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論員 樂(le) 水
12月21日,美國國會(hui) 參議院再次“卡點”通過了一項短期支出法案,使聯邦政府躲過2024年第三次“停擺危機”。近年來,民主與(yu) 共和兩(liang) 黨(dang) 借提高債(zhai) 務上限問題反複拉鋸、扯皮,讓所謂的“停擺危機”逐漸演變為(wei) “停擺鬧劇”。兩(liang) 黨(dang) 通常先給外界營造一種“山雨欲來”的緊張氛圍,再在最後一刻達成妥協,讓聯邦政府得以短暫“續命”。這出“抓馬”劇情之所以在國會(hui) 山頻頻上演,蓋因國家公器已淪為(wei) 美國政壇的黨(dang) 爭(zheng) 工具,而所謂“債(zhai) 務上限”問題則成為(wei) 兩(liang) 黨(dang) 互相攻訐、拆台的重頭戲。
所謂“債(zhai) 務上限”是美國國會(hui) 為(wei) 聯邦政府設定的舉(ju) 債(zhai) 最高額度,通常用來支付國債(zhai) 利息、社會(hui) 保障福利、軍(jun) 事人員薪水等。當觸及債(zhai) 務上限時,除非國會(hui) 另行授權,否則聯邦政府無權繼續舉(ju) 債(zhai) 。國會(hui) 設置債(zhai) 務上限的初衷是強化聯邦政府的財政紀律、控製赤字規模,但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的國債(zhai) 規模呈“爆炸式”增長。短短16年間,美國國債(zhai) 從(cong) 2008年的約10萬(wan) 億(yi) 美元迅速膨脹至如今的超36萬(wan) 億(yi) 美元,其占GDP的比重從(cong) 2008年的39.2%攀升至2024年的124%。在美國國債(zhai) 不斷刷新曆史紀錄的同時,調整債(zhai) 務上限也就成了家常便飯。據不完全統計,在此期間,美國國會(hui) 調整債(zhai) 務上限達36次之多。
由於(yu) 聯邦政府“借債(zhai) 成癮”,削減赤字和調整債(zhai) 務上限就演變為(wei) 府院之間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攻防戰”。而在當前美國政治光譜日益極化的背景下,“府院之爭(zheng) ”又帶上了濃厚的黨(dang) 爭(zheng) 色彩。如在特朗普的上一任期中,聯邦政府的年度財政赤字從(cong) 2017年的6660億(yi) 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3.1萬(wan) 億(yi) 美元。但當民主黨(dang) 人拜登入主白宮之後,共和黨(dang) 開始在國會(hui) 就政府削減赤字問題大做文章。特別是在共和黨(dang) 占多數席位的眾(zhong) 議院,他們(men) 更是頻頻利用調整債(zhai) 務上限的議題向拜登發難。聯邦政府也因此數度瀕於(yu) “停擺”。今年11月,共和黨(dang) 候選人特朗普第二次贏得總統大選。但就在白宮即將再度易手之際,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特朗普卻呼籲國會(hui) 徹底取消債(zhai) 務上限。其“翻雲(yun) 覆雨”的手法,令不少美國議員也大呼震驚。而這正是引發此次“停擺鬧劇”的導火索之一。
對美國政客來說,堅持何種政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有效打擊政敵、維護本黨(dang) 利益。但當債(zhai) 務上限問題淪為(wei) 黨(dang) 爭(zheng) 工具之時,公共利益就被徹底拋諸腦後。實際上,頻繁上演的“停擺鬧劇”已經嚴(yan) 重損害了美國的國家信譽。如今,標普和惠譽兩(liang) 家國際頂級評級機構都將美國的信用評級從(cong) “AAA”下調至“AA+”。在它們(men) 看來,美國不斷陷入的債(zhai) 務上限僵局,削弱了人們(men) 對美國財政管理能力的信心。“政府停擺”對國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同樣不容小覷。2019年,因兩(liang) 黨(dang) 在修建美墨邊境隔離牆問題上僵持不下,美國政府曾經曆了長達35天的“史上最長停擺”。在此期間,聯邦政府四分之一的部門關(guan) 門,機場、慈善機構的工作人員被迫無薪工作,美國聯邦調查局和國土安全部也受到波及。據統計,這輪“停擺”造成的經濟損失總計達110億(yi) 美元,美國2019年第一季度的GDP因此被拉低0.2個(ge) 百分點。
雖然本輪美國聯邦政府的關(guan) 門危機已暫時解除,但“停擺鬧劇”還遠沒到劇終謝幕之時。據悉,此次通過的短期支出法案所提供的資金僅(jin) 夠維持聯邦政府運轉至明年3月14日。屆時,兩(liang) 黨(dang) 勢必將圍繞債(zhai) 務上限問題展開另一場惡鬥。主張取消債(zhai) 務上限的特朗普,將為(wei) 下一場“停擺鬧劇”增加怎樣的戲碼,我們(men) 拭目以待。
1796年,美國首任總統喬(qiao) 治·華盛頓在告別演講中曾警告說,黨(dang) 爭(zheng) 是“共和政府最危險的敵人”。在200多年後的今天,這句箴言在美國政壇上已難覓蹤跡。掌握國家權柄的政客們(men) 一旦將一己私欲淩駕於(yu) 公共利益之上,再精巧的製度設計也隻能淪為(wei) 擺設。“停擺鬧劇”如同一麵鏡子,映射出今天美國政治背後的真實邏輯。而美國的民主也在一次次的“停擺鬧劇”中褪下光鮮的外衣,裸露出早已被黨(dang) 爭(zheng) 腐蝕得千瘡百孔的軀體(ti) 。
編審:蔣新宇 張豔玲 蔡曉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