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xi) 實踐習(xi) 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lin) 之際,中央宣傳(chuan) 部、全國總工會(hui) 向全社會(hui) 宣傳(chuan) 發布2024年“最美職工”先進事跡。
這些“最美職工”,有的在生產(chan) 一線默默耕耘,有的在基層崗位上無私奉獻,有的在追求理想的征途上披荊斬棘。他們(men) 讓我們(men) 深刻理解到,無論身處何種崗位,奮鬥本身就是最美的風采。他們(men) 的故事,是勞動者以奮鬥成就最美人生的生動體(ti) 現。
踐行勞動者初心使命
他們(men) ,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不做“另一個(ge) ”,瞄準“下一個(ge) ”,是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商用車開發院試製部數控機床技能師時敬龍工作中的永恒追求。
在新能源產(chan) 品試製項目攻關(guan) 中,麵對頻繁出現的各種技術難題,時敬龍一邊進行研究學習(xi) ,一邊進行加工試驗。那段時間,他每天都是晚上11點鍾之後才回家。經過不斷優(you) 化工藝參數、總結加工方法,他構建了新能源產(chan) 品高精度生產(chan) 製造體(ti) 係,使得零件加工精度控製邁上新台階。
多年來,時敬龍瞄準技術前沿、聚力攻關(guan) ,累計完成50多項國家級、集團級重點項目,攻克130餘(yu) 項企業(ye) 難點課題,成為(wei) 製造技術領域名副其實的創新先鋒。
土、肥、水是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基礎,作為(wei) 河南省新鄉(xiang) 市獲嘉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土肥站站長,王慶安潛心研究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耕地質量提升技術,推廣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和水肥一體(ti) 化技術,促進農(nong) 業(ye) 可持續、綠色發展。
從(cong) 事農(nong) 業(ye) 新技術推廣工作33年來,王慶安走過了一條又一條田間小路,隻為(wei) 給獲嘉縣的農(nong) 民提供農(nong) 業(ye) 技術服務。每當接到求助電話,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了解農(nong) 田管理措施,剖析出現症狀的根源,拿出解決(jue) 問題的辦法。
自2016年開始,雲(yun) 南省大理市洱海生物肥業(ye) 有限公司廢棄物收集部鳳羽收集站畜禽糞便收集員李春喜,每天早上6點鍾準時出門,挨家挨戶收集畜禽糞便。
8年來,李春喜累計收集畜禽糞便上萬(wan) 噸,行程達35000多公裏,三輪車用壞了一輛又一輛,但她仍然勤懇地做著收集畜禽糞便這份工作,無怨無悔。她用單薄的身體(ti) ,守護著洱海的碧水藍天。“如今,村子變得更幹淨了,水溝也變清澈了,這般喜人的變化,讓我感受到了滿滿的榮譽感和成就感!”李春喜說。
守護人民安寧幸福
他們(men) ,用堅守詮釋責任擔當。
“快,出發!”2023年12月18日,甘肅省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甘肅省臨(lin) 夏州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程恩虎第一時間下達調派命令,率領160名消防救援人員,冒著零下15攝氏度的嚴(yan) 寒,經過10個(ge) 小時的連續奮戰,轉移疏散被困群眾(zhong) 216名,成功搜救被埋壓人員51人,最大限度拯救了人民群眾(zhong) 的生命。
整體(ti) 救援基本結束後,程恩虎將現場救援力量重新分配,組建10個(ge) 安置點消防工作小組,幫助群眾(zhong) 解決(jue) 實際困難。他安排支隊後勤保障人員製作牛肉麵等食品,讓大家第一時間吃上熱飯、喝上熱水。
“越是海上的萬(wan) 分凶險,越是岸上的萬(wan) 家團圓,就越需要我們(men) 保駕護航!”中華人民共和國浦東(dong) 海事局海區海巡執法大隊副大隊長、“海巡01”輪船長詹春珮說。
2015年的一次漁船救援,時為(wei) 三副的詹春珮在駕駛台協助船長操縱船舶。“第一輪搜救已經結束了,但我們(men) 覺得應該再試一試。”在反複敲擊船底後,他們(men) 聽到了幸存者的微弱回應,最終從(cong) 翻扣36小時的漁船上救出了幸存漁民。“一絲(si) 希望,百倍努力!”詹春珮說。
10年來,詹春珮駕駛“海巡01”輪,巡東(dong) 海、穿南海,堅決(jue) 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也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諾言。
這些年,江蘇省揚州市公安局江都分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孔德年,努力學習(xi) 鑽研,全力探索信息化條件下偵(zhen) 查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過去3年通過研判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700多名、參與(yu) 破案1100多起。
麵對老人走失、兒(er) 童失蹤等求助警情,不論是節假日還是深夜,孔德年都第一時間開展工作,以最快速度分析研判查找,盡最大努力找回走失人員。近3年,他累計幫助尋找失蹤人員90餘(yu) 人,被當地百姓稱為(wei) 隨喊隨到的“暖心刑警”。
創造平凡崗位不凡之舉(ju)
他們(men) ,用愛心創造了非凡之舉(ju) 。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京東(dong) 快遞營業(ye) 部快遞員檀世旺,堅守在鄉(xiang) 鎮快遞站7年多。“我在外麵打過工,特別理解留守家庭的難處。”檀世旺說。於(yu) 是,他便成了村裏快遞的“集體(ti) ”收件人,每天跑遍8個(ge) 鄉(xiang) 鎮,行程200公裏,帶著上百單“寄給自己”的包裹,翻山越嶺送到鄉(xiang) 親(qin) 們(men) 手中。
這些年,檀世旺一直默默無聞地做著暖心小事:有老人家中水龍頭漏水了,他幫忙修好;有人家屋頂瓦破了,他上房給補上;他還給山裏老人剪頭發、做家務……漸漸地,“有事兒(er) 找檀師傅”成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默契。
一頭利落短發,一身筆挺的黑色西服套裝,內(nei) 搭白襯衫、深色領帶,浙江省杭州優(you) 行科技有限公司網約車司機張桂容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清爽、幹練。
對每一位乘客,她都會(hui) 提醒係好安全帶;對行動不便的乘客,她主動下車攙扶。此外,她還積極參與(yu) “環保公益行”、為(wei) 戶外工作者送清涼、為(wei) 偏遠鄉(xiang) 村兒(er) 童募捐免費車票、為(wei) 困難群體(ti) 送溫暖……在傳(chuan) 遞溫暖的誌願活動現場,總有她活躍的身影。
2015年,蒲玉放棄原有的工作,選擇來到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大椿養(yang) 老康複中心,做一名養(yang) 老護理員。麵對家人的不理解,她說:“老人,更需要一份關(guan) 愛和溫暖。”
麵對高位截癱的老人,她多次和醫護人員一起探討對策,及時給老人翻身擦洗、更換床單衣服;麵對有智力障礙、意識障礙的老人,她耐心喂水喂飯;為(wei) 了讓老人得到良好護理,她四處查找資料,請教醫生護士,不斷總結提升護理技巧……她用一份真情溫暖著老人們(men) 的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