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吉林:老工業基地煥發新質生產力

發布時間: 2024-05-09 20:43:00 來源: 經濟參考報

  吉林省是我國老工業(ye) 基地省份,曾產(chan) 出新中國第一輛汽車、第一列鐵路客車、第一袋化肥,誕生了一汽、吉化、長客等諸多“國”字號大型企業(ye) 。如何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基礎優(you) 勢變成發展動力?吉林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因地製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特別是發力大裝備集群和新能源、新材料等產(chan) 業(ye) ,著力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煥新升級,推動老工業(ye) 基地以新質生產(chan) 力實現煥新突破。

 

  一列列車背後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新動能”

  吉林西部,林立的風車發力轉動,藍色的光板熠熠生輝。這些風光製取的電能,將在吉林西部地區的氫能源製取基地,置備“綠氫”。

  吉林中部,中車長客股份有限公司的試車線上,一列車頭呈流線型、車身以藍色為(wei) 主色調、搭配“H2”符號的“科幻列車”剛剛完成試驗。

  這兩(liang) 個(ge) 看似有些“不搭邊”的場景,卻在悄悄地搞起“聯名”。

  不久前,由中車長客股份公司自主研製的我國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在位於(yu) 長春的中車長客試驗線進行了運行試驗,列車成功以時速160公裏滿載運行,實現全係統、全場景、多層級性能驗證,標誌著氫能在軌道交通領域應用取得新突破。

  “氫能市域交通具有清潔環保、運維簡單、建設周期短、固定投資少等優(you) 勢,具備高速度、大運量、快速乘降、安全智慧等特點。”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新技術研究部新型能源研究室主任石磊說。

  這款列車的成功研發,在軌道交通行業(ye) 和氫能源技術研發應用取得突破的同時,也是吉林省大力培育大裝備產(chan) 業(ye) 集群、深入推進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全麵實施“氫動吉林”行動結出的豐(feng) 碩成果。

  “吉林省新能源資源稟賦優(you) 越,國家九大清潔能源基地之一鬆遼清潔能源基地的核心區域,待開發規模達到上億(yi) 千瓦,後備資源充足,發展綠氫條件優(you) 越。”長春工業(ye) 大學化學與(yu) 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王哲認為(wei) ,氫能源正是吉林省因地製宜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的發力方向。

  在王哲看來,吉林省發展氫能源產(chan) 業(ye) ,特別是在延展氫能源產(chan) 業(ye) 鏈上,具有諸多優(you) 勢,全省產(chan) 業(ye) 基礎與(yu) 氫能產(chan) 業(ye) 融合度高、銜接性好。

  而在石磊看來,軌道交通製造行業(ye) 和氫能源產(chan) 業(ye) 的“聯名”過程,也是推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企業(ye) 加快用新技術改造提升的過程。

  “麵對氫能源市域列車這一全新的軌道交通車輛產(chan) 品類型,以及從(cong) 未采用過的氫燃料電池和儲(chu) 能電池相結合的混合動力供電方式,車輛研發設計團隊沒有可以直接借鑒的車輛平台。這個(ge) 研發過程,為(wei) 研發團隊進一步積累了車輛架構設計、混合動力控製、能量管理策略等新技術,增強了企業(ye) 的含‘新’量。”石磊說。

 

  一組風機背後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新模式”

  綠色發展是新質生產(chan) 力的內(nei) 在要求。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過程中,吉林省因地製宜,著力用好本地資源,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向新模式快速發展。

  傳(chuan) 統的原油開采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吉林油田卻生產(chan) 出了“零碳原油”。

  碧水藍天,查幹湖畔,吉林油田零碳示範區新立采油廠Ⅲ區塊的采油設備忙碌地運轉著。與(yu) 傳(chuan) 統油田不同,在一台台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設備及新技術的助力下,這裏生產(chan) 出的原油,生產(chan) 用能全部來自清潔能源。

  “依托清潔能源,老油田在能源供給方麵實現了新突破,吉林油田產(chan) 出了我國第一桶‘零碳’原油。”吉林油田新能源事業(ye) 部負責人賈雪峰說。

  吉林油田不僅(jin) 通過風光發電項目實現了綠電替代,還通過地熱、光熱、空氣源熱部分替代天然氣加熱,每年可減少天然氣消耗60萬(wan) 立方米。結合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yu) 封存等新技術,真正實現了零碳生產(chan) 。

  不久前,在吉林油田昂格55萬(wan) 千瓦風電項目建設現場,第一批新能源規模外送工程首台風機成功吊裝。該項目是中國石油在建單體(ti) 規模最大集中風電項目,預計該項目全部建成投運後,可實現年發“綠電”量16.3億(yi) 千瓦時。

  2023年,吉林省新能源裝機容量占全省發電總裝機的40.4%,超過煤電成為(wei) 省內(nei) 第一大電源。“依托新能源優(you) 勢,吉林省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已處於(yu) 國內(nei) 第一梯隊。”吉林省能源局相關(guan) 人士介紹,這為(wei)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激發無限可能。

  “陸上風光三峽”工程持續推進,新能源產(chan) 業(ye) 鏈條聚優(you) 成勢。中國中車集團、三一集團、華能、大唐等行業(ye) 龍頭企業(ye) 陸續進駐,風力發電主機、葉片、塔筒、機艙罩等實現本地化生產(chan) ,清潔能源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吉林省轉型發展新動力。

 

  一絲(si) 纖維背後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新躍遷”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而是要堅持從(cong) 實際出發,先立後破、因地製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chan) 業(ye) 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積極促進產(chan) 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吉林化纖集團是一家有著近60年曆史的老國企,是聚焦人造絲(si) 、腈綸纖維等領域的傳(chuan) 統製造業(ye) 企業(ye) 。近年來,該企業(ye) 依托傳(chuan) 統優(you) 勢,著力發展碳纖維板塊,已經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人造絲(si) 、腈綸纖維、竹纖維生產(chan) 基地,也是全國最大、全球單線效率最高、規格排號最全的碳纖維生產(chan) 基地。

  “傳(chuan) 統行業(ye) 想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產(chan) 品創新這一塊,我們(men) 通過技術攻關(guan) 提升了抗起球性,還有其他功能性纖維,使這個(ge) 產(chan) 品在原有的精紡領域、毛紡領域,進入棉紡領域。”吉林化纖集團腈綸公司常務副經理劉明哲說。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高度依賴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提供的原材料作支撐,同時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龐大規模也為(wei) 新興(xing) 技術提供多維應用場景。這一“舊”一“新”之間的互動,正在這家企業(ye) 上演。

  走進吉林化纖碳纖維車間,一條條碳絲(si) 穿過收絲(si) 機纏繞成筒,碳纖維原絲(si) 被生產(chan) 出來後經過道道工序,最終變身為(wei) 黑色的碳纖維。

  吉林化纖集團副總經理孫小君向記者介紹說,碳纖維的工藝都是在腈綸基礎上再演變、再開發,吉林化纖擁有了大量的腈綸生產(chan) 的工程技術人員,傳(chuan) 統優(you) 勢變成了吉林化纖對碳纖維原絲(si) 的生產(chan) 得天獨厚的人才優(you) 勢和技術優(you) 勢。

  吉林化纖集團還在碳纖維原絲(si) 領域突破了一係列技術屏障,拳頭產(chan) 品T700級強度碳纖維性能不斷提升;又實現“無中生有”,高精尖產(chan) 品能“上天下海”。與(yu) 此同時,這家企業(ye) 始終堅持以客戶為(wei) 中心型、效率驅動型、工程技術型、基礎研發型創新,推動傳(chuan) 統纖維板塊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

  “真正實現了碳纖維原絲(si) 市場化,國內(nei) 市場占有率達到90%以上,也讓進口碳纖維原絲(si) 價(jia) 格隨之下跌40%。”吉林化纖集團銷售總監馬福良說。

  “下一步重點研究碳纖維的應用,我們(men) 已經和中國一汽在全麵地研發汽車輕量化部件、與(yu) 中車長客在軌道交通輕量化等方麵開展研究。我們(men) 的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原絲(si) 發展到碳絲(si) ,未來還會(hui) 從(cong) 複合材料到直接做終端的製品,加快碳纖維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的布局和發展。”孫小君說。

(責編: 周晴晴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