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期召開支持“兩(liang) 重”建設部署動員視頻會(hui) 議,要求統籌抓好“硬投資”和“軟建設”,把項目建設和配套改革結合起來,既要編製完善規劃,加強項目管理,打造一批標誌性工程,也要優(you) 化製度供給,用改革辦法和創新舉(ju) 措破解深層次障礙。
“軟硬”兩(liang) 方麵協同推進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陳彥斌表示,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支持“兩(liang) 重”建設,短期有助於(yu) 擴張投資支出,起到穩增長、擴內(nei) 需的作用;長期能培育和壯大新質生產(chan) 力,起到促發展、提質量的作用。同時,加強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有助於(yu) 形成高質量發展與(yu) 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也有助於(yu) 更好調動地方政府與(yu) 民間投資積極性。
“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是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發力點,是更好統籌經濟發展需要和財政可持續性、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的關(guan) 鍵一招。”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本輪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將專(zhuan) 項用於(yu) 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為(wei) 我國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何為(wei) “軟建設”?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所長楊萍表示,“軟建設”是指為(wei) 保障項目建設而推進的製度建設,並根據需要製定出台相關(guan) 專(zhuan) 項規劃和實施方案。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執行院長袁海霞認為(wei) ,從(cong) 抓好“硬投資”看,穩定經濟大盤、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的推動與(yu) 落地。從(cong) 抓好“軟建設”看,強化可行性研究和效率評估、構建全鏈條全周期的管理機製、提高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水平,以及加強製度、管理、人才層麵的建設,既有助於(yu) 避免重複建設、降低製度成本,又有利於(yu) 提升“硬投資”的效率和效益。
“隻有做好軟件與(yu) 硬件兩(liang) 方麵的要素準備和資源配置,加大統籌協調力度,才能充分發揮‘兩(liang) 重’項目的戰略作用,對經濟增長中樞形成長期支撐與(yu) 拉動。”袁海霞說。
部署動員視頻會(hui) 議還強調,要積極回應民生所盼,把實物投資和人力資本投資結合起來,把項目建設和民生保障結合起來,推動辦好一批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民生實事。對此,陳彥斌認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關(guan) 鍵在於(yu) 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型,擺脫對資本和勞動等傳(chuan) 統要素投入的依賴,加強人力資本與(yu) 科技創新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在人口老齡化大背景下,隨著人口數量紅利的減弱,有必要加快促進人口質量紅利釋放,這就需要加強人力資本投資,把實物投資和人力資本投資結合起來。同時,還要推動辦好一批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民生實事,將項目建設和民生保障結合起來,積極回應民生所盼。
改革創新破解難題
“硬投資”和“軟建設”如何統籌推進?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hui) 副主任劉蘇社此前表示,在支持領域方麵,重點聚焦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升糧食和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全麵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等方麵的重點任務;在組織實施方麵,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跟著項目走、監管跟著資金走”原則,發展改革委牽頭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切實加強統籌協調,做好資金保障,優(you) 化投入方式,加大監管力度,特別要盡快建設一批前期工作比較成熟、具備條件的項目。同時,還將抓緊推動出台實施相關(guan) 配套政策,通過體(ti) 製機製改革來破解深層次障礙,與(yu) 重大項目建設形成合力,確保行動方案明確的任務高質量落地見效。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李超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加快項目篩選和計劃下達,組織各地和有關(guan) 中央單位按照要求報送項目,會(hui) 同行業(ye) 管理部門做好項目篩選。加強項目建設資金統籌,用好國債(zhai) 資金、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地方政府投資等各類建設資金,積極引導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督促指導各地方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分級分類做好用地、環評等要素保障,推動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加強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製定出台管理辦法,明確從(cong) 項目謀劃儲(chu) 備到監督檢查的各項要求。
同時,加快“軟建設”政策出台落地。國家發展改革委會(hui) 同有關(guan) 方麵建立“軟建設”任務清單,抓緊推進相關(guan) 政策舉(ju) 措出台實施,以改革辦法和創新思路破解深層次矛盾,更好發揮政策疊加效應。
加快推動落地見效
近期,多個(ge) 省份召開會(hui) 議,謀劃推進關(guan) 鍵領域重大項目謀劃、申報和建設工作,用好用足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
例如,浙江提出,堅持“國家所需”與(yu) “浙江所能”相結合、“兩(liang) 重”項目與(yu) 集中力量辦好大事要事難事相結合、“硬投資”與(yu) “軟建設”相結合,切實把“兩(liang) 重”建設謀準謀實,以最快速度、最大努力推動“兩(liang) 重”建設落地見效。
目前,各地積極爭(zheng) 取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力爭(zheng) 有更多項目納入國家清單。袁海霞建議,各地需緊扣“兩(liang) 重”建設要求,加強統籌協調,完善項目儲(chu) 備並推動項目加速落地。一方麵,盡早開展前期調研,可將項目實施可行性、各類資金到位時間、參與(yu) 主體(ti) 資質等更多因素納入儲(chu) 備標準,完善項目篩選儲(chu) 備機製。另一方麵,在項目按期論證及申報時,可多方統籌謀劃一些跨區域、跨領域、跨層級的重點項目,充分發揮各方優(you) 勢。此外,要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積極爭(zheng) 取各類市場化資金支持。
在加強實施效果跟蹤評估方麵,李超表示,對“硬投資”任務,國家發展改革委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依托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機製,定期調度項目進展,組織開展實地督導,推動項目高質量建設實施。對“軟建設”任務,建立督促落實機製,促進各項配套政策和改革舉(ju) 措見實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