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華社評論員: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發布時間: 2024-05-26 09:11:00 來源: 新華網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黨(dang) 的領導、抓好黨(dang) 的建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近日在山東(dong) 考察時強調,正在全黨(dang) 開展的黨(dang) 紀學習(xi) 教育是今年黨(dang) 建工作的重點任務,各級黨(dang) 組織要精心組織、紮實推動、務求實效。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為(wei) 推動黨(dang) 紀學習(xi) 教育走深走實指明了著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開展黨(dang) 紀學習(xi) 教育是加強黨(dang) 的紀律建設、推動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舉(ju) 措。黨(dang) 紀學習(xi) 教育開展以來,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把開展黨(dang) 紀學習(xi) 教育作為(wei) 重要政治任務,加強統籌謀劃,精心組織實施,緊密結合實際,豐(feng) 富學習(xi) 形式,努力使黨(dang) 紀學習(xi) 教育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廣大黨(dang) 員幹部不斷用黨(dang) 規黨(dang) 紀校正思想和行動,使學習(xi) 黨(dang) 紀的過程成為(wei) 增強紀律意識、提高黨(dang) 性修養(yang) 的過程。

  推動黨(dang) 紀學習(xi) 教育走深走實,要加強警示教育,抓好以案促學、以案說紀,讓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為(wei) 黨(dang) 員、幹部的日常自覺。借“前車之覆”,明“後車之鑒”,以案為(wei) 鑒更能知敬畏,警鍾長鳴才能築牢防線。要深刻剖析、靈活運用不同層麵、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典型案例,分級分類開展警示教育,提升警示教育針對性、實效性,讓黨(dang) 員、幹部受警醒、明底線。要豐(feng) 富教育手段,綜合運用警示教育大會(hui) 、警示教育專(zhuan) 題片、廉政黨(dang) 課、教育讀本等多種形式,提升警示教育感染力和說服力。要創新傳(chuan) 播方式,既發揮好黨(dang) 校、廉政教育基地等作用,也充分發揮線上平台作用,提升警示教育覆蓋麵、影響力。要強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持續釋放執紀必嚴(yan) 的震懾力量,讓警示教育入腦入心,使鐵的紀律真正轉化為(wei) 黨(dang) 員幹部的日常習(xi) 慣和自覺遵循。

  推動黨(dang) 紀學習(xi) 教育走深走實,要引導黨(dang) 員、幹部全麵理解和執行黨(dang) 的紀律,在遵規守紀前提下,創造不負人民、不負時代的業(ye) 績。學紀方可知紀,明紀才能守紀。聚焦解決(jue) 一些黨(dang) 員、幹部對黨(dang) 規黨(dang) 紀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問題,教育引導黨(dang) 員、幹部進一步強化紀律意識、加強自我約束、提高免疫能力,始終做到忠誠幹淨擔當。黨(dang) 的紀律既是履職從(cong) 政的“緊箍咒”,也是幹事創業(ye) 的“護身符”。始終以黨(dang) 規黨(dang) 紀為(wei) 標尺正身立行,做到不偏向、不越軌、不出格,才能擔得起重任、幹得了實事。開展黨(dang) 紀學習(xi) 教育,要堅持兩(liang) 手抓兩(liang) 促進,把開展黨(dang) 紀學習(xi) 教育同落實黨(dang) 中央重大決(jue) 策部署、完成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重點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激勵和引導黨(dang) 員、幹部安心工作、放手幹事、銳意進取、積極作為(wei) ,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拚搏奮鬥,交出無愧於(yu) 黨(dang) 和人民的精彩答卷。

  形式主義(yi) 是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的大敵。要以黨(dang) 紀學習(xi) 教育為(wei) 契機,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yi) 為(wei) 基層減負,為(wei) 基層幹部幹事創業(ye) 營造良好環境。要認真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力戒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的重要論述和明確要求,聚焦突出問題靶向整治,進一步明確權責,建立健全長效機製,引導黨(dang) 員、幹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標本兼治、多管齊下破解頑瘴痼疾,切實讓基層幹部從(cong) 形式主義(yi) 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把精力集中到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人民群眾(zhong) 上來,形成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合力。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