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美全球倡議發起人高大偉(wei) (David Gosset)2月19日在中國日報網撰文稱,美國同歐盟的矛盾由來已久,並在近期愈加凸顯。事實上,加強中歐合作有助於(yu) 歐盟應對美國發起的認知戰。
漫畫作者:中國日報 蔡艨
美歐矛盾由來已久
文章指出,美國和歐盟的裂痕不是近期才產(chan) 生的,雙方的緊張關(guan) 係已經持續了數十年。
多年來,美國同歐盟的意識形態分歧時隱時現,並在“9·11”恐怖襲擊發生後變得尤為(wei) 明顯。美國對這場悲劇的應對措施及隨之而來的外交決(jue) 策凸顯了同歐盟日益加深的文化和政治裂痕。隨著美國發動反恐戰爭(zheng) ,許多歐洲領導人同華盛頓產(chan) 生了分歧,他們(men) 對這種軍(jun) 事行動持懷疑態度。美國學者羅伯特·卡根所說的“美國人來自火星,歐洲人來自金星”廣為(wei) 流傳(chuan) ,恰如其分地揭示了美歐日益擴大的意識形態分歧。
隨著美國新一屆政府轉變政策,日積月累的分歧徹底演變為(wei) 對歐盟的敵意。若沿用卡根的比喻,那就是火星正試圖讓金星出局。
美歐裂痕日益凸顯
文章進一步分析稱,美國政客近期的所作所為(wei) 非常符合認知戰的概念,即通過言論或行動操縱另一方的思維方式和價(jia) 值觀。
最典型的事例之一是美國副總統萬(wan) 斯近日在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hui) 議期間的表現。他所發表的講話不僅(jin) 觸動了歐洲政壇的敏感神經,而且凸顯了對歐洲曆史、文化和價(jia) 值觀的漠視。此外,萬(wan) 斯不顧德國大選即將舉(ju) 行,在慕尼黑會(hui) 見了德國極右翼政黨(dang) 領導人,這種幹預大選的行為(wei) 尤其令人不安。
萬(wan) 斯的行動不僅(jin) 帶有政治色彩,而且暴露了自身對歐洲政治格局一無所知。自二戰結束以來,德國經曆了深刻的變革,對民粹主義(yi) 和極右翼政治問題極為(wei) 敏感。作為(wei) 美國副總統,萬(wan) 斯在沒有充分了解二戰後的德國政治和曆史的背景下會(hui) 見極右翼政黨(dang) 領導人,這足以證明他的無知。
萬(wan) 斯的所作所為(wei) 並不是孤立事件,也沒有背離美國新一屆政府的整體(ti) 方針。美國長期以來的招數和手段已經浮出水麵,即削弱歐盟、挑戰多邊主義(yi) 、將狹隘的國家利益置於(yu) 全球關(guan) 切之上。“美國優(you) 先”帶有民粹主義(yi) 色彩,而正是民粹主義(yi) 和帝國主義(yi) 這類破壞性力量引發了兩(liang) 次世界大戰。
歐洲人已經意識到,作為(wei) 通往和平的必經之路,歐盟雖然並不完美,卻可以通過改革來加以完善。與(yu) 此同時,歐盟為(wei) 其他地區的區域一體(ti) 化做出榜樣,從(cong) 而為(wei) 全球多邊治理體(ti) 係奠定基礎。削弱歐盟的力量無異於(yu) 衝(chong) 擊二戰以來國際社會(hui) 精心打造的多邊合作機製。
在當前局勢下,歐盟麵臨(lin) 雙重挑戰。首先,歐盟必須應對美國日益加深的敵意。其次,歐盟必須找到一條路徑,在這個(ge) 日益分裂的世界中維護自身價(jia) 值觀和利益。
歐盟應當加強對華合作
文章強調,種種跡象表明,中國不會(hui) 像美國那樣對歐盟充滿敵意。歐盟領導人應當意識到這一點,努力加強對華合作,並將全人類的利益置於(yu) 優(you) 先位置。
歐盟所麵臨(lin) 的挑戰不僅(jin) 來自政治領域,也涉及思想領域。美歐裂痕日益加深,這表明雙方對於(yu) 國家的作用和經濟全球化前景有著更深層次的分歧。
歐洲必須牢記戰後複蘇的目標和歐盟成立的初衷。隻有致力於(yu) 踐行共同的價(jia) 值觀念,歐盟才能遊刃有餘(yu) 地應對美國日益加深的敵意。
(英文原文刊發於(yu) 《中國日報》智享匯欄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