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世界非遺+1!看看海外還有哪些地方過春節

發布時間: 2024-12-05 19:52:00 來源: 新華社

  當地時間4日11時,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chuan) 統新年的社會(hui) 實踐”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政府間委員會(hui) 第19屆常會(hui) 上通過評審,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繼去年12月被確定為(wei) 聯合國假日後,作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節日代表之一的春節再次受到全世界認同。

  春節曆史綿長,雖源於(yu) 中國,已走向世界,成為(wei) 許多國家和地區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慶之一。據不完全統計,近20個(ge) 國家將春節作為(wei) 法定節假日,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農(nong) 曆新年,春節民俗活動已走進近200個(ge) 國家和地區,成為(wei) 全球性文化盛事,為(wei) 各國人民帶去了歡樂(le) 體(ti) 驗。

  馬來西亞(ya) :越撈越“升”

  馬來西亞(ya) 是多種族、多元文化國家。慶祝春節的習(xi) 俗隨著華人漂洋過海來到馬來西亞(ya) 生根發芽,成為(wei) 當地重要的節慶活動,節日的氣氛和團拜活動能持續一個(ge) 月之久。

  說到馬來西亞(ya) 的春節,就不得不提當地華人的“撈生”習(xi) 俗——一個(ge) 大圓盤裏,魚生為(wei) 主材,搭配生菜絲(si) 、芹菜絲(si) 、胡蘿卜絲(si) 、黃瓜絲(si) 、紫包菜等色澤豐(feng) 富的配菜,再配上白芝麻、花生碎、酸甜醬等調味,多人圍桌而立,一起用筷子反複把食材高高“撈”起,同時還不停喊著“身體(ti) 健康、萬(wan) 事如意、財源廣進”等吉祥話。在粵語裏,“生”與(yu) “升”諧音,越撈越“升”,是對新的一年美好的祝願。

  在馬來西亞(ya) ,“撈生”不僅(jin) 是華人春節期間的必備項目,也逐漸被其他族群接受。馬來西亞(ya) 總理安瓦爾等政府高級官員到華人政黨(dang) 或社團參加團拜,“撈生”也是宴會(hui) 的“主角”。有時一個(ge) 宴會(hui) 大廳內(nei) 數十桌一起“撈生”,人們(men) 不斷比拚“撈”的高度和聲音分貝,歡樂(le) 熱鬧的場麵極具感染力。

  每逢春節來臨(lin) ,馬來西亞(ya) 大街小巷都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氛圍。各大商場會(hui) 準備中國年味兒(er) 十足的主題裝飾,張燈結彩,商家趁機推出各種促銷活動,也會(hui) 邀請當地的醒獅團前來表演。近年來,在舞龍舞獅的隊伍中,印度裔、馬來裔隊員的身影越來越常見。隨著當地民族文化交融,春節跨越不同族群與(yu) 信仰,成為(wei) 各民族喜聞樂(le) 見的文化活動。

  新加坡:“桔”利 “旺來”

  春節是新加坡華人社群的重要節日。在新加坡,春節的法定假期一般是農(nong) 曆正月初一和初二。新加坡華人對於(yu) 春節十分重視,很多華人經營的店鋪會(hui) 在春節期間歇業(ye) ,有的甚至從(cong) 除夕一直放假到初五或初七。

  春節期間,新加坡人也會(hui) 串門拜年。客人常帶雙數桔子或桔子禮盒登門拜訪,寓意“好事成雙”,而訪客臨(lin) 走的時候,主人家也會(hui) 回贈桔子。新加坡人還喜歡購買(mai) 金桔盆栽,將“喜慶吉利”帶回家。給小朋友派紅包、貼春聯和掛燈籠也是必不可少的習(xi) 俗。

  美食是新加坡過春節必不可少的元素,撈魚生和盆菜都是必備“大菜”。盆菜是將鮑魚、海參、大蝦、花膠、瑤柱等食材滿滿擺放在食盆之中,再用高湯燜煮,味道鮮香,象征著富裕團圓。黃梨撻,即菠蘿撻,是新加坡春節期間的一種傳(chuan) 統小吃。因為(wei) 黃梨在中國南方一些方言中,音同“旺來”,因此這道甜點寓意來年興(xing) 旺。早年間華人“下南洋”來到新加坡闖蕩,也將方言與(yu) 習(xi) 俗一同帶來。

  越南:7天小長假

  春節是越南最重要的傳(chuan) 統節日,也是法定假日,放假5個(ge) 工作日。算上周末,越南人可以有7天至9天的長假。

  越南人一般從(cong) 臘月初就開始為(wei) 過春節做準備,置辦年貨、打掃房間、買(mai) 年畫、貼春聯、做新衣等。花在越南的春節中不可或缺。越南北方家庭一般擺桃花,南方家庭則擺黃色的梅花,許多越南人家裏還會(hui) 擺上一盆金橘。

  韓國:“祭禮和歲拜”

  韓國政府將農(nong) 曆新年(正月初一)定為(wei) 春節,並將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和初二定為(wei) 法定節假日。春節期間,回家與(yu) 親(qin) 人團聚是韓國絕大多數人的選擇。

  “祭禮和歲拜”是韓國春節的核心內(nei) 容。大年初一要起大早祭祀,祭禮完畢後全家人一起吃初一的第一餐“年糕湯”。“年糕湯”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春節食品,年糕的白色象征純潔,而圓形象征太陽和光明。大年初一吃年糕,寓意又長了一歲,也是對新一年的美好憧憬。

  吃完年糕湯,會(hui) 舉(ju) 行“歲拜”,家中晚輩向長輩拜年磕頭,感謝父母的養(yang) 育之恩,祝願父母健康長壽。這時,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但不同於(yu) 中國人認為(wei) 紅色代表喜慶,大多數韓國人選擇用白色的信封來裝壓歲錢。

  泰國:唐裝隨處可見

  泰國華僑(qiao) 華人眾(zhong) 多,當地華人社區一直保持著過年的傳(chuan) 統習(xi) 俗。大掃除、添新衣、買(mai) 對聯、掛燈籠、穿唐裝、團圓飯、祭祖先等,都是泰國人歡度春節的打開方式。

  近年來,每到春節期間,中泰兩(liang) 國有關(guan) 部門、機構還聯合舉(ju) 辦相關(guan) 慶祝活動,使得泰國的“年味”更濃,泰國總理等政要春節會(hui) 通過錄製視頻或實地走訪的方式,用中文送上春節祝福。除唐人街外,泰國各大商場也紛紛張燈結彩,高掛大紅燈籠,舉(ju) 辦舞龍舞獅、中國民樂(le) 演奏等活動。春節期間,隨處可見身穿大紅唐裝或旗袍的泰國人出行,用潮汕話互祝“新正如意,新年發財”。

  日本衝(chong) 繩:肘子是必備年夜飯

  受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影響,日本衝(chong) 繩至今仍保留著過春節的習(xi) 俗。農(nong) 曆正月初一早上,一些衝(chong) 繩人要去自家水井或村落共用的泉水處打一桶“若水”(新鮮幹淨的清水),祈求清潔身心、永葆青春。與(yu) 日本本州島過年吃壽司不同,肘子是衝(chong) 繩人過年必備的年貨。

  巴拿馬:全國性慶祝

  巴拿馬2022年、2023年連續舉(ju) 辦兩(liang) 屆“歡樂(le) 春節”慶祝活動,這是以巴拿馬政府名義(yi) 正式倡議的全國性春節慶祝活動。

  巴拿馬“歡樂(le) 春節”的內(nei) 容相當豐(feng) 富,包含中國曲藝表演、華人春晚、新春文化慶典、煙花慶典、中國賀歲電影節和龍舟大賽等一係列活動,同時還會(hui) 在巴拿馬全國各地舉(ju) 辦新春文化廣場慶典。

  除以上這些慶祝春節的活動,聯合國秘書(shu) 長每年都發表春節賀辭,向中國及所有慶祝春節的各國人民致以節日問候和祝福。美國、英國以及拉美多國華人社區也會(hui) 舉(ju) 行形式多樣的春節慶祝活動,吸引不少當地居民參與(yu) ,大家一起體(ti) 驗節日歡樂(le) 祥和的氣氛,寄托對新一年美好的祝願。

(責編: 周晴晴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美國學者體驗中國非遺漆扇,鼓勵美國青年來中國看看

    9月2日,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政策與政府學院院長馬克·羅澤爾在浙江溫州體驗了中國非遺漆扇。多名來自歐美的戰略學術界代表先後深入探訪上海、義烏、溫州、北京等地,與中國政府、企業、戰略學術界代表深度對話。 [詳細]
  • 我的中國行:美國姑娘著迷中國文化終圓夢

    這個夏天,一批批美國青少年跨越太平洋、不遠萬裏來到中國,開展人文交流、見證可持續發展,在增進彼此友誼的同時,也在兩國人民之間架起更多相知相親的橋梁。 [詳細]
  • 品茗天下 在比利時體驗中國茶文化魅力

    “茶和天下·雅集”雲南茶文化交流活動2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舉辦。活動以茶為媒,通過茶主題文藝展演、茶文化詩詞分享會、中國國家級非遺技藝展示和體驗等多種形式,吸引比利時民眾感受中國茶文化的魅力。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