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哈佛大學拒絕了部分學生及有關(guan) 方麵提出的將“薩克勒”這一名字從(cong) 哈佛大學博物館及其他校內(nei) 建築上去除的要求,再次引發了人們(men) 對美國藥物成癮問題的關(guan) 注。
△英國《衛報》網站報道截圖
其實,類似的抗議活動已經持續多年。
在21世紀初的美國,一場由止痛藥奧施康定引發的藥物成癮狂潮席卷全國,造成高達50萬(wan) 人的死亡。而這場悲劇的幕後黑手,正是一直以“慷慨的慈善捐贈”和“卓越的醫療貢獻”麵目示人的薩克勒家族。
△資料圖:2021年8月9日,在美國紐約州舉(ju) 行的針對薩克勒家族旗下普渡製藥公司的抗議活動中,示威者放置的寫(xie) 有“奧施康定”字樣的藥瓶。(圖自美聯社)
“他們(men) 利用別人的痛苦來獲利”
美國製藥業(ye) 巨頭薩克勒家族是醫學世家。他們(men) 通過慈善捐贈在美國哈佛大學、紐約大都會(hui) 藝術博物館、英國牛津大學、法國盧浮宮等機構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但在表麵光鮮亮麗(li) 的幕布背後,這個(ge) 家族卻將“藥物成癮”當作斂財工具,在藥物營銷過程中采用各種手段,通過利益輸送綁架學者和官員,操縱市場,引發了美國曆史上最嚴(yan) 重的藥物濫用危機。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道截圖
1996年,薩克勒家族旗下的普渡製藥公司研發出了新型止痛藥——奧施康定。這一新藥極易造成藥物上癮,但薩克勒家族卻與(yu)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勾結,隱瞞該藥品的成癮性,靠大規模地宣傳(chuan) 、分銷奧施康定發家,在20年的時間裏積累了數百億(yi) 美元的資產(chan) 。與(yu) 此同時,奧施康定卻導致700萬(wan) 人成癮,50萬(wan) 人死亡,大批病人精神抑鬱,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紐約客》雜誌曾刊發題為(wei) 《建立痛苦帝國的家族》的文章,稱薩克勒家族對止痛藥的無情營銷產(chan) 出數十億(yi) 美元,以及數以百萬(wan) 計的成癮者。
美國著名攝影家南·戈爾丁2014年因手腕受傷(shang) 而進行手術,她在治療期間遵醫囑服用了止痛藥奧施康定,結果嚴(yan) 重上癮。在不斷與(yu) 藥物成癮做鬥爭(zheng) 的過程中,戈爾丁發現原來這一切皆源於(yu) 美國最具權勢的薩克勒家族所屬藥廠。
2018年,南·戈爾丁召集了許多跟她一樣的藥物成癮受害者,成立了藥物幹預組織“疼痛”。在幫助飽受藥物成癮摧殘的人們(men) 走出泥潭的同時,也組織他們(men) 針對與(yu) 薩克勒家族有合作的博物館發起一係列的抗議活動。
△資料圖:南·戈爾丁組織針對藥物成癮的抗議活動。(圖自《紐約客》雜誌)
談及這麽(me) 做的目的,南·戈爾丁在2022年上映的紀錄片《所有的美麗(li) 與(yu) 血淚》中說:“當你知道這是利用別人的痛苦來獲利,唯一的反應就是暴怒。那些有錢人非常驚慌,擔心我們(men) 會(hui) 挖出他們(men) 邪惡的賺錢之道。但將錯誤的事秘而不宣,會(hui) 毀掉很多人。”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道截圖
“億(yi) 萬(wan) 富翁無需為(wei) 他們(men) 造成的傷(shang) 害付出代價(jia) ”
南·戈爾丁和其他抗議者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勝利,眾(zhong) 多大學、博物館和藝術機構紛紛和薩克勒家族劃清界限。
△美國旗語新聞社網站報道截圖
2019年,薩克勒家族還被開出天價(jia) 罰金,迫使普渡製藥公司總部申請了破產(chan) 保護。
2020年10月14日,來自美國25個(ge) 州的總檢察長對普渡製藥公司提起了集體(ti) 訴訟,批評該公司故意欺騙醫生和公眾(zhong) ,導致患者藥物成癮,並引發全國性的阿片危機。
普渡製藥公司最終與(yu) 美國司法部達成83億(yi) 美元和解協議,對其阿片類止痛藥奧施康定遭到的三項重罪指控表示認罪。和解協議還要求普渡製藥公司解體(ti) 並轉型為(wei) 一家新的提供成癮和過量治療藥物的公司。另外,普渡製藥公司的所有者薩克勒家族同意支付2.25億(yi) 美元的民事責任賠償(chang) 金。
但紐約州總檢察長利蒂希婭·詹姆斯發表聲明,批評司法部與(yu) 普渡製藥公司達成的和解協議,表示“協議不能解決(jue) 普渡製藥公司和薩克勒家族造成的數十萬(wan) 人死亡以及數百萬(wan) 人成癮的現實。相反,和解協議使億(yi) 萬(wan) 富翁可以保留其數十億(yi) 美元的資產(chan) 而無需為(wei) 他們(men) 實際造成的傷(shang) 害付出代價(jia) 。”
△美國廣播公司網站報道截圖
這起轟動整個(ge) 美國的藥物成癮案也隻是揭開了美國阿片類藥物濫用和毒品泛濫問題的冰山一角。
美國人口隻占世界人口的5%,但卻使用了全球80%的阿片類藥物。
俄亥俄州羅伯戒毒中心負責人希爾直言,美國之所以淪落到今天,是因為(wei) “我們(men) 是一個(ge) ‘快餐式’解決(jue) 問題的國家,要快,要快,要快。感覺糟糕,這裏有藥片。感覺疼痛,這裏有藥片。醫生大筆一揮,問題就解決(jue) 了。”
美國各種利益集團在藥物濫用問題上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為(wei) 維護市場利潤,美國大型醫藥企業(ye) 投入大量資金,資助專(zhuan) 家和協會(hui) 兜售“阿片類藥物無害”論,進而推動毒品合法化,鼓動藥店大力推銷成癮藥品、醫師濫開藥用處方,使一些患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染上藥癮並無法自拔。
△美國公共誠信中心網站報道:阿片類藥物製造商和經銷商10年內(nei) 花費8.8億(yi) 美元用於(yu) 遊說和政治捐款,以阻止政府出台相關(guan) 限製措施。美國阿片類藥物危機專(zhuan) 家克洛尼稱,這一花費比美國槍支遊說集團的遊說資金還要高8倍。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近年來,死於(yu) 毒品和藥物濫用的美國人急劇增加,每年超過10萬(wan) 人。
美國智庫曼哈頓政策研究所刊文指出,美國政府的決(jue) 策者們(men) 必須集中精力限製非法阿片類藥物的數量,以更好地保護公眾(zhong) 健康。但不幸的是,在美國政府發布的國家毒品管製戰略中,幾乎看不到政府在抗擊這場最大公共衛生挑戰之一時本應展現的重要作用。放任毒品和藥物濫用愈演愈烈,“折射出美政府社會(hui) 治理的失敗”。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記者丨王雨芊
編輯丨楊楠
簽審丨侯晨 張哲
監製丨關(guan) 娟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