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德國寶馬集團董事長奧利弗·齊普策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
德國寶馬集團董事長奧利弗·齊普策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zhuan) 訪時表示,寶馬已紮根中國市場30年,中國如今不僅(jin) 是寶馬在全球的最大市場,還是其德國總部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和生產(chan) 基地,對寶馬“極為(wei) 重要”。
2024年是寶馬集團進入中國市場30周年。齊普策說,集團如今在華擁有約2.8萬(wan) 名員工,與(yu) 近500家本地供應商密切合作,並為(wei) 長期增長持續大量投資,期待與(yu) 中國經濟共同發展。
“中國是寶馬的第二個(ge) 家。”他說,回望過去30年,寶馬對中國市場有更深刻理解,並通過本地化研發生產(chan) ,推出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chan) 品。“這既是我們(men) 滿足中國市場高期望的方式,也是在這裏取得成功的重要訣竅。”
齊普策表示,中國已成為(wei) 全球技術和創新中心,“要預見世界未來發展趨勢,就必須關(guan) 注中國正在發生的變化”。為(wei) 此,寶馬集團在中國設立了德國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在北京、上海、沈陽和南京設立了創新基地,覆蓋汽車研發、數字服務、軟件係統和自動駕駛等關(guan) 鍵技術領域。
寶馬i5純電動汽車從(cong) 位於(yu) 遼寧的大東(dong) 工廠下線(2024年1月8日攝)。新華社發(寶馬集團供圖)
2024年4月,寶馬集團宣布在華追加投資200億(yi) 元人民幣,用於(yu) 沈陽生產(chan) 基地的大規模升級和技術創新。齊普策說,在華增資彰顯寶馬長期深耕中國市場的決(jue) 心,以及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
齊普策同時表示,過去30年間,中國已發展成為(wei) 全球最具競爭(zheng) 力的市場之一。在這一市場,眾(zhong) 多電動車企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麵。未來,寶馬將進一步在中國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為(wei) 在華下一個(ge) 30年而努力”。
“我非常欣賞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的電氣化進程,它立足現實,注重實際效果,而非拘泥於(yu) 教條主義(yi) 。”齊普策說,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戰略涵蓋純電動、插電混動和燃料電池等多種技術路線,這種靈活務實的方式,是推動市場接受電氣化最有前景、最有效的路徑。
2024年前三季度,寶馬純電動汽車在中國市場銷量同比增長近10%,同時公司實現在華累計銷售4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的裏程碑。齊普策表示,2026年,寶馬將開始在華生產(chan) 其即將推出的“新世代”電動車型。
談及中歐汽車領域合作,齊普策指出,互利共贏的夥(huo) 伴關(guan) 係在各個(ge) 層麵都至關(guan) 重要。對於(yu) 氣候變化等挑戰,跨國、跨區域合作蘊藏著巨大潛力,而寶馬與(yu) 中國夥(huo) 伴的合作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說,寶馬與(yu) 寧德時代等企業(ye) 合作研發電動車電池,還與(yu) 清華大學等高校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期待未來在更多領域達成富有前景的合作。
針對歐盟對從(cong) 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關(guan) 稅的做法,齊普策重申了其反對立場。“自由貿易始終是、也將永遠是我們(men) 的指導原則。”他強調,額外關(guan) 稅不僅(jin) 損害跨國企業(ye) 的商業(ye) 模式,還將限製歐洲市場的電動車供應,從(cong) 而減緩歐盟脫碳進程。“沒有人希望看到一場貿易衝(chong) 突,因為(wei) 這對任何一方都沒有益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