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一些政客和媒體(ti) 又拋出抹黑中國的言論,諸如“中國新能源過剩產(chan) 能衝(chong) 擊世界市場”“中國的產(chan) 能過剩打亂(luan) 全球價(jia) 格和生產(chan) 模式,損害美國企業(ye) 和工人的利益”,種種奇葩論調既不尊重事實,更經不起推敲。
事實勝於(yu) 雄辯。中國新能源對外貿易持續擴大,成為(wei) 穩定全球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重要力量。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市場和裝備製造國,中國持續加大技術創新合作力度,深入推進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貿易合作,不僅(jin) 豐(feng) 富了全球供給,還有力促進全球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加速了全球能源綠色轉型進程。
中國新能源發展,幫助解決(jue) 了多國用能問題。目前,中國已與(yu) 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清潔、高效、質優(you) 的綠色能源項目和新能源產(chan) 品,有效解決(jue) 了有關(guan) 國家和地區用電難、用電貴等問題,為(wei) 消除能源貧困、落實聯合國“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的全球發展目標作出貢獻。隨著風電大容量機組、光伏發電高效晶體(ti) 矽電池、鈣鈦礦電池等不斷發展,中國正推動風光發電成本進一步下降,為(wei) 廣大發展中國家快速部署可再生能源創造更多機遇。
中國新能源發展,為(wei) 全球創造了顯著減排效應。根據國際能源署數據,2022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直接減少碳排放約22.6億(yi) 噸,出口的風電光伏產(chan) 品為(wei) 其他國家減少碳排放約5.7億(yi) 噸,合計減排28.4億(yi) 噸,較2012年增加2.2倍。據估算,中國對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實現碳減排的貢獻度達到41%,分別相當於(yu) 美國、加拿大、印度、德國的2.5倍、4.1倍、7.0倍、8.6倍。中國新能源發展引領全球能源結構調整,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中國新能源發展,持續引領了全球能源變革。長期以來,中國不斷推動新能源技術創新,很多核心技術都是由中國企業(ye) 率先推出或投入大規模使用。在光伏領域,中國光伏發電技術快速迭代,多次刷新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在風電領域,中國在大容量機組研發,長葉片、高塔架應用等方麵處於(yu) 國際領先水平,並在大功率風機、超低風速風機、深遠海風電技術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在裝備製造領域,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和具有競爭(zheng) 力的新能源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培育出一批國際一流能源裝備製造企業(ye) 。
麵對這樣一份成績單,隻有惡意詆毀者才會(hui) 說,這是向全世界兜售過剩產(chan) 能、落後產(chan) 能實現的。
公道自在人心,中國的努力世界看得見。在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hui) 上,與(yu) 會(hui) 各方高度認可中國能源低碳轉型理念和清潔能源發展成績,認為(wei) 中國提供的解決(jue) 方案為(wei) 全球能源轉型提供重要方向,為(wei) 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推動能源轉型、加快經濟發展、改善生態環境,提供了重要、務實、可行的解決(jue) 方案,對全球能源轉型和氣候治理具有重要意義(yi) 。
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麵臨(lin) 的共同挑戰,發展新能源的邏輯起點正是氣候問題。相對於(yu) 《巴黎協定》1.5攝氏度的溫控目標,當前綠色產(chan) 品不是過剩,而是遠遠不足。解決(jue) 氣候問題唯一有效路徑就是全球合作,貿易保護主義(yi) 於(yu) 事無補。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曆史進程中,隻有公平競爭(zheng) 才有技術進步,隻有分工合作才能互利共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