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記者手記:從“風華路”到“創新路”感受創新力量

發布時間: 2024-05-24 08:45:00 來源: 新華網

  記者近日來到位於(yu) 廣東(dong) 省肇慶市風華路的廣東(dong) 風華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實驗室內(nei) 借助放大鏡觀察到了其自主研發的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就是這顆肉眼難尋的電子元器件,構築起大到航天飛機、小到手機手表的電子通路,藏著“卡脖子”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

  “我們(men) 感到挺緊迫的,客戶對產(chan) 品的要求越來越高。”風華高科總裁徐靜說,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ye) 主動找到風華高科,提出高端研發需求。

  風華高科前身為(wei) 1984年創建的廣東(dong) 肇慶風華電子廠,經過40年發展,已成為(wei) 國內(nei) 新型元器件行業(ye) 龍頭企業(ye) ,躋身全球片式元器件製造商前列。

  “我們(men) 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做高端電子元器件‘百年老店’。”徐靜說,目前全球市場超過70%的被動元器件消費在中國,但國內(nei) 企業(ye) 產(chan) 能的市場占有率隻占10%左右,市場增量巨大。近兩(liang) 年,隨著家用電器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消費複蘇,以及新能源汽車、AI產(chan) 品等新興(xing) 領域的快速開拓,風華高科的產(chan) 能不斷提升。

  當前,國內(nei) 電子元器件行業(ye) 正逐漸從(cong) 低成本優(you) 勢向高端技術優(you) 勢轉變。風華高科這家電子元器件“鏈主”企業(ye) ,聯合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多家知名企業(ye) 成立了“廣東(dong) 省新型電子元器件創新中心”,開展上下遊關(guan) 鍵和共性技術協同攻關(guan) ,為(wei) 建設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集群提供技術和人才保障。

  風華高科生產(chan) 的部分電容產(chan) 品,用於(yu) 手機、消費類電子、AI等電子產(chan) 品。受訪企業(ye) 供圖

  離開風華高科,驅車約半小時,記者來到肇慶市高要區金渡鎮創新路。

  “這條路上的不少企業(ye) 都是風華高科培養(yang) 出來的。”廣東(dong) 晟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輝告訴記者。

  曾在風華高科工作近十年的李輝回憶,風華高科曾經使用的進口製造設備出現過維修難題,故障就出現在散熱風機上,捕捉到國內(nei) 這一技術空白的他們(men) ,隨即投入到散熱風機的創業(ye) 創新之中。“現在這家進口設備企業(ye) 在中國投資建廠,用的就是我們(men) 生產(chan) 的風機。”

  風機雖小,卻是電器設備等不可缺少的重要零部件,決(jue) 定了產(chan) 品的性能與(yu) 壽命。2015年成立的晟輝科技後來居上,從(cong) 工業(ye) 設備起家,逐步擴展到汽車、消費和醫療等領域,其風機產(chan) 品已在超低溫、超高轉、超防護和超薄超小4個(ge) 極限領域取得諸多技術突破。

  今年廣交會(hui) 上,晟輝科技推出了全球首個(ge) 零下80℃超低溫風機新產(chan) 品,遠銷韓國、日本、越南、印度以及歐美等地區。

  令記者意外的是,冰箱實現所有零部件國產(chan) 化,最後的一塊“拚圖”竟是風機。冰箱長期處於(yu) 零下低溫環境,同時工作壽命接近十年,這就對風機提出了較高要求,過去冰箱使用的風機長期依賴進口。

  “目前國內(nei) 冰箱年產(chan) 量大概9000萬(wan) 台,公司散熱風機年產(chan) 能達到3000多萬(wan) 台,可以說國內(nei) 每三台冰箱就有一台使用我們(men) 的風機。”李輝說,公司已獲得國家專(zhuan) 利授權200餘(yu) 項,相關(guan) 產(chan) 品可滿足63個(ge) 國際標準要求。

  5月19日,晟輝科技實驗室內(nei) ,一款風機正在接受噪音檢測。新華社記者謝希瑤 攝

  從(cong) “風華路”到“創新路”,從(cong) 行業(ye) “鏈主”企業(ye) ,到細分領域“隱形冠軍(jun) ”,像風華高科和晟輝科技這樣的科創企業(ye) 還有很多,他們(men) 向價(jia) 值鏈高端攀升的同時,也牽動著整個(ge) 上下遊鏈條蓄能成勢。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大力推進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居於(yu) 政府工作十大任務首位。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核心要素。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ti) 產(chan) 業(ye) 和產(chan) 業(ye) 鏈上,完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才能打通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創新到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鏈條。

  “買(mai) 得來設備和材料,也買(mai) 不來相匹配的工藝。”徐靜說,技術攻關(guan) 非一己之力能夠完成,必須加強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加快關(guan) 鍵核心技術從(cong) 實驗室走向市場化的進程。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