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預計日均全社會(hui) 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2.7億(yi) 人次以上,超過2023年、2019年同期水平。巨大的人員流動量背後,是大家高漲的出行熱情。“五一”假期,文旅市場都有哪些新特點和新趨勢?對於(yu) “五一”出行的人來說,怎麽(me) 才能玩得開心、玩得安全?
假期的延長對旅遊出遊多方麵產(chan) 生增量效應
中國旅遊研究院總統計師 馬儀(yi) 亮:我們(men) 預測今年“五一”小長假的遊客量、消費應該會(hui) 全麵超過2019年。通常情況看,小長假天數加長,對遊客客流會(hui) 產(chan) 生增量效應。
①“無”變“有”。如果隻放三天,很多人會(hui) 覺得就比周末多一天,要在家休息休息;但如果放五天假,大家可能會(hui) 出去走一走。
②“短”變“長”。時間長了,可能到外麵去旅遊的時間也會(hui) 更多一些,“一日遊”變成“過夜遊”;出遊距離也可以更長一些,比如原來可能在周邊玩,現在可能到異地去旅遊。
③“一次”變“多次”。原來可能就玩一次,現在可能前三四天在一個(ge) 地方玩,跑得稍微遠一點,回來之後還有一兩(liang) 天時間,可以在周邊玩一玩。這對客流增量的促進作用也是很明顯的。
小縣市何以吸引大流量?
中國旅遊研究院總統計師 馬儀(yi) 亮:越來越多的遊客願意下沉到二三四線城市,甚至一些縣城裏去旅遊,這是一個(ge) 新趨勢,主要有兩(liang) 方麵原因。
①遊客越來越關(guan) 注性價(jia) 比。很多遊客現在更願意買(mai) 對不買(mai) 貴。有些城市、景區,包括住宿等方麵,如果節假日期間漲價(jia) 比較明顯,遊客會(hui) 覺得貴。一些中小城市價(jia) 格相對比較穩定,也較容易吸引到一部分遊客。
②中小城市更容易調動各方資源,推出一些“寵遊客”措施。比如把機關(guan) 食堂打開、把機關(guan) 停車場打開增加停車位、開行免費公交……這些措施在一些中小城市更容易做到。遊客越來越在意的,不僅(jin) 是目的地有多美,更是目的地對自己有多好。
旅遊目的地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中國旅遊研究院總統計師 馬儀(yi) 亮:①對於(yu) 一些旅遊目的地來說,相關(guan) 管理機構要注意旅遊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因為(wei) 很多設備更新換代和維護相對滯後了。現在遊客多了,市場活躍起來之後,一定要做好相關(guan) 保障和排查工作。
②要打破一些行業(ye) 壁壘,進行更多綜合執法,不能出事之後說“不在責權範圍之內(nei) ”,相互推諉。
③一些安全應急指揮處置預案要前置,不能等到出事之後再來處理相關(guan) 問題。
④做好市場監管下沉。遊客越來越多地從(cong) 景區走向社區,菜市場都要進行旅遊文化改造了,這些地方的安全監管、市場秩序等方麵也要維護到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