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和評理|吸引中國投資,印度還需拋出更多“橄欖枝”

發布時間: 2024-09-13 09:25:00 來源: 中國日報網

  近期,中印經濟關(guan) 係出現改善跡象,印度官員表態稱,將放鬆對中國投資的限製,而印度政府也正在采取行動,加快對中國技術人員赴印的簽證審批。

  印度電子與(yu) 信息技術部長拉傑夫·錢德拉塞卡近期表態,稱印度對中國投資持“開放”態度,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也表示:“我們(men) 並未拒絕來自中國的商業(ye) 活動。”

  印度政府近期也新開放了線上入口,簡化中國技術人員的商務簽證審批流程,因為(wei) 這些中國技術人員的專(zhuan) 業(ye) 技能對使用中國製造設備的印度製造業(ye) 來說極為(wei) 關(guan) 鍵。

  自2020年起,印度對中國貿易及投資活動持續施加限製,導致兩(liang) 國貿易與(yu) 投資往來受到嚴(yan) 重幹擾,考慮到此前的情勢,目前的改善跡象自然值得鼓舞。

  此前,印度還曾以“應對國家安全關(guan) 切”為(wei) 由封禁包括TikTok在內(nei) 的數百款中國應用,並對中國高科技企業(ye) 小米、OPPO開展了所謂的監管調查。這一係列行動,也使得雙方之間原本良好的經濟關(guan) 係遭到了損害。

  但印度政府如今對中國投資的態度軟化,也有可能隻是權宜之計,因為(wei) 外國投資的減少可能會(hui) 妨礙印度達成其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而印度計劃的是在本世紀中葉晉升發達國家。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hui) 議的報告顯示,2023年印度引入的外商直接投資金額下滑至280億(yi) 美元,暴跌超過40%,而此前印度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年均都在400億(yi) 美元左右。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外商直接投資的下降,主要是印度政府審批繁瑣及其歧視性的經濟政策導致。

  近期,印度政府首席經濟顧問在一份調查報告中更是建議,應在例如太陽能電池板及電池製造等非敏感行業(ye) 進一步吸納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因為(wei) 在這些行業(ye) 印度均缺乏經驗,相比依賴貿易,這樣對印度經濟維持增長而言“似乎更為(wei) 有利”。

  目前,中國仍然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huo) 伴國,印度2023年對華出口為(wei) 166.5億(yi) 美元,自華進口則達到1017.5億(yi) 美元,導致印度對華貿易逆差超過850億(yi) 美元。

  盡管雙邊關(guan) 係存在緊張,且印度對中國投資設有限製,但中國在印度經濟發展中始終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舉(ju) 例來說,中國一直是印度蓬勃發展的電子和汽車工業(ye) 的最大零部件供應國,而電子和汽車工業(ye) 也是印度經濟成功的代表性產(chan) 業(ye) 。這些都印證了兩(liang) 國經貿合作的韌性和潛力。

  中國視印度為(wei) 重要投資目的地,有意擴大在印各領域投資,並在持續推動和鼓勵兩(liang) 國雙邊投資合作。來自中國的貿易與(yu) 投資增長,也能夠對印度經濟形成有力提振效應。

  然而,盡管吸引中國投資的呼聲越來越高漲,印度商業(ye) 與(yu) 工業(ye) 部長皮尤什·戈亞(ya) 爾此前卻表態稱,印度政府目前“沒有計劃重新考慮允許中國投資進入印度市場”。

  中印兩(liang) 國既非對手,也非彼此的威脅。兩(liang) 國應成為(wei) 發展合作的夥(huo) 伴,為(wei) 彼此創造機遇,互利互惠。印度政府應努力加強與(yu) 中國的經濟合作關(guan) 係,並為(wei) 中國投資切實提供公平、公正、透明、非歧視的商業(ye) 環境。

  

  本文編譯自《中國日報》9月12日社論

  原標題:India has to change its policy if it wants to attract more Chinese investment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中國日報中文網

  編譯:塗恬 編輯:李海鵬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