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國內(nei) 旅遊出遊合計2.95億(yi) 人次,同比增長7.6%,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28.2%;國內(nei) 遊客出遊總花費1668.9億(yi) 元,同比增長12.7%,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3.5%。
文化和旅遊部5月6日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旅遊還是“頂流”。
在哈爾濱中央大街,一道“最美人牆”成為(wei) “五一”假期新“網紅”打卡點:麵對全國各地湧來的海量遊客,當地組織特警,在中央大街以“雨刷式”人牆的方式維持秩序。一開一合間,人車分流、秩序井然。
不隻哈爾濱。上海外灘再現“拉鏈式”人牆、蘇州打造“君到蘇州”一站式智慧文旅線上服務總平台、宜賓設置一萬(wan) 多個(ge) 免費臨(lin) 時占道停車位……美景之外,各地紛紛以更優(you) 質的服務、更豐(feng) 富的供給、更完善的設施撐起旅遊的“裏子”,令這個(ge) “五一”假期的文旅市場“韻味十足”。
經典長紅,傳(chuan) 統景區有“鮮味”——
從(cong) 北京故宮到杭州西湖,從(cong) 成都春熙路到西安大唐不夜城,傳(chuan) 統旅遊熱門景區成為(wei) 遊客“不出錯”的選擇。攜程數據顯示,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重慶、廣州、南京、武漢、西安等大城市仍舊占據熱門目的地第一梯隊。
“每個(ge) 城市都來了一億(yi) 人!”網友的趣評,形象地反映各地人山人海、遊客熱情高漲的場麵。
更好滿足遊客需求,熱門景區創新挖潛:在南京,包括渡江勝利紀念館、六朝博物館在內(nei) 的南京市博物總館所屬各場館均延時開放;在杭州,多條直通景區的地鐵公交接駁線開通;在重慶,78條特色旅遊體(ti) 驗線路和100餘(yu) 項消費惠民舉(ju) 措展現“寵粉”力度……
小眾(zhong) 興(xing) 起,新興(xing) 目的地有“趣味”——
避開人潮湧動的熱門景區,越來越多的人青睞彰顯個(ge) 性的小眾(zhong) 目的地。“反向遊”“撿漏遊”成為(wei) 這個(ge) “五一”假期的亮點,許多小城市、縣域和鄉(xiang) 村“異軍(jun) 突起”。
到安吉、桐廬尋山,在都江堰、平潭親(qin) 水,去彌勒、景洪感受民族風情……人們(men) 越來越重視旅遊中的特色元素,助推更多“寶藏”目的地湧現。
順應個(ge) 性化需求,“說走就走”的旅行在這個(ge) 假期占據更多比重。飛豬數據顯示,假期中租車、包車等自駕遊預訂量同比去年增長均超過四成。
國風勁吹,旅遊休閑有“文化味”——
“四麵荷花三麵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假期中,不少身著漢服的遊客通過詩詞對答,免費進入山東(dong) 濟南趵突泉公園遊覽,休閑之旅頓時充滿濃濃詩意。
走進各地景區,漢服妝造、國風飾品已經成為(wei) “標配”,人們(men) 將對傳(chuan) 統文化的喜愛穿在身上、吟在口中,文化因旅遊“活起來”“火起來”。
除了曆史文化景區,博物館熱度同樣居高不下。湖北省博物館首次展出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簡主人“喜”3D複原頭像,山西北齊壁畫博物館的樂(le) 師們(men) 再現壁畫《夫婦宴飲圖》中的古樂(le) 演奏場景,甘肅博物館鎮館之寶銅奔馬“返崗上班”……因為(wei) 博物館,人們(men) 的旅行有了更多底蘊。
旺季開啟,文旅市場“味”來可期——
5月5日,“五一”假期最後一天,恰好迎來立夏節氣。萬(wan) 物蓬勃生長,處處風光秀美。
夏季的到來,也意味著每年旅遊旺季的來臨(lin) 。大江南北,湛藍的海、青翠的山、蔥鬱的林,無不撩撥心弦,提醒人們(men) 計劃暑期的休閑時光。
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暑期文旅市場將更加火熱。“五一”假期好比一場“預演”,遊客的需求在哪裏,服務的重點在哪裏,發展的要點在哪裏,都將為(wei) 市場提供重要參考。
接下來,文化和旅遊部將啟動暑期文化和旅遊消費季,各地將推出一批特色文旅活動、新型消費場景和消費惠民措施,一個(ge) 更多玩法、更有韻味的旅遊旺季值得期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