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有這麽(me) 一群人,他們(men) 遠離家人陪伴,遠離城市喧囂,在自己的崗位上保障著千家萬(wan) 戶。在內(nei) 蒙古赤峰翁牛特旗境內(nei) 的孫家營風電場,90後小夥(huo) 兒(er) 馬亮和工友們(men) ,維護著225台風電機機組的正常運行,他們(men) 也被稱為(wei) “追風人”。
馬亮和搭檔正在進行的機艙罩外部吊裝鎖扣作業(ye) ,是這一天風電機組發動機更換工作的開始。
機艙罩外部打開之後,馬亮和他的搭檔順利進入艙內(nei) ,在這裏,他們(men) 要把需要更換的發動機拆除下來。
機艙內(nei) 的空間雖然有20平方米左右,但可供檢修的空間累計還不到5平方米。很多工作隻能在僅(jin) 容得下一個(ge) 人的狹小空間進行,需要大家小心翼翼反複調整作業(ye) 位置。
花了近1小時,才總算將超5噸重的發動機安全吊運出艙。就在這時,由於(yu) 風力變大,吊裝工作被迫停止。風速過大時,檢修工在高空作業(ye) 站不穩,就會(hui) 有危險。馬亮說,因為(wei) 春季內(nei) 蒙古草原天氣多變,所以中途停工的情況經常發生。
孫家營風電場檢修工馬亮:我們(men) 工作時間最長的一台風機,當時幹了7天。比如現在風還挺小的,可能過一兩(liang) 個(ge) 小時就起風了,我們(men) 就得趕緊停止作業(ye) 。
馬亮所在的孫家營風電場年發電量超4.5億(yi) 千瓦時,相當於(yu) 可供當地15萬(wan) 多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為(wei) 了保障這15萬(wan) 戶家庭的用電安全,風電檢修工們(men) 是哪裏有故障就到哪裏去,隨時有任務隨時出發。
馬亮的這個(ge) 檢修班組大多是90後,以老帶新,目前幹風電檢修工這行時間最短的也有6年了。除了檢修,大家日常的主要工作還有巡檢:80米高,相當於(yu) 25層樓高的風機,兩(liang) 人一組,每天要爬2到3台。
等待兩(liang) 個(ge) 多小時後,風速終於(yu) 小了一些,大家迅速就位,繼續接下來的吊裝恢複作業(ye) 。大家夥(huo) 兒(er) 都說,今天運氣不錯,他們(men) 搶一下工期,在下一個(ge) 禁止作業(ye) 的風速警報來臨(lin) 之前,應該能完成任務,明天新的風機檢修任務還在等著他們(men) 。
孫家營風電場檢修工 金豔波:把每個(ge) 環節做到位,我認為(wei) 這就是我們(men) 堅持在一線的意義(yi) 。
孫家營風電場檢修工馬亮:每台風機有故障之後給它解決(jue) 問題,讓所有風機全部運行起來,是我最開心的事。
孫家營風電場檢修工劉永順:在回家的路上,正好能看到路燈全都亮起來的那一刻,就感覺自己也為(wei) 這萬(wan) 家燈火出了點力,挺滿足、挺高興(xing) 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