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數據局綜合司印發《數字經濟2024年工作要點》,提出適度超前布局數字基礎設施,深入推進信息通信網絡建設,加快建設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全麵發展數據基礎設施。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加快形成全國一體(ti) 化算力體(ti) 係。顯然,這是要加強算力資源高效調度,推動跨區域、跨機構等互聯互通,打通算力網絡“最後一公裏”。
算力是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的關(guan) 鍵要素。簡而言之,算力就是計算能力。算力水平說明數據處理能力的強弱,決(jue) 定著人工智能發展速度和深度。當前,人工智能不斷掀起浪潮,算力已成為(wei) 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的布局重點,甚至成為(wei) 某些國家遏製他國發展人工智能的撒手鐧。算力還有明顯的賦能作用,根據測算,一個(ge) 國家算力指數提高,數字經濟和GDP也會(hui) 隨之增長。可以說,算力是數字經濟的底座,也是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抓手。
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首先應是東(dong) 中西部一體(ti) 化協同的算力網。與(yu) “南水北調”“西電東(dong) 送”一樣,我國實施“東(dong) 數西算”工程,目的在於(yu) 用好算力生成資源豐(feng) 富、成本更低的西部,實現東(dong) 西算力均衡布局,優(you) 化算力成本,推動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但在實踐過程中卻麵臨(lin) 傳(chuan) 輸成本高、資源對接協同難、設備跨廠商互通難等問題。算力流動順暢,才能形成一體(ti) 化算力網。這有待加強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研發算網雲(yun) 調度係統,建立算力標識體(ti) 係,完善算力互聯互通標準規範等。還有必要打造全國一體(ti) 化的算力調度平台體(ti) 係,聯通區域級、省級、市級算力調度平台,促進算力資源跨地區、跨行業(ye) 高效調度,下好全國“一盤棋”。
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應是多種算力一體(ti) 化布局的算力網。算力可以簡單分成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級算力,相應支撐的是基礎通用計算、人工智能計算和科學工程計算。我國算力總規模居全球第二位,但從(cong) 結構看,通用算力占了大半。且隨著人工智能和社會(hui) 數字化轉型快速發展,智能算力的缺口越來越大。因此,打造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不僅(jin) 要整合優(you) 化全國的算力資源,滿足各領域計算需求,更要優(you) 化算力結構,不斷提升智能算力比例,提高人工智能“智商”。
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也應是計算、網絡和存儲(chu) 協同發展的算力網。發展算力離不開存力和運力協同支撐,想要提升計算能力,數據存儲(chu) 能力、網絡運載能力缺一不可。我國已顯現出算力與(yu) 存力、運力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比如,東(dong) 數難以西算的一個(ge) 重要原因就是數據傳(chuan) 輸難。此外,我國數據量增速驚人,但存力卻遠遠跟不上。要實現算力、存力、運力高效協同發展,需加強頂層設計,優(you) 化三者比例,提升算力綜合供給能力;還要加強技術創新,推動數據處理各環節實現高效率、低成本、高智能。
打造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根本目的在於(yu) 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使用門檻,賦能千行百業(ye) 轉型升級,激發新質生產(chan) 力。一體(ti) 化才能按需高效調度全國範圍內(nei) 的算力資源,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避免重複建設,實現規模化、集約化;一體(ti) 化還能推動數據、算力、算法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從(cong) 東(dong) 部向西部流動,讓數據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打通東(dong) 西部數字產(chan) 業(ye) 大動脈;一體(ti) 化也將打破不同行業(ye) 、區域、機構之間的數據藩籬,實現互聯互通,激活數據要素價(jia) 值,賦能各行各業(ye) 。
構建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是關(guan) 鍵一步,也是大勢所趨,將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開辟更廣闊空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