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我們是競爭隊友不是競爭對手”——新能源車從業人士呼籲開放合作共促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 2024-04-30 09:31:00 來源: 新華社

  正在舉(ju) 行的2024(第十八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hui) 上,新能源汽車備受關(guan) 注。多名中外車企負責人和業(ye) 內(nei) 人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球汽車市場更緊密融合的趨勢不可逆,各國車企應開放合作、良性競爭(zheng) ,做“競爭(zheng) 隊友”而非“競爭(zheng) 對手”,共同做大全球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蛋糕。

  互相擁抱彼此市場

  從(cong) 奔馳全球首發的全新純電G級越野車、中國首發的CLA級概念車,到寶馬全新電動概念車Vision Neue Klasse和電動版寶馬Mini“家族”攜手亮相,再到大眾(zhong) 最新概念車ID.CODE全球首秀,傳(chuan) 統外資汽車知名品牌紛紛推出重磅產(chan) 品,希望繼續贏得中國消費者的青睞。

  4月25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yi) 館舉(ju) 行的2024北京車展上,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hui) 成員唐仕凱介紹梅賽德斯—奔馳純電G級越野車。新華社記者才揚攝

  近年來,中國本土新能源汽車強勢崛起,並在部分領域形成優(you) 勢,對歐美日等傳(chuan) 統汽車強國的企業(ye) 形成一定壓力。這次車展上可以看到國外傳(chuan) 統車企的產(chan) 品力也在快速提升,而智能化是他們(men) 發力的重點。

  外國汽車品牌長期深耕中國,中國本土新能源汽車也在積極“出海”。在本屆車展上,東(dong) 風汽車新能源品牌嵐圖正式宣布,計劃2030年前進入全球60個(ge) 國家,建成500家銷售服務網點,海外累計銷量突破50萬(wan) 輛。在此之前,已有多個(ge) 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進入歐洲、東(dong) 南亞(ya) 等多個(ge) 市場,正在塑造“中國智造”的新口碑。

  

   01:14

 

  挪威是目前世界上電動汽車普及率最高的國家,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90%。一名當地經銷商告訴記者,中國品牌汽車在挪威市場的占有率約10%,產(chan) 自中國的汽車占比約30%,且仍在保持增長勢頭。嵐圖、蔚來、小鵬等中國汽車在當地都“做得很不錯”。

  4月26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yi) 館舉(ju) 行的2024北京車展上,嵐圖汽車CEO盧放發布出海戰略。(受訪者供圖)

  嵐圖汽車CEO盧放介紹說,目前中國公司主要通過當地代理商向海外整車出口,現在一些公司也在思考如何紮根海外,提供本地化服務,拉動當地就業(ye) 。外資品牌進入中國的路徑,中國公司也正在反向走一遍。未來,中國人開外國車,外國人也開中國車,將會(hui) 成為(wei) 常態。

  開放合作共同發展

  中國新能源汽車崛起憑什麽(me) ?外資車企再發力靠什麽(me) ?本次車展中,中外業(ye) 內(nei) 人士不約而同給出同一個(ge) 答案:開放合作。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首席軟件官歐孟宇告訴記者,位於(yu) 北京和上海的奔馳中國研發團隊“扮演著至關(guan) 重要的角色”。他說,奔馳輔助駕駛功能中的自動泊車和後座信息娛樂(le) 係統均由中國團隊主導研發,同時也麵向全球市場,未來將推送給世界各地的奔馳用戶。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首席軟件官歐孟宇。(受訪者供圖)

  中國車企在汽車軟硬件結合、智能化等關(guan) 鍵技術領域更具優(you) 勢,靠的正是開放合作。

  明年一季度,蔚來汽車將交付全新一代行政旗艦轎車ET9,全新自研的天行底盤係統將搭載美國ClearMotion公司提供的全主動懸架係統。

  

   01:23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說,蔚來在ClearMotion麵臨(lin) 困難時,幫助他們(men) 在中國建工廠,最終順利實現了產(chan) 品量產(chan) 。“我們(men) 的激光雷達合作夥(huo) 伴圖達通,他們(men) 的創業(ye) 團隊也是在矽穀,我們(men) 在中國幫助他們(men) 完成量產(chan) 。”

  李斌說,把全球製造業(ye) 、供應鏈優(you) 勢組合到一起,對一個(ge) 企業(ye) 、一個(ge) 行業(ye) 而言,就是最優(you) 解,因此“合作一直都是更好的選項”。

  良性競爭(zheng) 共贏未來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發展,一批中國本土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企業(ye) 成長起來。在全球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德國博世集團董事會(hui) 主席斯特凡·哈通看來,良性競爭(zheng) 是實現共贏的有效途徑,也是市場樂(le) 見的局麵。

  

   00:42

 

  哈通說,中國市場競爭(zheng) 非常激烈,同時技術變革也十分迅猛,但這也激勵博世提供更優(you) 秀的產(chan) 品。“有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品才是好產(chan) 品,博世願意積極參與(yu) 這種競爭(zheng) 。”他說,博世樂(le) 見中國企業(ye) 出海發展,因為(wei) 這對博世來說意味著更大的機遇。“博世是一家全球化供應商,我們(men) 可以為(wei) 中國公司拓展海外市場提供支持,也可以為(wei) 外國公司在中國發展提供支持。”

  2023財年,博世全球銷售額達916億(yi) 歐元,增幅達3.8%。中國市場同比增長5.2%,占博世全球總銷售額近20%。

  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yi) 館舉(ju) 行的2024北京車展上,參觀者在蔚來汽車展台參觀電動汽車換電站演示(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李斌認為(wei) ,全球車企之間關(guan) 係應當是“競爭(zheng) 隊友”而非“競爭(zheng) 對手”。盧放說,全球汽車市場每年約有8000萬(wan) 台的銷量規模,如果未來全部替換成新能源汽車,包括中國在內(nei) 的世界各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能都還存在很大空間。

  受訪中外企業(ye) 負責人和業(ye) 內(nei) 人士有一個(ge) 普遍共識,那就是拒絕壁壘、開放包容,在良性競爭(zheng) 中實現產(chan) 業(ye) 進步,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持續發展和全球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共同繁榮的必由之路。(記者:馬驍、王沛、周蕊、羅鑫、張玉亮;剪輯:王沛;編輯:程大雨、魯豫、董亞(ya) 雷、沈浩洋、王玉玨)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