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班牙學者:新一代歐盟“掌舵人”必須承認,中國是和平促進者

發布時間: 2024-09-11 14:44:00 來源: 中國日報網

  導讀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於(yu) 9月8日至11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當前歐洲正麵臨(lin) 烏(wu) 俄衝(chong) 突和巴以衝(chong) 突升級的雙重危機,歐盟內(nei) 部關(guan) 於(yu) 對華政策的討論也進入關(guan) 鍵階段。即將上任的新一屆歐盟領導層應管控內(nei) 部分歧,維護戰略自主,同時重新審視對華政策,重視中國在推動世界和平方麵的巨大作用,推動與(yu) 中國的全麵對話,促進中歐關(guan) 係行穩致遠。

  兩(liang) 場發生在歐洲“家門口”的危機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俄烏(wu) 戰事陷入膠著自不必說,再往南不遠,巴以衝(chong) 突已經波及東(dong) 地中海和波斯灣沿岸,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最近的訪問既沒有達成停火協議,也沒有取得明顯成果。這兩(liang) 大危機有可能產(chan) 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引發地區對抗,甚至在最壞的情況下,可能觸發世界“末日決(jue) 戰”。

  荒謬的是,北約將中國描述為(wei) 俄烏(wu) 衝(chong) 突的“決(jue) 定性推動者”,這種說法簡直匪夷所思,必須予以澄清。事實是,自2022年2月俄烏(wu) 開戰以來,盡管眾(zhong) 所周知俄羅斯受到一眾(zhong) 西方國家的製裁,但一些西方企業(ye) 仍在繼續同俄羅斯做生意,購買(mai) 俄羅斯的天然氣,直接或間接地與(yu) 俄羅斯保持著經濟利益往來。與(yu) 西方關(guan) 係密切的印度也從(cong) 俄羅斯購買(mai) 了大量天然氣,占該國總需求的50%以上,這種“多方結盟”的外交政策並未受到批評。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最新報告,印度在2019年至2023年期間新采購的武器中,有34%是從(cong) 俄羅斯進口的。

  今年7月,印度總理莫迪訪問莫斯科,會(hui) 見了俄羅斯總統普京。那幾天,西方國家的“擔憂”和指責聲音明顯減少了;到了8月底莫迪訪問基輔時,這樣的聲音直接消失了。

  同樣,巴西、阿聯酋、印尼等其他多個(ge) “全球南方”國家也在繼續同俄羅斯進行著關(guan) 鍵原材料貿易,但西方國家似乎對他們(men) “寬容”得多,批評隻是“點到為(wei) 止”。此外,眾(zhong) 所周知,由於(yu) 全球貿易結構的固有特性,許多中間產(chan) 品和高科技產(chan) 品的零部件是在多個(ge) 原產(chan) 國生產(chan) ,然後被整合到最終產(chan) 品中的。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當前全球和地區衝(chong) 突正在重塑地緣政治格局,為(wei) 了應對這一形勢,歐盟正在就對華政策進行重大討論。到明年1月初,它恐怕又不得不做出調整,以應對新的情況——因為(wei) 那時,新一屆美國政府就上台了。

  但現實主義(yi) 和實用主義(yi) 之風正在刮起。烏(wu) 克蘭(lan) 危機爆發兩(liang) 年多後,烏(wu) 克蘭(lan) 與(yu) 中國進行了一係列外交往來。7月24日,時任烏(wu) 克蘭(lan) 外長庫列巴在廣州會(hui) 見了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庫列巴是在這段時間訪華的最高級別烏(wu) 克蘭(lan) 官員,他的訪問是對中國作為(wei) 一個(ge) 重要的潛在斡旋者的認可。

  今年2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明確表示,“中國不是烏(wu) 克蘭(lan) 危機的製造者”,強調“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應該得到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應該得到遵守,各國的合理安全關(guan) 切應該得到重視”。

  在明年1月美國新政府上台之前,歐洲理事會(hui) 、歐盟委員會(hui) 等重要歐洲機構也將換屆。歐盟迎來新的“掌舵人”將提供一個(ge) 機會(hui) 之窗——盡管這個(ge) 機會(hui) 很複雜。

  歐洲理事會(hui) 候任主席安東(dong) 尼奧·科斯塔具有印度裔背景,這可能有助於(yu) 形成一種更微妙、更少以歐洲為(wei) 中心的世界觀和行動。2018年,葡萄牙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當時科斯塔是葡萄牙總理。現在,科斯塔將代表歐盟領導國際協議的締結。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對於(yu) 新一屆歐盟領導人來說,改變對中國在這場全球最突出危機中的描述是明智的選擇。承認中國是一個(ge) 潛在的和平促進者,不僅(jin) 更加符合事實,也對緩和局勢更有幫助,尤其是中國已經通過在調解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間恢複外交關(guan) 係方麵發揮關(guan) 鍵作用,證明了它在這方麵的能力。中國也是聯合國安理會(hui) 五個(ge) 常任理事國中,30多年來唯一沒有在境外采取任何軍(jun) 事行動的國家。

  在當前這個(ge) 關(guan) 鍵時刻,有必要全麵地剖析歐盟政策的演變及其對歐中關(guan) 係的影響。

  過去幾個(ge) 月來,盡管歐盟在電動汽車、乳製品等行業(ye) 采取了一些保護主義(yi) 措施,但歐中關(guan) 係在促進和平與(yu) 穩定方麵仍繼續展現出了可觀的發展前景。顯然,歐盟對華政策不可避免地要做出調整,但具體(ti) 如何調整目前尚不明朗。在新冠疫情期間,歐盟也曾展現出團結,但在過去兩(liang) 年中,歐盟內(nei) 部又出現了一些分裂跡象。

  在歐中關(guan) 係問題上,歐盟內(nei) 部存在不同聲音,這很正常,但如果聲音過度分散就是個(ge) 問題了。現在歐洲應從(cong) 整體(ti) 出發,目標一致,強調更加統一和戰略自主的歐洲立場。2020年12月30日,歐中全麵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隨著新一屆歐洲領導班子上任,我們(men) 應重拾歐中全麵投資協定談判精神,重啟歐中對話。我們(men) 不應忘記,該協定曾受到熱烈歡迎,被視為(wei) 歐洲戰略自主的重要體(ti) 現,為(wei) 近年來經常提倡的公平競爭(zheng) 環境提供了樣板。而且人們(men) 普遍認為(wei) ,歐盟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與(yu) 中國簽訂一項聯合投資協議,好過歐盟27個(ge) 成員國分別與(yu) 中國簽訂雙邊協議。然而不幸的是,歐中全麵投資協定在談判完成僅(jin) 三個(ge) 月後,就因為(wei) 跟貿易和投資無關(guan) 的問題,被歐盟單方麵凍結了。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歐洲政策中心於(yu) 今年6月出版了題為(wei) 《中歐關(guan) 係處於(yu) 十字路口·第三卷:不尋常的商業(ye) 》的報告,歐盟駐華大使豪爾赫·托萊多為(wei) 報告撰寫(xie) 了前言。讀過這份報告後給人的印象是,歐中關(guan) 係盡管前路崎嶇,但大門仍然敞開,雙方就廣泛的問題進行持續對話仍然是可能的。

  去年1月,曾三次擔任西班牙駐華大使的歐亨尼奧·布雷戈拉特在《今日中國》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為(wei) 《三角中的三人》的文章。他指出,歐洲主張“戰略自主”,而這一概念的一個(ge) 重要方麵就是“緩衝(chong) 的力量”——這種能力已經在應對美國力主對華“脫鉤”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大作用。這篇文章有理有據,很有洞察力和說服力。現在是再向前邁出一步的時候了,因為(wei) 分歧可以在談判桌上得到解決(jue) ,也許可以用更直接的語言,旨在使雙方的前景和成果最大化,同時避免陷入製裁和反製裁的循環。

  明年,西班牙和中國將共同慶祝兩(liang) 國全麵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建立20周年。西班牙作為(wei) 歐洲最古老的民族國家之一,在衝(chong) 突和化解衝(chong) 突、談判藝術以及限製權力方麵有著豐(feng) 富的曆史經驗,可以攜手其他歐洲夥(huo) 伴,為(wei) 歐中關(guan) 係作出獨特的貢獻。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本文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國際版,原標題為(wei) "Pivotal moment"

  出品: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責編:宋平 欒瑞英

  編輯:張釗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