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獨家|劉慈欣“跨界”對話工程師

發布時間: 2024-05-01 22:02:00 來源: 經濟參考報微信公眾號

  北京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院長、科幻作家劉慈欣,北京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名譽院長、科幻作家王晉康,北京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科幻作家超俠(xia) ,導演、教授、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孫立軍(jun) ,與(yu)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首席專(zhuan) 家李慧莉,中核集團新一代人造太陽“駕駛員”陳逸航,北京芯智達腦機接口專(zhuan) 家李園,在新華社經濟參考報抖音號,進行了一個(ge) 多小時的跨界碰撞。

  對話過程精彩紛呈、亮點不斷,小編為(wei) 大家梳理了十大看點。

  劉慈欣對話中核工程師:

  新一代人造太陽如何 “駕駛”?

  太陽的核心溫度是1500萬(wan) 攝氏度,但人造太陽的內(nei) 部溫度可以達到1億(yi) 攝氏度以上!核聚變燃料像一團高溫的火焰,非常不穩定,如何控製、駕馭它?“托卡馬克裝置”“等離子體(ti) ”“高溫聚變燃料”“強磁場”“粒子束”……這些科幻小說中看一眼就燃起來的“燒腦”詞匯,就是人造太陽“駕駛員”日常工作接觸的內(nei) 容。

  劉慈欣對話深地專(zhuan) 家:

  未來的地下城什麽(me) 樣?

  有未來技術“加持”,地下城可能會(hui) 與(yu) 你想象的截然不同。先進的影像技術能夠模擬自然環境,地下城不一定是封閉的,它可以很廣闊;地下2000米,溫度可能高達50度,隔熱高科技得安排上。怎麽(me) 選址才靠譜?深地專(zhuan) 家李慧莉“開腦洞”:有了未來隔熱科技,地下城也許能建在任何想建的地方,千米萬(wan) 米深度都不是問題。科幻作家劉慈欣表示,外太空輻射太強,人類最需要地下城的地方,其實可能在月球、火星上。在那裏,地下城可以有效地阻隔太空中的強輻射,同時營造可以呼吸、溫度適宜的環境。

  劉慈欣對話腦機接口專(zhuan) 家:

  科幻對腦機接口的終級想象是數字化生存

  腦機接口專(zhuan) 家李園表示,大腦產(chan) 生情感、思想、記憶、行為(wei) ,都會(hui) 消耗能量。與(yu) 超級計算機運算相比,大腦的耗能隻是前者的百萬(wan) 分之一。大腦到底是怎麽(me) 做到的?

  隨著腦機接口技術的進步,人類或許會(hui) 實現“腦聯網”,將大腦與(yu) 外部世界,甚至其他大腦相連。科幻作家劉慈欣這樣描繪未來:當人類借助腦機接口技術,百分百識別、儲(chu) 存大腦中的信息,再將其送入計算機——這就是數字化生存,是科幻對腦機接口的終極想象。

  劉慈欣:《三體(ti) 》為(wei) 何能走向世界

  《三體(ti) 》的成功源於(yu) 什麽(me) ?劉慈欣說,在廣闊的宇宙中,人類是一個(ge) 很小的存在。把人類文明作為(wei) 整體(ti) 來描述,是《三體(ti) 》獲得世界關(guan) 注的一個(ge) 重要原因。“共同麵對未來危機與(yu) 挑戰”的設想,超越了文化和國家,觸動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類共鳴。

  可控核聚變何時點亮“第一盞燈”?

  在科幻小說界,“50年以內(nei) ”已經成了一個(ge) “梗”?王晉康說,自己參觀過中國環流二號、三號後,倍感振奮,因為(wei) 這一次,真的有可能在50年以內(nei) ,甚至十幾年以內(nei) ,實現可控核聚變“點亮第一盞燈”!如果實現這個(ge) 目標,人工控製核聚變就離實用很近了!

  腦機接口可以把人變成“超人”嗎?

  如何定義(yi) “超人”?李園介紹,現在的腦機接口技術,已經能實現這些場景:解碼運動意圖,讓四肢癱瘓的患者“隔空”操控手套,自主抓取物品;配合穿戴外骨骼,幫助殘障人士重新站起身走路……腦機接口技術幫助人們(men) 成為(wei) 自己的“超人”,它或許真的能夠改變世界。

  未來互動電影或將開啟電影新篇章

  一千個(ge) 人眼中有一千個(ge) 哈姆雷特。想看悲劇?想看喜劇?觀眾(zhong) 或許可以自己選擇。孫立軍(jun) 表示,隨著人工智能和影視技術快速發展,一種互動性極強的電影形式或將開啟電影藝術的新篇章。到那時,觀眾(zhong) 能夠參與(yu) 並影響電影情節的發展,電影不再是線性的敘事結構,能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更加多樣化和個(ge) 性化的觀影體(ti) 驗。

  “最先找到油氣的地方是在人的腦海裏”

  “最先找到油氣的地方是在人們(men) 的腦海裏。”這是美國著名石油勘探家華萊士的名言。在李慧莉看來,在油氣勘探領域,想象力是推動創新的關(guan) 鍵動力。科研人員通過大膽設想、細致求證,成功發現了如順北油氣田等深層油氣資源,證明了在深入了解現實狀況和目標明確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對於(yu) 油氣勘探成功至關(guan) 重要。在油氣勘探過程中,科研人員需要基於(yu) 現實狀況和目標,運用豐(feng) 富的想象力構想可能的地質結構和儲(chu) 氣體(ti) 係,從(cong) 而指導勘探工作。

  王晉康:科幻作品裏的情節已開始實現

  人類追逐想象的腳步從(cong) 未停止,科幻也逐漸成為(wei) 現實。從(cong) 潛水艇、直升機、火箭到智能手機、人工智能、3D打印,這些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東(dong) 西,曾經都隻出現在科幻作品裏。“在我小說中出現的能戰勝世界圍棋棋王的人工智能,沒想到真的在我有生之年出現了;我在小說裏寫(xie) 的電磁推進火箭發射現在也已經成為(wei) 項目,我感到很振奮。”王晉康說。

  超俠(xia) :青少年和科幻產(chan) 業(ye) 結合

  可能是想象力經濟的未來

  還記得年少時訂的那本科幻雜誌嗎?科幻作家超俠(xia) 認為(wei) ,青少年科幻與(yu) 產(chan) 業(ye) 的結合是想象力經濟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不過超俠(xia) 也指出,科幻是“無處不在、充滿潛力”的。他們(men) 為(wei) 小朋友出版的《三體(ti) 》立體(ti) 書(shu) ,最後受到了很多大朋友的喜愛。

  節目中,嘉賓對中國科幻和中國製造

  送出了美好祝福

  ↓ ↓ ↓

  劉慈欣

  我希望未來科技的發展能夠讓人類建設一個(ge) 更美好的地球,同時也能夠讓人類開拓更大的生存空間。希望科幻產(chan) 業(ye) 能產(chan) 生更多更好的原創作品,在這個(ge) 基礎上,希望科幻能夠借助於(yu) 現代的媒體(ti) 技術,擁有更大的發展、擁有更多受眾(zhong) 群體(ti) 。

  王晉康

  立足科學平台,放飛想象雙翅。想象力、創新思維是新質生產(chan) 力的關(guan) 鍵。?

  超俠(xia)

  把科幻變為(wei) 現實的產(chan) 業(ye) ,才是最偉(wei) 大的未來產(chan) 業(ye) 。而這個(ge) 時候,我們(men) 的世界會(hui) 變得越來越科幻。

  孫立軍(jun)

  第一,讓中國科幻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第二,讓科幻產(chan) 業(ye) 帶動新經濟,讓新質生產(chan) 力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也使我們(men) 的科幻產(chan) 業(ye) 越來越好。

  李慧莉

  我希望我們(men) 的科幻和科技創新,能在想象力的基礎之上攜起手來,能夠創造一個(ge) 更美好的未來,能給我們(men) 帶來更多愉悅的精神享受。

  陳逸航

  人類的征程是星辰大海,但這不是隻靠核聚變能實現的。科幻作家和工程師要攜起手來,一起實現這個(ge) 宏偉(wei) 的目標。

  李園

  科幻作家負責想象,工程師們(men) 負責實現。希望我們(men) 能夠運用科學和技術更好地認識自我,認識自然,讓人類和自然能夠更好地和諧相處。

出品人:周亮、王明浩、孫誌平 

監製:李佳鵬、塗銘、樊華 

策劃:祁蓉、丁靜 

終審:張鬆、王小波、郭亞(ya) 冬 

統籌:王宏達、王宇淩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