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冒官方名義造假行騙 借科技之名傳謠牟利——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2024年4月辟謠榜綜述

發布時間: 2024-05-09 20:37:00 來源: 中國網信網

  近日,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對4月網絡謠言進行了梳理分析。網上數據監測和網民舉(ju) 報顯示,當月網絡謠言主要集中在民生政策、公共安全、科學科普等方麵。造謠者或冒用官方名義(yi) 杜撰歪解政策,或虛構誇大涉震情汛情災情,或傳(chuan) 播偽(wei) 科普信息,侵害群眾(zhong) 合法權益,擾亂(luan) 社會(hui) 公共秩序。

  冒用官方名義(yi) 造假行騙,損害群眾(zhong) 利益。4月以來,一些不法分子冒用國家機關(guan) 名義(yi) 、假扮相關(guan) 工作人員,編造詐騙“話術劇本”,企圖行騙牟利。如全國多地有群眾(zhong) 接到所謂“網信辦”來電,不法分子假冒網信辦工作人員,以“群眾(zhong) 手機涉嫌違法違規、要求配合調查否則停機處理”等為(wei) 由,借機詢問群眾(zhong) 個(ge) 人信息實施詐騙。另有網傳(chuan) 民政部養(yang) 老服務司開展“頤養(yang) 家園建設”“個(ge) 人普惠養(yang) 老金方案”等所謂“官方行為(wei) ”,實際上均係不法分子實施的違法詐騙行為(wei) ;“養(yang) 老保險斷繳3個(ge) 月待遇清零”“單次住院不超過15天”等假消息以訛傳(chuan) 訛,歪解國家醫保政策,損害群眾(zhong) 合法權益。

  炒作災害謠言危言聳聽,煽動恐慌情緒。4月,廣東(dong) 、江西、福建等南方多地持續多輪強降雨,台灣、新疆、雲(yun) 南等地接連發生地震,相關(guan) 災害消息牽動網民關(guan) 注目光,一些別有用心者利用網民的關(guan) 心與(yu) 共情,不惜編造謠言騙取流量,不僅(jin) 混淆視聽、誤導公眾(zhong) ,還引發了不必要的恐慌情緒。如廣東(dong) 出現持續性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後,“清遠英德洪水致碼頭崩堤”“綏江河原水水源不足,將進行分時段供水”“東(dong) 莞暴雨8人死亡”等與(yu) 事實不符的圖文短視頻在網上流傳(chuan) ,誇大甚或虛構致災情況;再如台灣花蓮縣海域7.3級地震、雲(yun) 南迪慶香格裏拉市4.7級地震發生後,“台灣7.3級地震導致重慶某橋梁晃動、浙江寧波一小區外牆開裂”“香格裏拉市4.7級地震中有數百人受傷(shang) ”等與(yu) 地震相關(guan) 的不實信息在網絡流傳(chuan) ,惡意擾亂(luan) 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會(hui) 影響。

  利用科技概念製造噱頭,誤導公眾(zhong) 認知。4月,涉及天文、文物、健康、環保、農(nong) 業(ye) 、教育等諸多領域的假科技、偽(wei) 科學信息流傳(chuan) 於(yu) 網上,造謠傳(chuan) 謠者利用人們(men) 對新技術的好奇和向往心理,或誇大其詞、或扭曲事實、或利用AI憑空編造,企圖蒙蔽群眾(zhong) 、牟取私利。比如,“中國‘天眼’變成垃圾場”純屬張冠李戴,“三星堆挖出酷似‘飛碟’青銅器”完全由AI合成,“福州福飛北路核輻射超標”則更是博取眼球的惡意炒作,擾亂(luan) 廣大群眾(zhong) 的正確認知與(yu) 理性判斷。還有一些商家為(wei) 帶貨牟利,利用偽(wei) 科學炒概念,宣稱“量子賦能農(nong) 作物,抗病抗災還增產(chan) ”“‘體(ti) 考神器’喝一口就能及格”,損害公眾(zhong) 利益,社會(hui) 影響惡劣。此外,在食品健康領域,諸如“食用蜂蜜或花粉防過敏”“雞蛋煮老後有層‘黑膜’,吃了會(hui) 致癌”等說法流傳(chuan) ,讓人將信將疑,實則都是不符合科學、不利於(yu) 健康的說法。

  5月,“五一”小長假伴隨著外出旅遊高峰,與(yu) 交通出行、飲食住宿、文旅消費等話題相關(guan) 的民生類謠言及詐騙信息可能增多,涉自然災害、安全事故等方麵謠言亦或潛滋暗長。

  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提醒廣大網民,麵對網上各類傳(chuan) 言切勿輕聽輕信,加強核實辨別,增強防謠能力,共同維護清朗網絡環境。

(責編: 周晴晴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