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複蘇的母親河丨讓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

發布時間: 2024-04-22 08:58: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保護黃河是事關(guan)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千秋大計。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保障黃河長治久安,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如今,綿延5464公裏的九曲黃河,正在煥發新的活力。

  在上遊源頭青海省,5849個(ge) 湖泊星羅棋布,“中華水塔”更加豐(feng) 沛。

  在中遊,萬(wan) 家寨、三門峽、小浪底等六座水庫組成的水庫群與(yu) 堤壩協同防護,蜿蜒大河更加安瀾。

  在下遊,黃河生態廊道的建設,讓沿岸百姓能夠親(qin) 近黃河、感受黃河之美。

  山東(dong) 省東(dong) 營市觀鳥愛好者 邢紅明:草更綠,樹更多,花更美,特別是鳥的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

  黃河流域生態地位極為(wei) 重要,擁有三江源、祁連山等多個(ge) 國家公園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十分關(guan) 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從(cong) 汾河到烏(wu) 梁素海,從(cong) 三江源到入海口,他走遍黃河上中下遊9省區,兩(liang) 次主持召開座談會(hui) ,親(qin) 自擘畫、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他指出,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他強調,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hui) 副主任 李群: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從(cong) 水資源短缺的最大矛盾、生態脆弱的最大問題、洪水的最大威脅、高質量發展不充分的最大短板、民生發展不足的最大弱項提出了綜合治理思路,為(wei) 黃河的全流域係統治理指明了方向。

  圍繞解決(jue) 黃河流域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我國按照“上遊保護、中遊治理、下遊修複”的原則,搭建黃河保護治理的“四梁八柱”;施行黃河保護法;製定黃河幹流、34條支流共62個(ge) 控製斷麵生態流量保障目標;因地製宜建設淤地壩、攔沙壩,改造坡耕地;打造一批生態清潔小流域。

  通過實施一係列治理措施,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2023年黃河流域優(you) 良水質比例比上一年提高3.5%。流域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麵積11.78萬(wan) 平方千米,庫布齊沙漠植被覆蓋率達53%,曾經的水土流失重災區已被綠水青山層層環抱。位於(yu) 黃河三角洲的河口蘆葦沼澤濕地麵積逐年回升,水質穩定在Ⅱ類,鳥類從(cong) 187種增加到373種。

  複蘇的母親(qin) 河,正在為(wei) 沿線群眾(zhong) 帶來更多的生態福祉。在位於(yu) 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的水上運動中心,山西太原的運動員們(men) 正在進行賽艇、皮劃艇賽前集訓。可在幾年前,由於(yu) 汾河水量少、水質不達標,隊員們(men) 的日常訓練還需要到處找場地。

  山西省太原市皮劃艇隊隊員 竇鑫瑋:現在這塊的水幹淨,然後深度也夠,這塊風景也很好看,感覺訓練的時候也過得挺幸福的,(訓練)再痛苦看到這樣的風景也會(hui) 被治愈到。

  如今的黃河流域,抵禦自然災害能力顯著增強。通過優(you) 化實施調水調沙,下遊河道主河槽最小過流能力由4100立方米每秒,提升到5000立方米每秒。

  黃河水利委員會(hui) 濮陽黃河河務局防汛辦公室防汛科科長 李寒冰:(過去)黃河河道淤積十分嚴(yan) 重,最高洪水位接近壩頂了。(現在)河道泥沙少了3米多,最高水位就是這個(ge) 位置,從(cong) 這個(ge) 位置向上,就是我們(men) 調水調沙調出來的安全空間。

  河道行洪能力不斷提升的同時,下遊堤防也全麵達標,有效防禦了2021年發生的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秋季洪水。同時,近90萬(wan) 灘區群眾(zhong) 防洪安全問題也基本解決(jue) 。

  今年,古賢、黑山峽等重大水利樞紐工程正在進行前期的準備工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也將加快建設,全麵提升黃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

  “黃河寧、天下平”。通過持續不斷的保護治理,黃河正在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總台央視記者 梁麗(li) 娟 凱博 陳博 李卉 王曦)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