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men) 露營地開業(ye) 以來的第一個(ge) ‘五一’假期。”5月2日,在位於(yu) 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賢庠鎮青萊村的“最北營·海風巷子”露營地內(nei) ,“00後”台胞王美淳正忙著製作咖啡、台式奶茶、香腸等美食,“假期第二天的人氣比第一天還要高,快忙不過來了”。
王美淳製作“珍珠奶茶”。 林波攝
“忙碌”是王美淳“五一”假期的真實寫(xie) 照,“睡醒睜開眼就要做事,這是假期別樣的‘甜蜜煩惱’”。
王美淳來自台灣南投,於(yu) 2023年8月在這座海邊小村創辦了露營地。
24年、三代人,在大陸安居樂(le) 業(ye) ,與(yu) 大陸發展同頻共振、共享機遇,這是王美淳一家人的“登陸”故事。
“大陸發展很快,特別是鄉(xiang) 村地區湧現了很多新的業(ye) 態和機遇,我也希望能在大陸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ye) 。”曾經,做一名優(you) 秀的服裝設計師是王美淳的理想,但在與(yu) 青萊村相遇後,她選擇在鄉(xiang) 村傳(chuan) 遞美,讓更多人享受海邊的這份閑暇時光。
王美淳說:“爺爺、爸爸、媽媽,他們(men) 都有自己的事業(ye) ,雖然我就讀的是服裝設計專(zhuan) 業(ye) ,但他們(men) 都支持我在大陸鄉(xiang) 村發展。”
“最北營·海風巷子”露營地一景。 林波攝
背倚青山、麵朝大海,一頂帳篷、幾把椅子,三五好友暢享假期時光,這是王美淳傳(chuan) 遞的假期鬆弛感。
“露營在台灣也非常火,我希望能將台灣元素和象山特色融合,為(wei) 大家呈現一個(ge) 理想的放鬆地。”王美淳如是說。
“哇嘎哩共”“我的儂(nong) 講”,這是在該營地白色幕牆上的兩(liang) 句話。
“這兩(liang) 句話的意思都是‘我和你說’,一句是台灣方言,一句是象山方言,希望通過方言的‘碰撞’拉近人與(yu) 人之間的距離。”王美淳解釋說。
與(yu) 此同時,她還將台灣茶葉和象山“紅美人”柑橘結合,研製出“橘子茶凍”這一新飲品,“因為(wei) 我們(men) 希望將這裏打造成兩(liang) 岸青年的家,未來我也會(hui) 繼續尋找兩(liang) 地的結合點,讓更多人感受‘萬(wan) 象山海’之美,也為(wei) 台灣朋友走進大陸提供一個(ge) 小小的平台”。
如今越來越多的台灣年輕人將大陸作為(wei) 實現自己事業(ye) 的理想之地。他們(men) 看到了大陸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文化旅遊等方麵的快速發展,也看到了大陸對於(yu) 創業(ye) 創新的鼓勵和支持。
從(cong) 寧波到深圳,在這個(ge) “五一”假期裏,來自台灣的“95後”姐弟蘇佩琪、蘇睿樺將台灣美食——五香肉卷、沙茶魷魚帶到了大陸的另一座城市。
蘇佩琪、蘇睿樺在寧波東(dong) 裕台灣夜市經營著一家台灣美食鋪,攜手將地道的家鄉(xiang) 小吃推廣到大陸各地。
“這個(ge) 假期受邀到深圳辦展,節假日客流量爆滿,這兩(liang) 天都是排隊的人。”看到家鄉(xiang) 美食受到大家的青睞,蘇佩琪深刻感受到了大陸市場的潛力,“越忙碌越開心,忙完這段時間就回寧波,當地的朋友也在呼喚我們(men) 早點回去”。
他們(men) 是台灣Z世代“登陸”創業(ye) 創新的剪影。不同於(yu) 民眾(zhong) 的“休假模式”,“登陸”創業(ye) 創新的台灣Z世代們(men) 在忙碌中感受到了大陸的發展潛力和機遇,成了“五一”假期裏一道亮麗(li) 風景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