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員利用以水為(wei) 主要成分的熱敏性高分子凝膠研發出一種新型蓄熱材料。利用這種材料儲(chu) 蓄60攝氏度以下的低溫熱量,其蓄熱密度可高達每升562千焦。
三菱電機公司和東(dong) 京科學大學日前聯合發布公報介紹,工廠、汽車、辦公樓等排放的低溫廢熱值得有效利用,但通常蓄熱溫度越低,蓄熱密度也越低,迄今鮮有可以高密度儲(chu) 蓄低溫熱量的蓄熱材料問世。
本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模仿主要成分為(wei) 水的生命體(ti) 細胞質內(nei) 的大分子擁擠環境,開發出新型蓄熱材料,其原料是以水為(wei) 主要成分的熱敏性高分子凝膠。
以往研究顯示,在大分子擁擠環境下,水分子會(hui) 被封閉在大分子之間的狹窄空間內(nei) ,其排列就會(hui) 被打亂(luan) ,而水分子的特性是排列越亂(luan) ,能量越高。研究人員因此推測,如果可以控製大分子擁擠環境,就有可能控製水分子能量的高低,從(cong) 而提高其蓄熱密度。
借助三菱電機自主研發的分子模擬技術,研究團隊設計並成功研發了大分子濃度高、擁擠環境可通過溫度控製的熱敏性高分子凝膠。這種凝膠在放熱時呈現親(qin) 水性,水分子排列在高分子凝膠內(nei) 部。一旦加熱這種凝膠,它就會(hui) 轉變成疏水性,高分子鏈收縮,內(nei) 部形成擁擠環境,水分子排列結構就會(hui) 被打亂(luan) ,能量得以提高。
在實驗中,新型材料儲(chu) 蓄60攝氏度以下熱量時,可實現高達每升562千焦的蓄熱密度。同時,借助東(dong) 京科學大學研發的合成反應控製技術,研究團隊實現了熱敏性高分子凝膠的均質化,大量合成的這種凝膠也達到與(yu) 實驗同等的蓄熱密度。
公報說,這種新型材料儲(chu) 蓄低溫熱量的蓄熱密度可達到現有材料的兩(liang) 倍以上,將有助於(yu) 實現低溫廢熱的回收再利用,應用於(yu) 節能和脫碳社會(hui) 建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