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獲取知識、增長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傳(chuan) 承文明、提高國民素養(yang) 的重要途徑。今年4月23日是第二十九個(ge) 世界讀書(shu) 日。本期大家談邀您一起探討,如何更好助力全民閱讀。
——編 者
優(you) 化公共閱讀服務
劉昌榮
從(cong) 公共圖書(shu) 館、書(shu) 店,到城市書(shu) 房、社區閱覽室、農(nong) 家書(shu) 屋,各類公共閱讀服務設施日益豐(feng) 富。搭好台還得唱好戲。優(you) 化閱讀服務,才能讓公共圖書(shu) 發揮更大作用。
現實中,圖書(shu) 館離家較遠、開放時間不合適、書(shu) 目不符合需求等因素,都影響著人們(men) 參與(yu) 公共閱讀的積極性。瞄準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ge) 性化閱讀需求,重慶市潼南區創新推出“你開單 我買(mai) 單”讀書(shu) 活動,鼓勵讀者找好書(shu) ,也幫圖書(shu) 找讀者。一方麵,公共圖書(shu) 機構每年拿出不少於(yu) 圖書(shu) 購買(mai) 總量的50%,供廣大讀者在線自主開單;另一方麵,將圖書(shu) 及時投遞到開單讀者附近的圖書(shu) 館(室)、鎮街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鄉(xiang) 村書(shu) 屋等點位。對殘疾人等取書(shu) 不便的特殊群體(ti) ,成立圖書(shu) 快遞小哥誌願服務隊,直接送書(shu) 到家。把公共圖書(shu) 選書(shu) 權交給廣大讀者,帶動了更多群眾(zhong) 參與(yu) 到閱讀中來。
新形勢下,相關(guan) 機構需改變“重建設、輕運營”狀況,提升公共圖書(shu) 供給的精準性、可及性、便捷度。在優(you) 化公共閱讀服務上多下功夫,鼓勵更多群眾(zhong) 多讀書(shu) 、讀好書(shu) ,就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文化獲得感。
(作者為(wei) 重慶市潼南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hui) 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
推出更多精品好書(shu)
張丹丹
當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休閑娛樂(le) 方式愈發多樣。如何吸引更多人在閑暇時間捧起書(shu) 本,是書(shu) 香中國建設麵臨(lin) 的現實挑戰,也是出版行業(ye) 需要應對的時代考題。
出版,是精神文化產(chan) 品的再創造,擔負著引領社會(hui) 閱讀風氣、塑造人民精神品格的責任。就此而言,應充分考慮社會(hui) 效應、文化效應,加大調研論證、反複打磨內(nei) 容、創新呈現方式,力爭(zheng) 出品更多書(shu) 寫(xie) 當下、有時代內(nei) 涵、能帶給人真善美啟迪、能長久打動人的精品力作,為(wei) 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提供源源不斷的文化大餐。數字時代,也要注重利用各種新的媒介、新的平台,創新強化圖書(shu) 的營銷推廣工作,比如通過書(shu) 籍數字化、線上直播等方式,做好圖書(shu) 與(yu) 群眾(zhong) 的連接,讓更多好書(shu) 走到讀者身邊。
讀一本好書(shu) ,如同與(yu) 一位智者對話,不僅(jin) 能增長知識,還能得到審美熏陶、內(nei) 在滋養(yang) 、人格提升。把每本書(shu) 做好、多出精品好書(shu) ,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更加豐(feng) 富、更有營養(yang) 的精神食糧,才能以高質量內(nei) 容供給推動全民閱讀走深走實。
(作者為(wei)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
閱讀需要引路人
花燕玲
閱讀是一種習(xi) 慣,仰賴於(yu) 培養(yang) 。能不能養(yang) 成終身閱讀的習(xi) 慣,青少年時期非常關(guan) 鍵。
書(shu) 山巍峨,學海浩瀚。閱讀之旅的開啟,需要引路人。這不隻在於(yu) 挑選推薦適合的閱讀書(shu) 目,也包括培養(yang) 閱讀興(xing) 趣和習(xi) 慣,傳(chuan) 授閱讀技巧和方法,等等。作為(wei) 老師,我們(men) 致力於(yu) 做好閱讀引路人,帶領孩子們(men) 體(ti) 驗讀書(shu) 之樂(le) 、感受閱讀魅力。對於(yu)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我們(men) 會(hui) 選擇故事性強、圖文並茂的繪本進行共讀,以激起他們(men) 的閱讀興(xing) 趣。我們(men) 還通過“課前五分鍾書(shu) 籍推薦”“圖書(shu) 館裏的語文課”等主題活動,營造濃濃的讀書(shu) 氛圍。引路人首先當是讀書(shu) 人,在伴讀、共讀的同時領讀、薦讀,有助於(yu) 在學生們(men) 心中埋下終身閱讀的種子,幫他們(men) 養(yang) 成受益一生的好習(xi) 慣。
一段時間以來,“我終於(yu) 讀懂了語文課本”的話題在互聯網上引發共鳴。幼時讀過的文字,多年後仍能給人啟迪、予人力量。“立身以立學為(wei) 先,立學以讀書(shu) 為(wei) 本。”願廣大青少年都能以書(shu) 為(wei) 伴、與(yu) 書(shu) 為(wei) 友,不斷拓展生命的寬度、厚度。
(作者為(wei) 廣東(dong) 省深圳市龍華區第三實驗學校語文教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