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每周經濟觀察】夯實經濟企穩向好基礎

發布時間: 2024-04-27 16:49:00 來源: 經濟日報

  我國經濟的“開門紅”,為(wei) 全年經濟增速目標的實現打下紮實基礎。也要看到,我國經濟企穩增長的趨勢雖未改變,但影響經濟平穩運行的一些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必須更加理性客觀地認識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形與(yu) 勢,采取積極有效的政策舉(ju) 措,努力讓中國經濟“開門紅”轉化為(wei) “全年紅”。

  一季度,“超預期”是外界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普遍看法。從(cong) 主要經濟指標表現看,實際GDP同比增長5.3%,高出了市場4.9%的普遍預期,也好於(yu) 去年四季度的5.2%。

  我國經濟的“開門紅”,為(wei) 全年經濟增速目標的實現打下紮實基礎。考慮到去年二季度較低的對比基數,全年實現5%左右增長目標的壓力明顯減輕。也要看到,我國經濟企穩增長的趨勢雖未改變,但影響經濟平穩運行的一些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必須更加理性客觀地認識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形與(yu) 勢,采取積極有效的政策舉(ju) 措,努力讓中國經濟“開門紅”轉化為(wei) “全年紅”。

  房地產(chan) 市場仍處於(yu) 深度調整之中。一季度,我國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完成額、房屋施工麵積、房屋新開工麵積和房屋竣工麵積等指標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滑。3月份70個(ge) 大中城市新房、二手房價(jia) 格指數環比跌幅也有所加大。如果剔除房地產(chan) 行業(ye) 的影響,一季度我國投資增長率將從(cong) 目前的4.5%上升至9.3%,民間投資增長率也將由0.5%上升至5%左右。這意味著,房地產(chan) 行業(ye) 仍是當前我國經濟恢複增長的挑戰之一。我們(men) 要正視問題,但不能把中國房地產(chan) 市場簡單地等同於(yu) 歐美、日本的房地產(chan) 市場,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組合拳”來穩定市場,探索構建房地產(chan) 行業(ye) 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製。

  消費增長仍有較大空間。一季度,消費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wei) 73.7%,這一數字雖然低於(yu) 去年全年的82.5%,但仍處於(yu) 曆史高位,其中不乏一些新的消費亮點。比如,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2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4.7%;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2.7%,增速是去年同期的1倍多,服務性消費開始成為(wei) 消費結構升級的新引擎等。值得關(guan) 注的是,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速已顯著超過經濟整體(ti) 增速,這表明收入再分配的政策效應正在顯現,特別是隨著近期國家在七大領域推動設備更新、開展消費品更新換代等一係列政策的落地實施,有望激活萬(wan) 億(yi) 級消費市場。

  繼續發揮好有效投資的關(guan) 鍵作用。一季度,得益於(yu) 穩增長政策前置發力,我國基建投資保持較高增長水平。近期新增5000億(yi) 元抵押補充貸款(PSL)額度全部發放、增發1萬(wan) 億(yi) 元特別國債(zhai) 資金加快落地使用等,為(wei) 一季度基建投資增長提供了充裕的資金支撐。從(cong) 數據看,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從(cong) 2023年的同比增長3.0%,到今年前2個(ge) 月和一季度增速分別達到了4.2%、4.5%,我國投資增速出現了明顯的上行態勢;從(cong) 投資結構看,內(nei) 部分化的趨勢仍在加劇,特別是高技術製造業(ye) 和高技術服務業(ye) 投資的較快增長,表明我國經濟的內(nei) 生動能正得到有效改善,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正在加快形成。下一步,如何把投資變為(wei) 更多實物工作量,同時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將是未來擴大有效投資的重中之重。

  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全球經濟複蘇給出了樂(le) 觀評價(jia) ,並上調了對未來一段時期經濟增長的預期。對此,我們(men) 不能盲目樂(le) 觀,要看到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不確定、不穩定性因素依然存在,支撐經濟恢複增長的基礎還不牢固,必須堅持全麵、辯證、理性地看待當前經濟形勢,不回避當前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短期波動,更要正確把握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大勢,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上來,充分認識並用好新的戰略機遇,加快形成推動我國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