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1974年3月,陝西臨(lin) 潼西楊村的村民在打井時,挖出一批“碎瓦片”,這就是舉(ju) 世聞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1978年,時任巴黎市長希拉克在參觀部分修複後的兵馬俑軍(jun) 陣後驚歎:“世界有七大奇跡,秦兵馬俑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跡”。兵馬俑從(cong) 此名揚世界。
1987年,總部設在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秦始皇帝陵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成為(wei) 人類共同財富。而法國的三位前總統,包括密特朗、希拉克、薩科齊以及現任總統馬克龍都曾參觀過兵馬俑。
如今,隨著中法兩(liang) 國在文物修複領域加強合作,東(dong) 方文明和法式浪漫的對話,正成為(wei) 新的亮點。
2024年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致力於(yu) 教育和研究”。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外,孩子們(men) 滿懷期待地想一睹兵馬俑的風采。
在博物館一號坑修複區內(nei) ,文物修複專(zhuan) 家蘭(lan) 德省更願意把自己看作是一名醫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複專(zhuan) 家 蘭(lan) 德省:我們(men) 現在來到的,就是秦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護修複實驗室,也就是我們(men) 的秦俑醫院。
要想成為(wei) 一名“文物醫生”,除了需要熟練使用全套的“牙醫工具”之外,還需要巨大的耐心去整理文物碎片。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護修複專(zhuan) 家 蘭(lan) 德省:光這一件陶俑的殘片有200多片,它不包括這麽(me) 小的,總共有200多個(ge) 殘片。
總台記者 張誠:你們(men) 怎麽(me) 來判斷這一塊是歸屬於(yu) 這個(ge) 陶俑還是那個(ge) 陶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護修複專(zhuan) 家 蘭(lan) 德省:因為(wei) 經過了大火焚燒,經過大水的漫灌,然後上邊所有的浮土層,壓塌了以後,底下各個(ge) 陶俑都是已經倒塌了。有的胳膊在這,有的腿在那邊。我們(men) 就根據這個(ge) 方位和破洞,來看一看這一件陶俑它的殘破程度,以及它殘破的倒向。所有的殘片它有個(ge) 相互的互配性,就是兩(liang) 兩(liang) 相配。那麽(me) 一般甲釘甲片,都是在胸前或者胸後,凹凸不平的這一麵和凹進去這一麵,我們(men) 一看就能分辨到它這個(ge) 甲有的在前和在後。殘破的俑頭看得比較清楚,你看這件我一拿上來,應該知道這是哪個(ge) 部位。
一個(ge) 是耳朵,一個(ge) 是鼻子這一塊,鼻子嘴巴。還有一個(ge) ,像我們(men) 這個(ge) 部位。所以這就是我們(men) 在平常工作中,在修複的實踐中所積累的經驗。
記者:我看到坑裏那些陶俑的時候,發現其實他們(men) 身上的修複痕跡可能我隔得比較遠,已經基本上看不到了。是有什麽(me) 特殊的方法,把這些拚接的地方給弄得特別的自然?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護修複專(zhuan) 家 蘭(lan) 德省:你像我們(men) 現在就是修舊如舊,就是保持我們(men) 秦兵馬俑雕塑的藝術形態,要保持它的藝術性和曆史性。
在兵馬俑修複中,難題之一是如何保持色彩。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護修複專(zhuan) 家 蘭(lan) 德省:那麽(me) 這在秦俑實際上,目前有八種顏色。紅、黃、綠、藍、紫、白、黑、粉等等,這就是已經定型的八種。但是我們(men) 最近也要分析比這個(ge) 還要多,包括有一些它是白裏透紅的粉色,還有的它就是幾種合成色,包括我們(men) 現在所說的中國藍和中國紫。
“中國藍”或者說“中國紫”的成分是“矽酸銅鋇”,是人工合成的顏料,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比“絲(si) 綢之路”早了幾百年。
直到1704年,德國化學家海因裏希·狄斯巴赫(Heinrich Diesbach)才發明出“普魯士藍”,也被西方稱為(wei) “中國藍”。
而兵馬俑出土時呈現的絢麗(li) 色彩,證明我國早在2000多年前,化學科技就遙遙領先。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護修複專(zhuan) 家 蘭(lan) 德省:那麽(me) 這個(ge) 彩繪加固,隻要留上我們(men) 能看到的,一定要對它進行一個(ge) 加固,看看我們(men) 這個(ge) 加固的顏色比較好。而且你能看到是啥顏色。
記者:淡淡的綠色。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護修複專(zhuan) 家 蘭(lan) 德省:對,這是一件綠色。也就是說我們(men) 在提取過程中所留下來的痕跡,也留下來的最珍貴的一點顏色。
記者:這個(ge) 綠很好看,鮮豔。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護修複專(zhuan) 家 蘭(lan) 德省:我們(men) 目前秦俑的彩繪保護技術,可以說在世界上已經是站了領先地位。
2009年的6月13日,也就是第四個(ge) 世界文化遺產(chan) 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始了第三次考古發掘。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護修複專(zhuan) 家 蘭(lan) 德省:第三次考古發掘,主要在秦俑一號坑T23號探方。在這個(ge) 方位共挖掘了256件兵馬俑,我們(men) 剛才已經看到目前提取了156件。其中我們(men) 修複了140多件,還有一些我們(men) 正在修複。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周萍:其實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出土,不僅(jin) 僅(jin) 隻有彩繪陶俑。現在觀眾(zhong) 去現場去看的時候,最常看到的就是幾種材質,一種就是我們(men) 的彩繪陶俑,一種是坑內(nei) 的土遺址,一種我們(men) 銅車馬是金屬文物;其實在土遺址裏麵,有很多很多這種木質的遺存。它這個(ge) 就是我們(men) 這個(ge) 隔梁在建的時候,實際上就相當於(yu) 用木頭去搭了一個(ge) 相當於(yu) 小房子,把這些彩繪俑保存在裏麵。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嬴政征集200萬(wan) 人,用10年時間修建了萬(wan) 裏長城。
幾乎與(yu) 此同時,又征調了70萬(wan) 人修建阿房宮。
與(yu) 之對照的是,早在公元前247年,嬴政就開始就修建陵墓,總共花了39年,動用勞工和囚徒人數超過80萬(wan) 人,一大部分知道秦陵秘密的“修陵人”後來又被調去修阿房宮。
公元前206年12月,起義(yi) 軍(jun) 領袖項羽曾放火焚燒了阿房宮,那麽(me) 作為(wei) 始皇帝“三大工程”之一的秦始皇陵是否也被項羽縱火焚燒?
目前在第三次考古發掘中已經發現,一號坑T23方內(nei) ,大量燒成黑色的棚木痕跡清晰可見,兵馬俑坑曾遭受過嚴(yan) 重焚毀。這似乎部分印證了史書(shu) 中的記載。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周萍:所以我覺得我們(men) 是不是可以通過木材的研究,了解到當時一些建造工藝。實際上核心就想知道我們(men) 被火燒過以後,當時狀況是什麽(me) 狀況。我們(men) 其實還想知道曆史,就是我們(men) 用我們(men) 的科技,去驗證當時史書(shu) 上記載的短短幾句話。
與(yu) 多年前“注重發掘”相比,如今更注重對發掘現場也就是“土遺址”的研究和保護。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周萍:土遺址是個(ge) 世界難題,雖然我們(men) 之前跟德國,包括我們(men) 院裏頭自己也做了很多土遺址的保護。但是我們(men) 現在坦率地講,土遺址保護它還是有些新的問題。比方說兵馬俑現在,秦陵博物院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它裏麵大量的這種土遺址。大量遊客身上有一些纖維,我們(men) 穿的衣服上的纖維,它會(hui) 和空氣中的灰塵結合,就附著在陶俑身上。它就可以跟空氣的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發生一係列的反應。如果是天然的植物纖維,就容易生這種微生物。另外我們(men) 現在在一號坑,也發現一些紫色的微生物。
對於(yu) 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chan) ,同為(wei) 文物大國的中法兩(liang) 國,基於(yu) 文物修複的合作與(yu) 研究,更具有迫切性。
公輸堂,位於(yu) 西安市鄠邑區一個(ge) 小村落。如果說《史記》是史家之絕唱,那麽(me) 公輸堂則是“中國古代建築微縮藝術的絕唱”。
公輸堂小木作藝術博物館 鄭麗(li) 麗(li) :這個(ge) 公輸堂相傳(chuan) 它是於(yu) 明代永樂(le) 年間建的,距今大概都有600年左右的時間了。
那麽(me) 我們(men) 一進來的時候,更多的是感覺到它,非常精美的空間結構。我們(men) 這裏藻井,它有鬥八藻井和鬥四藻井,兩(liang) 種形式。
天宮樓閣它又是按照宋代《營造法式》當中專(zhuan) 門有一個(ge) 小木作的篇章。那麽(me) 也就是說咱們(men) 公輸堂,雖然是一個(ge) 明代的小木作建築,但是它卻有用到咱們(men) 宋代天宮樓閣,這樣的建築形式。
公輸堂它有一幅特別具有代表性的對聯,那麽(me) 對聯的上聯叫法堂巍巍雕刻若得公輸巧,就是在說木作雕刻非常精美精巧。窗花的話,它不是一個(ge) 整板雕刻的。它用的也是咱們(men) 古建上榫卯套盒的方式,每個(ge) 小木構件跟拚搭積木一樣,選了一個(ge) 角,然後用小木作構件一個(ge) 一個(ge) 拚。
那麽(me) 剛才提到楹聯裏頭的下楹聯叫聖象翼翼彩繪似有道子能,它主要說這裏的油漆彩畫也是非常精美,就像畫聖吳道子親(qin) 自繪畫的技能一樣的精美。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周萍:我覺得公輸堂的魅力在於(yu) ,它就是你慢慢走進去,慢慢地看,當你越看的時候,你就會(hui) 發現它真的是凝聚了中國傳(chuan) 統的建築,傳(chuan) 統的彩畫,包括傳(chuan) 統的製造典範了。包括它一些工藝,現在已經失傳(chuan) 了。我的感受是站在裏麵,你確實有一種跟曆史對話的感覺。它還不像兵馬俑,兵馬俑觀眾(zhong) 很多,你難得有一個(ge) 特別靜的狀態。
但如何嗬護與(yu) 延續公輸堂之美,則成為(wei) 亟待解決(jue) 的難題。
公輸堂小木作藝術博物館 鄭麗(li) 麗(li) :公輸堂它已經出現了很多微生物的病害,但凡是露出類似於(yu) 木色的那個(ge) 地方,其實它都是病蟲害產(chan) 生的地方。
記者:有點發灰發白的。
公輸堂小木作藝術博物館 鄭麗(li) 麗(li) :發灰發白,它那些都屬於(yu) 病害。
而木結構所處的環境,也在惡化。
公輸堂小木作藝術博物館 鄭麗(li) 麗(li) :潮濕,其實因為(wei) 它現在整體(ti) ,不能說是地基下沉了。但是因為(wei) 周邊的民居什麽(me) 的,他們(men) 土層都在不停地抬升,還有自然的累積。所以到底我們(men) 現在公輸堂本身的地麵比外麵,降低低出一米了。我們(men) 底下門檻的這個(ge) 地方,木材已經朽掉了。我們(men) 現在做的這些支撐或者是啥,都是在幫它減輕它的力度,讓它能夠盡量減少它這個(ge) 壓力。
2019年10月21日至11月1日,由陝西省文保院與(yu) 法國國家文化遺產(chan) 學院合作舉(ju) 辦的“公輸堂油飾彩畫保護修複培訓班”在西安舉(ju) 辦。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周萍:我剛入行的時候就參加意大利的培訓。在培訓過程中現在對我來講,當提意大利的時候三個(ge) 字本身,對我來講就是不一樣的情感。包括上次辦中意培訓班的時候,我給他們(men) 講說,你們(men) 在中國的這段經曆,可能會(hui) 影響你的一生,甚至會(hui) 影響你家人一生。當你提起中國兩(liang) 個(ge) 字的時候,你心裏一定會(hui) 有不一樣的情結在裏麵,這就是我們(men) 培訓班最重要的意義(yi) 。我覺得說到文化自信,本身我是做這個(ge) 工作做了很多年,之前不太理解你做的工作。反正文物你拚一拚裝到一起把它從(cong) 一堆殘片可能修複成一個(ge) 文物。但隨著你工作時間越長,我覺得你走的路越來越長。你看到的東(dong) 西越來越多,你可能對每一件文物熱愛就不一樣了。過去就是一份工作,現在更多的是自豪。尤其當你修很多文物,在世界各地進行展出,或者在世界各地進行展覽,可能你這個(ge) 狀況完全不一樣。
這次培訓,不僅(jin) 是學術與(yu) 技能上的交流,更是兩(liang) 國專(zhuan) 家對於(yu) 亟待保護的文物的調查與(yu) “會(hui) 診”。
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保護修複一部副主任 張芳:專(zhuan) 業(ye) 技術的一個(ge) 學習(xi) ,就包括古建彩畫的保護修複技術,木材的保護技術,研究技術,以及彩畫的一些顏料,顆粒度製備的研究技術進行一個(ge) 學習(xi) 。其次,我們(men) 給他介紹中國古代建築的一個(ge) 榫卯工藝,跟各個(ge) 部件的一個(ge) 結構名稱,在這個(ge) 過程中進行彩畫病害調查。
而法國國家文化遺產(chan) 學院在篩選學員時,首要條件就是要有繪畫,特別是木版畫的經驗。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周萍:大家知道可能法國在教堂裏麵,包括在它很多機構裏麵,保留了大量的木板畫,就是木結構的一些木板畫,另外法國咱們(men) 說是繪畫之都。所以我想著在文物保護領域裏麵,它關(guan) 於(yu) 顏料的研究,應該是做得非常棒。所以當時就把公輸堂拿出來,我們(men) 作為(wei) 一個(ge) 中法合作的項目的選擇。當時法國相關(guan) 專(zhuan) 家看完以後,他們(men) 也非常高興(xing) 就選擇了公輸堂。然後是2017年的12月,我印象特別深。我們(men) 當時是到釣魚台國賓館,當時做這個(ge) 協議之後,我們(men) 就跟法國的相關(guan) 機構,開始了合作。就關(guan) 於(yu) 木材以及木材上麵的彩繪的保護研究。
總台記者 張誠:我聽說您當時是中法培訓班的現場負責人,法國學員來到公輸堂,第一次看到六百年建築的時候,他們(men) 當時的反應是什麽(me) 樣子的?
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保護修複一部副主任 張芳:他們(men) 當時的反應是非常驚訝,因為(wei) 這種純粹的,沒有用一根釘子的榫卯結構層層疊疊,在上麵天宮樓閣的一個(ge) 呈現。他們(men) 在法國是完全見不到,他們(men) 也想象不到。
在交流中,雙方分享了工作方法的不同。
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保護修複一部副主任 張芳:我們(men) 發現中方跟法方在病害調查有一點點的差異,就是我們(men) 中方有統一的國家文物局製定的行業(ye) 標準,或者是國家標準。去製定某一種病害的病程,以及這種病害它所專(zhuan) 屬的一個(ge) 病害圖標。但是我們(men) 在跟法方的老師,跟學員交流發現他們(men) 並沒有國家層級去統一使用的這麽(me) 一種圖標,他們(men) 都是各個(ge) 修複師,或者是各個(ge) 修複工作室自己製定。自己專(zhuan) 有的圖標,就是拿出去。沒有一個(ge) 統一的,標準的統一性。
結業(ye) 的時候,中法學員留下了深厚的友誼。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周萍:我當時印象很深,當時我們(men) 培訓班結業(ye) 的時候,很多法國的學員就特別動心跟我們(men) 講,說他們(men) 沒想到這次到中國來,一方麵是學習(xi) 了,交流了一些文物保護的相關(guan) 知識。更重要他們(men) 覺得是,感受到西安人民的熱情。他們(men) 在酒店裏麵大家在一塊交流,當時就想著,我希望你們(men) 來的是6個(ge) 法國的學員,但是可能你們(men) 會(hui) 影響你們(men) 周邊60個(ge) 、600個(ge) 甚至6000個(ge) 、6萬(wan) 個(ge) 人。你會(hui) 用你的嘴去講述,你在中國所遇到的每一件事情。包括你跟我們(men) 交往的故事,還有包括你文物修複的過程。你的嘴其實傳(chuan) 播這樣的中國故事,比我去講可能效果會(hui) 更好一些。
2024年5月6日,中法簽訂了《中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yu) 法國文化遺產(chan) 科學基金會(hui) 關(guan) 於(yu) 木質遺存與(yu) 土遺址保護科學研究之合作協議書(shu)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周萍:實際上我們(men) 這個(ge) 協議,就是落實兩(liang) 國元首之間之前簽的協議的具體(ti) 舉(ju) 措。對我們(men) 博物館來講,對我來講,都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情。
協議書(shu) 中,中法雙方將聯合開展巴黎聖母院火燒木材及秦始皇帝陵火燒木材遺跡(木炭)保護修複以及價(jia) 值認知研究,也成為(wei) 新的亮點。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周萍:2019年5月份,當時陝西省文物局組織了一個(ge) 代表團。就到法國去加強我們(men) 合作,包括簽署茂陵石刻和公輸堂一些培訓協議。當時是2019年的4月份,巴黎聖母院就受到火災影響。遠遠看著巴黎聖母院的時候,覺得它受損最嚴(yan) 重的就是它頂端的木質結構。但是這次到了今年的2月份我去的時候,我就很幸運,通過國家政府跟法國不斷溝通。
我們(men) 當時有兩(liang) 位專(zhuan) 家,就代表中國文物保護專(zhuan) 家,去參與(yu) 巴黎聖母院的修複。他們(men) 當時也很驕傲告訴我說,前兩(liang) 天國家總統來了,我們(men) 也沒有讓他們(men) 登上巴黎聖母院,我們(men) 是第一批中國的兩(liang) 個(ge) 專(zhuan) 家。
總台記者 張誠:兩(liang) 位專(zhuan) 家是登上了巴黎聖母院什麽(me) 位置?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周萍:基本上到了塔的塔尖位置,它不是上麵還有個(ge) 木塔嗎。木塔現在整體(ti) 的木質維修已經基本完成了,它在木台結構上麵貼覆了一層鉛皮,鉛的一些裝置構件,隨著鉛往下貼的過程中,已經開始落架。所以我們(men) 能登到最高位置。
記者:您當時上去的心情是怎麽(me) 樣的?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周萍:坦率說還是比較平靜,首先這次去的時候任務是比較明確的,就要參與(yu) 巴黎聖母院的修複。由於(yu) 文物保護專(zhuan) 家的身份,我去過很多著名建築的頂上。所以好像沒有那麽(me) 激動,很平靜。但是坦率地講,對法國在巴黎聖母院維修整體(ti) 工作,我還是比較震撼的。我覺得這次巴黎聖母院整體(ti) 的維修,它的速度之快而且效果很好。另外全民的參與(yu) 度,包括法國專(zhuan) 家的敬業(ye) 精神。
1804年12月2日,法國第一任皇帝拿破侖(lun) ·波拿巴在巴黎聖母院舉(ju) 行加冕典禮。
巴黎聖母院在法國人心目中也成為(wei) 民族精神的象征。
1844年,在法國建築師杜克(Viollet-le-Duc)的主持下,開始全麵整修巴黎聖母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周萍:杜克當時在維修巴黎聖母院的時候,局部對巴黎聖母院有一些小變化。但是他保留了大量的圖紙,甚至到可能一張小小的雕刻石刻,或者一個(ge) 小的金屬構件圖紙他都有。我們(men) 去法國文化部下屬的一個(ge) 信息中心,去看這批資料的時候,非常全。那麽(me) 這些資料可能,對這次維修巴黎聖母院就提供非常好的基礎。
2015年,已故曆史學家安德魯·塔隆通過激光掃描技術對巴黎聖母院進行了數字化采集。工業(ye) 軟件巨頭法國達索公司也利用數字資料製作了供專(zhuan) 業(ye) 人員使用的增強現實(AR)體(ti) 驗。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周萍:巴黎聖母院這次維修速度很快,還有一個(ge) 很重要的原因,它的經費非常充足。他們(men) 跟我們(men) 介紹的,它總共的維修經費是8.42億(yi) 歐元,但是這所有的經費來自社會(hui) 捐款。他們(men) 也介紹說,巴黎聖母院的維修隻有個(ge) 別的專(zhuan) 家,或者個(ge) 別技術人員,是美國來的自由職業(ye) 者。唯獨有一項工作就是,整個(ge) 教堂內(nei) 部的彩色玻璃。他們(men) 是交給了德國柏林大教堂,修複玻璃的團隊在做,這個(ge) 相當於(yu) 德國政府幫他們(men) 在做。其他的合作包括保護修複,隻有跟中國政府合作。我覺得這次整個(ge) 維修過程,就是把不幸的事情,轉化成一個(ge) 讓大家更多了解,法國文化遺產(chan) 保護維修全過程,全流程很好的案例。
在此過程中,中法專(zhuan) 家充分信任、平等對話,毫無保留地介紹了各自的經驗。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周萍:比如說我們(men) 在木材梁架結構維修過程中,他建築師告訴我們(men) 說,我們(men) 在這過程中,我們(men) 的木材怎麽(me) 樣加工,怎麽(me) 樣處理,我們(men) 怎麽(me) 去組合;很多東(dong) 西是相通的,因為(wei) 都是榫卯結構。我們(men) 發現很多東(dong) 西,他們(men) 在巴黎聖母院木結構上麵,核心也是榫卯結構,我們(men) 也是榫卯結構。包括我們(men) 在巴黎聖母院內(nei) 部,壁畫保護、修複。
他的壁畫跟我們(men) 不太一樣,因為(wei) 它是歐洲的壁畫教堂壁畫,他繪製的工藝跟我們(men) 不太一樣,我們(men) 把它一般叫濕壁畫。咱們(men) 國家相當於(yu) 是幹壁畫,兩(liang) 個(ge) 壁畫的工藝就不太一樣,修複過程中也不一樣,我們(men) 可能更多交流這樣的過程。
記者:您根據中國的傳(chuan) 統,給了他們(men) 什麽(me) 樣的建議?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周萍:我告訴他中國可能在木製梁架結構過程中,我們(men) 怎麽(me) 修。我說,你們(men) 的木材上麵橡木做好,刷不刷一些其他材料。像中國就刷一些桐油或者一些漆。桐油和生漆在刷的過程中,本身就有什麽(me) 。第一,保護木材,不受病蟲害的侵蝕。第二,也有防火的作用。但他們(men) 沒有,他告訴我說,因為(wei) 我們(men) 橡木很好,橡木材質很硬就不容易出病蟲害的問題。我當時一直在問他們(men) ,我們(men) 國家現在建很多建築的時候,木材一定要放幹,可能會(hui) 放好幾年,等它完全幹了以後才用。他們(men) 橡木完全是潮濕的狀態下,直接把它放到建築上。我說,那你木材不收縮嗎?不變形嗎?不開裂嗎?他就講,我們(men) 橡木應該是縱向有一些開裂。
記者:有沒有一些不同意見的碰撞?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周萍:客觀講,應該沒有特別多的碰撞,我們(men) 國際合作也不是剛剛開始。我們(men) 現在專(zhuan) 家經常去參與(yu) 國際的一些會(hui) 議,我們(men) 現在還有很多年輕人,都被我們(men) 送到國外去讀碩士、博士,或者作為(wei) 訪問學者。大家跟國外的文化保護的理念方法的交流過程中,我坦率地說彼此是比較了解的。我自己覺得,可能更多的是對我們(men) 過去未知的一些,傳(chuan) 統工藝加工的方麵,大家可能討論得比較多。國外和國內(nei) 現在很多在材料上,方法上。包括一些儀(yi) 器設備,我們(men) 中國現在不差。我們(men) 現在儀(yi) 器設備走到國外的時候,好多外國專(zhuan) 家說其實你們(men) 中國現在每個(ge) 實驗室都非常棒。目前我們(men) 的文化保護相比國外的一些差距,我認為(wei) 我們(men) 的基礎工作做得還是不夠紮實。就像我看到杜克有四五個(ge) 房子,全是關(guan) 於(yu) 巴黎聖母院維修圖紙。
總台記者 張誠:馬克龍舉(ju) 辦了一次尖頂的設計大賽,裏麵有一些很創新的方案,但最後還是選擇最傳(chuan) 統的方案,您怎麽(me) 看待這個(ge) 選擇?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周萍:可能在大家心目中,巴黎聖母院恢複成被火燒之前的巴黎聖母院,這才是每一個(ge) 法國人心裏,他覺得巴黎聖母院就該是這樣。我們(men) 現在一號坑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men) 也想把一號坑去改造,但很難。一號坑建築本身已經成為(wei) 很多人對兵馬俑的印記,很多人可能小小的時候在那照的照片,兵馬一號坑就是這樣子。可能我覺得還不止中國人,這是世界上很多人對兵馬俑的印記。所以我覺得巴黎聖母院,同樣是這樣的問題。畢竟傳(chuan) 統才是最永恒的,實際上巴黎聖母院也是這樣,跟我們(men) 國家是一樣的。
如今,中法在文物修複方麵的合作,給跨越2000年的“兵馬俑牽手法蘭(lan) 西”提供了新的動力。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周萍:我覺得站在法國,包括法國總統,法國民眾(zhong) 的角度來講。為(wei) 什麽(me) 覺得兵馬俑比較神秘,或者兵馬俑他們(men) 認為(wei) 是一個(ge) 偉(wei) 大的象征。我覺得他可能核心,就是他對我們(men) 很多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不了解。這種文化來講,它一定是從(cong) 古代到現代,它都是有一個(ge) 交流的。無非就是交流年限的問題。我們(men) 現在去法國坐飛機,坐上十幾個(ge) 小時我就到法國了。可能在中國古代的時候,更早的時候這些交流還是有,彼此之間還是要受到一些影響,無非就是走的路線會(hui) 非常長。有些可能是一年、兩(liang) 年,有些可能是上百年。我覺得可能文明交流的過程,一定是從(cong) 古到現在都是有的,無非就是跨越時間長度的問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