) 2016年4月22日,日本跨黨(dang) 派國會(hui) 議員團體(ti) “大家一起參拜靖國神社”議員參拜靖國神社的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馬平攝
今年,日本又接連曝出自衛隊人員大規模參拜靖國神社問題。先是陸上自衛隊幕僚副長小林弘樹被曝帶領數十名自衛隊員集體(ti) 參拜靖國神社。隨後,日本媒體(ti) 又挖出海上自衛隊訓練艦隊司令官今野泰樹去年5月曾帶領165名海上自衛隊幹部候補生學校畢業(ye) 生集體(ti) 參拜靖國神社,其照片刊登在靖國神社內(nei) 部刊物上並配文“正式參拜”。
公務人員參拜靖國神社涉嫌違反日本憲法所規定的“政教分離”原則。日本防衛省內(nei) 部有明確規定,禁止自衛隊員作為(wei) 部隊或組織參拜神社等宗教設施。然而麵對輿論質疑,陸上自衛隊稱參拜是請假進行的個(ge) 人行為(wei) ,並不違規,僅(jin) 以參拜人員使用了公務車為(wei) 由給予輕微處分;時任海上幕僚長酒井良則回應稱相關(guan) 事件屬“個(ge) 人參拜”,海上自衛隊“不打算調查”。
分析人士指出,自衛隊曝出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且其領導層對此包庇縱容,表明靖國神社所代表的錯誤史觀已深度滲透作為(wei) 日本武裝力量的自衛隊,值得高度警惕。
此外,日本海上自衛隊前海將(海上自衛隊最高軍(jun) 銜)大塚(zhong) 海夫今年4月出任靖國神社第14代宮司。這是自衛隊前將官首次出任這一職位,而二戰期間靖國神社宮司由退役陸軍(jun) 大將鈴木孝雄擔任。分析人士指出,這種“巧合”令人不安。
掩蓋曆史汙點
今年4月,日本文部科學省審核通過令和書(shu) 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學曆史教材《國史教科書(shu) 》。該教科書(shu) 大肆宣揚“皇國史觀”,否認日本強征“慰安婦”的事實,這是其首次審核通過,意味著這一“有毒”教科書(shu) 明年有可能進入中學課堂。
1993年,時任日本內(nei) 閣官房長官河野洋平發表“河野談話”,承認日軍(jun) 直接參與(yu) 在朝鮮半島、中國等地設置“慰安所”及強征當地婦女充當“慰安婦”,並對此表示道歉和反省。但《國史教科書(shu) 》公開唱反調,稱“慰安婦”是“是拿報酬工作”,“日軍(jun) 沒有強行抓走朝鮮女性”。
2015年6月9日,在日本東(dong) 京,日本前內(nei) 閣官房長官河野洋平(左)發表講話。當日,河野洋平和前首相村山富市在日本記者俱樂(le) 部舉(ju) 行對談,重申承認殖民侵略曆史事實、堅持和平憲法對日本的重要意義(yi) 。新華社記者馬平攝
這樣的教科書(shu) 何以通過審核?日本“兒(er) 童與(yu) 教科書(shu) 全國網絡21世紀”代表委員鈴木敏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指出,日本政府長期以來對曆史修正主義(yi) 采取縱容態度,企圖以顛倒黑白、美化曆史的教科書(shu) 扭轉國民曆史認知。其結果是誤導了孩子們(men) 對日本殖民統治和侵略戰爭(zheng) 的理解,助長了對中國和韓國的排外情緒。
堅持調查宣傳(chuan) 南京大屠殺曆史真相的日本銘心會(hui) 會(hui) 長鬆岡(gang) 環告訴新華社記者,日本小學曆史教科書(shu) 涉及二戰的部分,有關(guan) 廣島、長崎遭原子彈轟炸以及東(dong) 京遭空襲等受害內(nei) 容多達十幾頁,而對日本侵略罪行的描述幾乎沒有,更別提南京大屠殺了。
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提出的建設“美麗(li) 國家”為(wei) 幌子,日本試圖洗白侵略曆史汙點的行徑不斷上演。時至今日,日本青少年對戰爭(zheng) 責任知之甚少,關(guan) 於(yu) 戰爭(zheng) 罪行的記憶正在快速消失……
架空和平憲法
近年來,日本利用朝鮮半島和台海局勢、烏(wu) 克蘭(lan) 危機等渲染緊張氣氛、製造恐慌,將中國定位為(wei) “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借機大幅調整安保政策,逐年增加防衛預算,並不斷放寬武器出口限製,一再突破和平憲法限製。
日本先後打破多項軍(jun) 事禁忌,不斷突破“專(zhuan) 守防衛”原則。2022年12月,日本政府通過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和《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三份安保政策文件,提出日本將致力於(yu) 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等政策主張。根據文件,日本計劃在2023至2027財年將防衛費總額增至約43萬(wan) 億(yi) 日元,是此前5年的近1.6倍。
2023年3月28日,在日本東(dong) 京,民眾(zhong) 在參議院議員會(hui) 館前舉(ju) 行抗議活動,反對參議院當天通過“軍(jun) 備擴張預算”案。新華社記者薑俏梅攝
今年3月,日本政府決(jue) 定允許向第三國出口日本與(yu) 英國、意大利共同研發的下一代戰鬥機,並進一步修改《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及其實施方針,打開了向第三國出口武器的大門。
自2022年以來,日本先後與(yu) 澳大利亞(ya) 、英國以及菲律賓簽署互惠準入協定,結成“準同盟”關(guan) 係。日本還加強與(yu) 北約的勾結,圖謀“引狼入室”,將北約引入亞(ya) 太地區。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年4月訪美期間,雙方將防衛關(guan) 係提升至前所未有水平。
日本上述種種舉(ju) 動有悖於(yu) 其和平憲法的“專(zhuan) 守防衛”理念,給東(dong) 亞(ya) 地區帶來安全威脅。日本前外務省官員孫崎享指出,日本與(yu) 亞(ya) 洲鄰國之間的糾紛本可通過外交手段解決(jue) ,但日本政府一味迎合美國要求,走上擴充軍(jun) 備的危險之路。日本現在應認真思考,究竟怎樣的政策才能給日本帶來真正的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