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新疆南北疆多地濕地進入多種候鳥孵化育雛的旺季。
眼下,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新疆阿拉爾市塔裏木河濕地的蘆葦返青,在其中安家築巢的數十萬(wan) 隻白鷺、蒼鷺、鸕鶿等候鳥逐漸完成孵化開始育雛。
蘆葦叢(cong) 中,五千多隻白鷺幼鳥破殼而出,蹣跚學步、眺望遠方,灰白相間的蒼鷺幼鳥在成鳥的羽翼下休憩。
河中的枯木上,鸕鶿幼鳥在成鳥的身邊嗷嗷待哺。再經過兩(liang) 個(ge) 多月的育雛期,這些幼鳥即可獨立生活。
昌吉州呼圖壁縣大海子國家濕地公園,從(cong) 高空中俯瞰,由黑褐色蘆葦叢(cong) 覆蓋的濕地島嶼中,有數個(ge) 白色小圓點,蘆葦稈掩映著近百隻白鷺、蒼鷺的小家庭。經過兩(liang) 個(ge) 月的產(chan) 卵和孵化,小家庭迎來了新生命,毛茸茸的幼鳥們(men) 陸續出殼。
隨著新疆多地生態環境改善,每年有多種候鳥在疆內(nei) 多處濕地進行繁殖,甚至成為(wei) 留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