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構建共居共學、共建共享的發展格局,各族群眾(zhong) 守望相助,共同譜寫(xie) 八桂大地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南寧良慶區蟠龍社區,是一個(ge) 多民族聚居社區,居住生活著漢族、苗族、瑤族等15個(ge) 民族的2萬(wan) 多人。社區提供各類便民服務,每周還有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大家在一起其樂(le) 融融。
廣西南寧良慶區蟠龍社區居民 劉堅:大家都融入在這個(ge) 社區裏麵,很開心很幸福。
共建共享幸福家園,一個(ge) 民族都不能少。廣西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全區部署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專(zhuan) 項行動,加快補齊民族地區交通、教育、醫療等發展短板。同時,培育“文旅+農(nong) 業(ye) ”“文旅+健康”等新業(ye) 態,打造“三月三”“劉三姐”等特色文化品牌,推動各族群眾(zhong) 在產(chan) 業(ye) 、文化等方麵交流越來越緊密。桂林龍勝各族自治縣大寨村依托獨特的梯田景觀和瑤族文化,大力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村民年人均收入超過3萬(wan) 元,以前在外打工的村民陸續回村就業(ye) 創業(ye) 。
廣西桂林龍勝各族自治縣大寨村村民 潘德雄:回來以後開了一個(ge) 民宿、飯店、咖啡店。各民族的一些兄弟也都到我們(men) 這邊做生意,大家都相處得非常好。
2023年,廣西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00多元,各族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條件持續改善。今年,廣西進一步組織實施“各族群眾(zhong) 互嵌式發展計劃”“旅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等自治區試點示範項目49個(ge) ,促進各民族全麵交流、深度融合。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hui) 主任 李振林:我們(men) 將紮實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示範區建設,構建示範區建設的綜合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推動新時代固邊興(xing) 邊富民行動,努力探索積累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工作經驗,繼續在民族團結進步上走在前列、作出示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