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東西問|中外專家:“發現彼此”,促中法文明互鑒

發布時間: 2024-05-10 09:41: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以“發現彼此:中法建交60年”為(wei) 主題,第三屆“東(dong) 西問智庫”對話活動9日在北京舉(ju) 行。中外專(zhuan) 家學者圍繞中法文明互鑒展開深入探討。

  

  圓桌對話。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

   “發現彼此”至關(guan) 重要

  中法地處歐亞(ya) 大陸的兩(liang) 端,是東(dong) 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兩(liang) 國的彼此“發現”從(cong) 曆史中走來。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錢乘旦指出,每每在歐洲曆史的關(guan) 鍵節點,法國總會(hui) 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19世紀中葉開始,中國的知識分子從(cong) 法國學習(xi) 社會(hui) 製度變革的曆史經驗,雙方的彼此“發現”不斷邁進,而這種“發現”是中法之間互相了解、理解的基礎。

  

  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錢乘旦。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

  法國漢學家魏明德將法中文明喻為(wei) 美酒與(yu) 好茶,因為(wei) 不同,所以有“互見”的可能和“互鑒”的價(jia) 值,兩(liang) 種文明可以像“高山流水”一樣,欣賞相互的高度,既能相互理解,也能相互回應。

  從(cong) 現實出發,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中國歐洲學會(hui) 會(hui) 長馮(feng) 仲平認為(wei) ,過去幾十年間,世界發生了深刻變化,中歐之間的彼此深信十分重要。“隻有正確理解法國,才能正確理解歐洲。”他說,從(cong) 戰略的高度、從(cong) 對未來世界方向把握的高度去發現彼此,成為(wei) 共識。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中國歐洲學會(hui) 會(hui) 長馮(feng) 仲平。中新社記者 易海菲 攝

   加深對話化解“誤讀”

  “想象”是不同文明交流的恒常關(guan) 鍵,但“誤讀”也隨之產(chan) 生。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大華講席教授楊慧林認為(wei) ,“誤讀”帶來許多的過度闡釋,背後的根源是理解世界方式的不同。但越是存在誤解,就越是需要學術層麵的對話,東(dong) 西文明互鑒,亟需思想層麵的深入對話和雙向闡釋。

  

  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大華講席教授楊慧林。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

  如何看待“他者”,是每個(ge) 文明都需要回答的問題。在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餘(yu) 中先看來,認識“他者”,是為(wei) 了更好地認識“本我”。中法文化之間的誤讀與(yu) 理解,是為(wei) 了建立一種“和而不同”的關(guan) 係。從(cong) 這一角度出發,中法之間的對話仍有很大空間。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餘(yu) 中先。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

  馮(feng) 仲平認為(wei) ,“誤讀”不可怕,但可怕的是缺乏相互了解的願望。中歐都認識到對方很重要,但雙方也麵臨(lin) 很大挑戰。應該從(cong) 擁有了解對方的強烈願望入手,讓中法、中歐以至於(yu) 世界變得更好。

   文化“相知”走向未來

  文化是更深遠、更持久的力量,文化“相知”是其他領域互信合作的基礎。央華戲劇創始人、藝術總監、導演王可然以話劇《悲慘世界》正走向歐洲為(wei) 例指出,合作的過程就是發現彼此“相知”的過程,是“我”發現“彼”,也是“彼”發現“我”。在這個(ge) 平等的、相互尊重的過程中,堅持融合、堅持信任至關(guan) 重要。

  

  央華戲劇創始人、藝術總監、導演王可然。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

  魏明德認為(wei) ,中法交流的特色,從(cong) 一開始就重視科學、文學、藝術領域的交流,是一種文明對話,而不是商業(ye) 交往。人文主義(yi) 的精神,就是中法交往的特點。

  “兩(liang) 種文化的真正溝通,要求雙方都有關(guan) 於(yu) 對方的深入了解,知曉對方的文化結構,了解對方文化的深層、底層含義(yi) ,這不是表麵上的溝通,而是心靈上的溝通。”錢乘旦表示。

  第三屆“東(dong) 西問智庫”對話活動由中國新聞社主辦,“東(dong) 西問智庫”和《中國新聞周刊》承辦。活動期間,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jun) 致辭並向第四批“東(dong) 西問智庫”學術顧問、特聘專(zhuan) 家頒發了聘書(shu) 。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