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推動中部地區在全國大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發布時間: 2024-04-18 09:55:00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智庫者說】

  中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糧食生產(chan) 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製造及高技術產(chan) 業(ye) 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在全國具有舉(ju) 足輕重的地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不久前召開的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hui) 上強調,要“一以貫之抓好黨(dang) 中央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一係列政策舉(ju) 措的貫徹落實,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加強與(yu) 其他重大發展戰略的銜接,更好融入和支撐新發展格局”。在更高起點上紮實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必須把中部地區放到整個(ge) 國家版圖中、放到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來定位思考,充分利用中部地區的區位優(you) 勢、資源優(you) 勢、科技優(you) 勢、市場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基礎、生態本底等有利條件,按照中央“形成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的總體(ti) 要求,堅持全國“一盤棋”思維,加強與(yu) 其他重大發展戰略的銜接,在全國大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從(cong) 與(yu) 各區域發展戰略的關(guan) 係來看,中部地區需要深化與(yu) 各戰略之間的銜接,加快形成協同融通發展新局麵。首先是與(yu) 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銜接。中部地區處於(yu) “江河戰略”的中遊關(guan) 鍵地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被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範圍,山西、河南被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範圍,應推動區域內(nei) 部加強合作,共同落實好國家“江河戰略”。特別是河南省,地跨黃河、長江兩(liang) 大流域,可以通過主動參與(yu) 漢江生態經濟帶、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積極溝通兩(liang) 大流域,發揮獨特的連接作用。其次是加強與(yu) 其他重大發展戰略深度對接。河南、山西與(yu) 京津冀都市圈接壤,安徽納入長三角地區,湖南、江西與(yu) 粵港澳大灣區相連。中部地區向北連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向東(dong) 融入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向南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可以通過承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沿海三大增長極的科技、產(chan) 業(ye) 、資金等溢出,提升中部地區整體(ti) 實力和競爭(zheng) 力,形成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與(yu) 區域重大戰略的聯動,取得集成效應。

  從(cong) 與(yu) 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關(guan) 係來看,中部地區必須以自身區位優(you) 勢、資源優(you) 勢等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為(wei)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更好支撐和服務。首先是聯手打造中部強大市場。發揮中部地區的國內(nei) 市場樞紐優(you) 勢,以本土市場消費扶持關(guan) 鍵核心技術產(chan) 業(ye) 鏈創新。將國內(nei) 需求作為(wei) 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把更多麵向國際循環的供給體(ti) 係調整為(wei) 麵向內(nei) 需的供給體(ti) 係,對事關(guan) 國家發展安全的短板產(chan) 品實施國產(chan) 化應用和國產(chan) 替代,夯實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其次是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建設。構建融入“絲(si) 綢之路經濟帶”的商貿物流通道。積極推動中部地區的中歐班列發展,構建以鄭州、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太原為(wei) 樞紐節點,連通中亞(ya) 、俄羅斯和歐洲的鐵路貨運大通道。打造“萬(wan) 裏茶道經濟帶”,提升北向通道。拓展中部聯通東(dong) 盟的陸路“物流直通車”,注重發揮懷化國際集裝箱集結點作用,開辟南向新通道。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積極推動武漢、宜昌、荊州、嶽陽、黃石、九江等城市港口資源整合,暢通陸水聯運通道,提升長江黃金水道的運輸功能並融入海上絲(si) 綢之路。發揮鄭州、鄂州機場“空中出海口”作用,打造“空中絲(si) 綢之路”。同時,抓好湖北、河南、湖南、安徽等自貿試驗區建設。在自貿試驗區內(nei) 積極探索有利於(yu) 促進公平競爭(zheng) 、激發市場活力的體(ti) 製機製,積極融入和更好地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從(cong) 全國各區域產(chan) 業(ye) 布局合理分工、優(you) 化發展的層麵來看,中部六省則要齊心協力,以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為(wei) 導向,為(wei) 我國糧食和能源安全、重要原材料安全、經濟安全和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提供更穩健的支撐和可持續的保障。比如,發揮湖北、湖南、河南等省農(nong) 業(ye) 科技優(you) 勢,穩步推進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核心區和糧食生產(chan) 基地建設;發揮山西、河南、江西、安徽等省產(chan) 業(ye) 基礎和科技優(you) 勢,不斷提速中部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設;發揮武漢、合肥、長沙、鄭州、太原、南昌等中心城市科創資源優(you) 勢,在長江通道建設中國(武漢)光穀、中國(合肥)聲穀,在京廣通道建設鄭州電子信息、長株潭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集群,在京九通道建設南昌、吉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集群和阜陽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集群,在二廣通道建設太原特鋼材料、洛陽裝備製造、襄陽新能源汽車、常德工程機械產(chan) 業(ye) 集群。麵向實現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國家需要,做大做強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網絡、生物醫學、航空航天及北鬥應用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加快量子科技、人形機器人、未來顯示、新型儲(chu) 能等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